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9篇“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的相关文章
吉林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消除后防治对策
2024年
吉林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以下简称“砷中毒”)主要是因病区居民长期饮用浅层地下中的含量超标,导致的饮水砷中毒[1]。当前采取以寻找低水源为主,降低饮用水中含量为辅的综合预防地方性砷中毒的措施。
邵奎东佟建冬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饮水型砷中毒含量超标
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代谢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简称饮水砷中毒)病区人群代谢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饮水砷中毒病区内砷中毒人群(砷中毒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调查对象家中饮用水含量,尿及其代谢产物[三价(As^(Ⅲ))、无机(iAs)、一甲基胂酸(五价,MMA^(V))、二甲基胂酸(五价,DMA^(V))、总(tAs)、无机百分比(iAs%)、一甲基胂酸百分比(MMA%)、二甲基胂酸百分比(DMA%)、一甲基化率(PMI)、二甲基化率(SMI)]水平;采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指甲和指甲硒水平。采用多元线回归分析代谢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536人,其中砷中毒组155人、对照组381人,水含量范围为0.0~825.7μg/L。与对照组比较,砷中毒别、文化程度、氟斑牙患病分布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婚姻状况、吸烟、饮酒、水含量分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砷中毒组尿As^(Ⅲ)、iAs、MMA^(V)、DMA^(V)、tAs、MMA%、MMA/DMA和指甲水平均较高(均P<0.05),尿DMA%、SMI和指甲硒水平均较低(均P<0.05),而尿iAs%和PM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别、文化程度、水井深度、水含量、总井数和指甲水平是尿As^(Ⅲ)水平的影响因素(β=-19.82、-23.83、0.61、0.21、7.26、2.98,均P<0.05);年龄、水井深度、水含量和指甲水平是尿tAs水平的影响因素(β=3.18、3.25、1.31、15.59,均P<0.05);别、文化程度、水井深度、水含量、总井数和指甲水平是尿iAs水平的影响因素(β=-20.47、-25.90、0.64、0.25、7.87、3.11,均P<0.05);年龄、别、文化程度、水含量和指甲水平是尿MMA^(V)水平的影响因素(β=0.52、-17.07、-21.84、0.22、2.77,均P<0.0
李梦昕李昕晔赵凡刘聪邓丹宇狄震崔娜刘一君孔畅韦炳干李艳红夏雅娟郭志伟
关键词:砷中毒甲基化代谢
2019年河南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防治进展,为如期实现消除高危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7-8月,按照《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对河南省已查明的6个县的26个高村进行普查,了解高村改水及改水工程运转情况,测定居民户饮用水含量,同时调查高村常住人口砷中毒病情状况。结果全省26个高村已全部改水,改水率为100.00%;在26个高村共调查18个改水工程,全部正常运转;采集水样26份,水含量均<0.01 mg/L,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未发现地方性砷中毒病例。结论河南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得到有效控制,今后应继续巩固防治成果。
原春生马嘉俊李晓红侯国强郑合明
关键词:饮水砷中毒
呼和浩特市2022年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 针对呼和浩特市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水含量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该地病情变化情况,进而改善、保障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居民用水。方法 根据《2022年呼和浩特市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监测全覆盖实施方案》,采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对砷中毒诊断结果加以判定。结果 呼和浩特市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涉及2个旗县177个村,共有3个改水工程的水含量处于超标状态,超标率为1.69%。结论 监测显示呼和浩特市砷中毒病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呼和浩特市饮水砷中毒病区及高旗县有效控制了饮水砷中毒的危害。
李粉霞包慧
关键词:饮水型砷中毒
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现状分析
2023年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范围、强度,以及患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为精准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所辖全部旗县的所有自然村按不同供水方式(工程供水、理化净水、分散供水)对居民饮用水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水含量。采用《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对各受检村屯所有正在暴露或以往暴露过高水的常住人口进行砷中毒诊断,查找砷中毒患者,分析历史病区和高村及新发现高村的水分布情况,并探讨砷中毒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全区共有1186个砷中毒历史病区和高村,主要分布在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8个盟市的28个旗县,地区分布呈西多东少趋势。目前历史病区和高村的改水率为98.23%(1165/1186),水含量合格率为99.83%(1184/1186),水含量范围为0.000~0.093 mg/L;新发现水超标村4个,水含量范围为0.074~0.142 mg/L。在已确定病区和高村检出砷中毒患者2249例,检出率为1.67%(2249/134645)。以巴彦淖尔市患者数量最多、病情最重,占患者总数的82.70%(1860/2249)。各年龄组砷中毒患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52,P<0.001),其中60岁及以上年龄组患者占比较高,为患者总数的61.41%(1381/2249)。男砷中毒患者检出率高于女(χ^(2)=132.38,P<0.001)。不同水含量组砷中毒患者检出率和病情程度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85、1741.05,均P<0.001)。结论经过多年防治工作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历史病区和高村水含量合格,部分地区存在水超标或新发现水超标村,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仍有大量砷中毒患者。今后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性砷中毒防治工作仍然不能放松,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并对新发现的水超标村进行改水,防止新病例出现。
王晓君常子丽李艳红刘一君王璇李振林赵成祥崔娜
关键词:饮用水砷中毒流行病学研究
2022年陕西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消除评价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 掌握陕西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情现状和防治措施成效,评价消除目标进展,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可行建议。方法 2022年对陕西省山阳县、镇安县和勉县13个病区村的改水情况和地病病情进行调查;水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5750.5—2006),病情调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 211—2015),进而依据《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对其进行消除评价。结果 全省13个病区村全部改水,且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达100%,居民饮用水水含量均<0.01 mg/L,合格率达100%,现场检查13 119人,共检出砷中毒患者368例,均为历史患者,患病率为2.81%,未检出新发病例和皮肤癌患者。现存地病患者均纳入健康管理并进行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论 陕西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措施成效显著,达到持续消除状态,今后应继续落实当前防控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开展地病防治及远期危害研究。
陈彬彬李晓茜范中学周蓉杨敏丁琼洁张峰
关键词:地砷病
甘肃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
2022年
目的 掌握甘肃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水源区改水进度、改水工程运行使用情况、水含量及病情,为科学防治和评价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覆盖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全部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和水源区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8个县69个自然村,其中病区村12个、高村57个;69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改水,改水率100%,改水工程水合格率100%,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98.55%。砷中毒现症患者145人,患病率0.84%,以男59.31%、汉族57.93%、文盲和小学学历为主86.21%,年龄分布在14~92岁,平均年龄(63.41±17.74)岁。轻、中、重度患者分别占53.11%、33.79%和13.10%;各县区轻、中、重度患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450.428,P<0.01);未发现新发砷中毒疑似患者、鲍温氏病和皮肤癌患者。患者皮肤三联征以色素脱失69.06%和掌跖角化53.96%为主;30.22%的患者有一种体征,39.56%的患者有两种体征,30.22%的患者有三种体征。结论 甘肃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达到消除标准,建议建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长效维护机制,持续巩固防治成果;给予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医疗救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陈晓燕王燕玲何爱伟柏淑英邵建赟窦瑜贵郑菁孙玮曹永琴
关键词: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情调查
2020年四川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消除评价结果分析
2022年
目的 评估四川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防控成效,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四川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消除评价实施方案》的要求,2020年在甘孜州稻城县、雅江县和阿坝州金川县3个县10个高村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水含量情况、地病患病情况等,开展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消除评价工作。结果 饮水地方性砷中毒村改水率为100%,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为100%,饮用水水含量中位数为0.003 mg/L,水含量合格率为100%,检查了1 955人,检出病人6人,患病率为0.31%,病人均为轻度,无中、重度病人,未发现新发病人。结论 四川省饮水地方性砷中毒防控措施有效,已达到消除标准,还应继续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确保保持持续消除状态。
刘佩杨小静徐道韫庞雯刀吉
关键词:饮水型砷中毒改水工程
改水后10 ~ 16年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居民恶肿瘤死亡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了解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人群在改水后10~16年全死因与恶肿瘤死亡情况,探讨改水对防治砷中毒远期危害的效果。方法2020年4月,在山西省应县和山阴县的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选择在2003年实施改水的病区村作为调查点,以调查点的常住居民作为暴露组,并选取非病区村居民作为对照组,调查分析两组人群在2013-2019年全死因与恶肿瘤死亡情况。结果暴露组改水前水含量范围为0.060~0.345 mg/L,改水后水含量范围为0.00017~0.00360 mg/L。7年间,暴露组累计调查94128人年,对照组累计调查102086人年。暴露组累计全死因死亡828例,全死因粗死亡率为8.80‰,标准化死亡率为9.16‰;对照组累计全死因死亡637例,全死因粗死亡率为6.24‰,标准化死亡率为6.91‰,暴露组全死因粗死亡率高于对照组(χ^(2)=43.20,P<0.01)。恶肿瘤死亡情况,暴露组218例死于恶肿瘤,恶肿瘤粗死亡率为231.60/10万,标准化死亡率为231.67/10万;对照组164例死于恶肿瘤,恶肿瘤粗死亡率为160.65/10万,标准化死亡率为175.97/10万,暴露组恶肿瘤粗死亡率高于对照组(χ^(2)=12.69,P<0.01);两组人群恶肿瘤死亡年龄中位数分别为72.0、68.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男肿瘤粗死亡率为317.16/10万,高于对照组男(198.91/10万,χ^(2)=14.21,P<0.01);暴露组女肿瘤粗死亡率为134.10/10万,与对照组女(118.03/10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和对照组恶肿瘤粗死亡率最高的均是肺癌,分别为115.80/10万、69.55/10万,暴露组肺癌、胃癌、膀胱癌的粗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1.43、4.33、5.05,P<0.01或<0.05),而其他恶肿瘤粗死亡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单纯采取改水措施不能阻断的远期健康损害,尤其是的致癌效应,终止暴露后数十年的健康�
尉红王正辉雷延庆李秉政李鹏飞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
2014—2018年新疆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监测结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新疆饮水砷中毒病区降改水工程的运转状况,评价防治效果,为地方性砷中毒的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4—2018年,根据《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的规定,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个县/市6个自然村为监测对象,对饮用水含量、砷中毒病情和尿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3个改水工程中有1个是小改水工程,2个是大改水工程。2014年和2015年改水工程水含量超标;2016—2018年,乌苏市1个小集中改水工程水含量合格,其余2个大改水工程的含量均达到超标水平(>0.01 mg/L)。2014—2018年,6个改水监测村5年砷中毒患者检出率分别为0.40%、0.46%、0.47%、0.27%、0.19%,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的砷中毒病例以轻度为主,无重度病例,无新发砷中毒病例,也未检出皮肤癌病例。2014—2017年,男女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男检出率高于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方性砷中毒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上升,≥40岁人群地方性砷中毒的检出率上升幅度较大。结论新疆饮水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改水成效显著,但仍有超标水的问题存在,需要加强改水工程的管理、维护,同时监测和防治工作不能松懈。
张明华夏荣香张玲郑玉建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饮水改水工程

相关作者

王正辉
作品数:124被引量:471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 砷 饮水 病情
吴赵明
作品数:75被引量:281H指数:8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砷中毒 饮水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 饮水型
李鹏飞
作品数:37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砷中毒 饮水 饮水型 病情 氟化物中毒
王肇军
作品数:18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包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流行病学 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 鼠疫 饮水型砷中毒
武敏
作品数:48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研究主题:砷中毒 饮水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病情 饮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