搜索到555篇“ 食管空肠吻合“的相关文章
- 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5年
- 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是胃外科领域中技术难度最高的手术,其中食管空肠吻合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技术挑战,成为制约该技术发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其应用与普及。目前,临床常用的吻合方法主要包括管状吻合、直线切割吻合以及手工缝合。对于如何更高效、更安全地实现食管空肠吻合,是从事腹腔镜胃癌外科医师们亟需关注的临床议题。笔者回顾了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吻合的临床研究进展,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与经验,探讨了食管空肠吻合技术的发展方向。
- 李国新李国新
-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术
- 反穿刺、Overlap与π式食管空肠吻合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比较
- 2025年
-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采用不同食管-空肠吻合方法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行全胃切除术的123例进展期贲门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吻合方式分为反穿刺组(n=59)、Overlap组(n=31)与π式组(n=33)。结果: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肿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反穿刺组中SiewertⅡ型患者占比更高,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穿刺组与Overlap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π式组手术时间短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腹腔镜下应用食管空肠反穿刺法、Overlap法与π式吻合均是安全、可行的。反穿刺法可完成更高位的食管空肠吻合,π式吻合在操作难度、食管切除距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王金榜冯伟宇徐冬利程科刘永刚李保东庄競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疗效比较研究
- 毕式捆扎法在治疗危重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应用毕式捆扎法治疗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毕式捆扎法适用于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后,经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证实为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或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其手术步骤如下:取原上腹部正中切口,进腹后分离粘连,清除吻合口周围感染灶,感染灶内可置引流管,便于术后冲洗引流。距空肠-空肠吻合口近端10~15 cm的代胃肠袢行双1-0薇荞线捆扎,打结张力较紧以阻止消化液反流,但要避免用力过大切割肠管。术中于空肠-空肠吻合口远端10~15 cm处行营养性空肠造瘘,术中留置胃管。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山西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对12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实施毕式捆扎法的术前及术后病例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毕式捆扎法,手术时间(60.0±20.8)min,术中出血量(50.0±10.8)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20(12~28)d,术后复查上中消化道造影中位时间61(52~74)d,吻合口愈合良好,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胃切除术后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漏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内镜无效,应用毕式捆扎法是安全可行的。
- 任宝清方志强毕小刚
- 关键词:胃肿瘤胃食管反流
- 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吻合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全胃切除术后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近些年来,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食管空肠吻合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因其手术难度使得吻合术式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食管空肠吻合术不仅是全胃...
- 余修邦王晋喜
- 关键词:胃癌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吻合术腹腔镜手术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后离断式手工食管空肠吻合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价机器人全胃切除后离断式手工缝合技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4年5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胃癌并行全胃切除术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辅助全胃切除,手工缝合消化道重建(RATG)组30例,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LATG)组42例,采用体外吻合器消化道重建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7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RATG组无中转开腹。RATG组的总手术时间长于LATG组[(235.2±25.8)min比(200.7±40.6)min,t=4.099,P<0.05)];在消化道重建时间、术后进食流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LAT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6.9±3.0)min比(39.4±4.5)min,(4.2±0.5)d比(5.2±0.6)d、(9.5±1.6)d比(10.8±2.4)d,t=-2.554、-7.135、-2.595,均P<0.05]。RATG组淋巴结清扫数多于LATG组[(29.8±6.2)个比(26.3±7.5)个,t=2.197,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在全胃切除术中应用后离断式手工缝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是安全可行的。
- 黄万博谢建明杨佳宾殷永芳丁海翔俞秀冲严志龙
- 关键词:吻合术胃切除术
- 改良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改良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期间,福建省立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5例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改良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的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全组患者年龄(64.9±8.0)岁,男性22例(62.9%),体质指数(23.2±2.4)kg/m^(2),肿瘤位于胃上中部24例(68.6%),位于食管胃结合部11例(31.4%)。改良反穿刺法技术要点:(1)食管切开位置:于右侧壁切开食管置入抵钉座,然后利用右中腹部操作孔置入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食管;(2)抵钉座置入方式:在钉砧座杆尖端穿丝线固定,抵钉座置入食管腔内后仅留丝线显露在外,直线切割闭合器紧贴丝线横行闭合切断食管,后通过丝线牵出钉砧座杆并拉紧固定;(3)空肠捆绑:先用丝线于空肠残端处绑紧套入吻合器中心杆上的空肠环,后用纱布条带再将空肠环与输出袢空肠捆绑固定。分析患者手术完成、术后恢复及术后病理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232.7±34.4)min,抵钉座置入时间为(8.5±1.4)min,消化道重建时间为(40.5±4.8)min,术中出血量100(20~250)ml,手术切口长度为(5.3±0.9)cm。所有患者肿瘤上切缘均为阴性,距离为(3.5±1.2)cm,清扫淋巴结数目(33.9±7.1)枚。术后首次下床、首次肛门排气、恢复流质饮食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1.1)d、(3.7±1.5)d、(4.6±2.3)d及(9.8±3.2)d。术后5例(14.3%)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狭窄2例,肺部感染、不完全性肠梗阻各1例,均予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采用改良反穿刺法行食管空肠吻合安全可行,可以获得更高的食管上切缘,且手术切口小,近期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 池良杰陈鸿源王襄瑜许超陈漩黄良祥薛芳沁
- 关键词:胃肿瘤全胃切除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
- 胃癌腹腔镜全胃切除JNT--OGT--Overlap食管空肠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
- 背景:前期我们研究团队设计的辅助引导食管空肠Overlap吻合的引导管(Overlap guiding tube,OGT),经过研究验证能够减少食管损伤、缩小共同开口、缩短吻合时间、降低吻合风险。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新问...
- 杨植景
- 关键词:有效性
- 改良捆绑式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术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改良捆绑式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术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82例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使用改良捆绑式反穿刺法食管空肠吻合术患者,以自制带牵引线的橡皮筋将空肠和吻合器捆绑固定,采用常规反穿刺法与食管端侧吻合,完成食管空肠吻合,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8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96.2±22.4)min,切口长度(3.89±1.23)cm;食管近缘长度(3.78±0.56)cm;抵钉座置入时间(9.20±2.40)min,术中出血量(56.20±22.40)mL;术后吻合口漏3例,吻合口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狭窄5例;所有患者均随访8~36个月,平均20.6个月,吻合口复发2例,其余未见肿瘤局部复发。结论 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改良后的捆绑式反穿刺吻合技术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李胜杨文光张仲良何玉奇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
- 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在胃癌全胃切除术中评估食管空肠吻合口血供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分析胃癌全胃切除术中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评估食管空肠吻合口血供情况对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作用。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4年3月在新沂市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腹腔镜全胃切除伴食管空肠吻合手术的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吲哚菁绿显示吻合口血供情况,分为吲哚菁绿(ICG)组(n=24)和对照组(n=36),观察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情况并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等术中情况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中,ICG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2%比11.1%,P=0.340);而在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的比较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比较,ICG组少于对照组[(10.5±3.5)d比(14.5±3.6)d,P=0.04]。胃癌全胃切除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像技术评估吻合口血供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住院时间,有临床推广价值。
- 祁旺张同领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吲哚菁绿
-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赖天伟
相关作者
- 余江

- 作品数:237被引量:1,465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检查 远端胃癌
- 李国新

- 作品数:447被引量:3,055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胃癌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检查
- 臧潞

- 作品数:177被引量:2,147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消化道重建 腹腔镜手术 胃癌根治术
- 燕速

- 作品数:83被引量:335H指数:11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腹腔镜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 尤俊

- 作品数:53被引量:30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胃肿瘤 多中心 胃癌 腹腔镜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