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篇“ 饮食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章
不良饮食危险因素对中国居民结直肠癌疾病负担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基于GBD 1990-2021年数据
2025年
目的分析中国居民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营养健康管理、肿瘤防控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支持。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GBD 2021)数据库提取1990—2021年中国居民因不良饮食因素导致的CRC相关数据,采用死亡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premature mortality,YLLs)和伤残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等指标综合评估CRC疾病负担。运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和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探讨CRC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及其与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的相关性。结果2021年中国居民因不良饮食因素导致的CRC全年龄死亡数为10.27万例[95%不确定区间(uncertain interval,UI):3.61万~16.65万],标化死亡率为5.08/10万(95%UI:1.79/10万~8.21/10万),标化DALYs率为122.93/10万(95%UI:42.56/10万~198.49/10万),标化YLLs率为117.14/10万(95%UI:40.78/10万~189.90/10万),标化YLDs率为5.79/10万(95%UI:1.89/10万~10.07/10万)。不良饮食危险因素中,低奶制品饮食对CRC疾病负担的贡献最大,而低纤维饮食的影响最小。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总饮食风险中CRC死亡数和全年龄DALYs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分别为237%、187%;而标化死亡率和DALYs率呈下降趋势,AAPC值分别为-81%、-88%。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显示,总体、男性及女性的CRC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净漂移值分别为-1.12%[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5%~-0.99%]、-0.46%(95%CI:-0.63%~-0.29%)、-2.07%(95%CI:-2.20%~-1.94%)。结论1990—2021年中国居民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RC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s率和标化YLDs率呈下降趋势,疾病负担有所缓解。从性别上看,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RC疾病负担主要由男性造成;从年龄�
杨宇琳沈瑞博刘占鹏杜娟
关键词:结直肠癌疾病负担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的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中归因于饮食危险因素(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钙摄入不足、纤维摄入不足、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总饮食危险因素)的中国结直肠癌死亡率和DALY率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描述变化趋势,应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结果Joinpoin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990-2019年,归因于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总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整体呈上升趋势(P<0.05),归因于钙摄入不足和纤维摄入不足的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65~79岁各年龄组归因于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以及总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死亡率和DALY率较25~64岁各年龄组上升速度更快,65~79岁各年龄组归因于钙摄入不足和纤维摄入不足较25~64岁各年龄组下降速度更慢。控制时期和队列效应后,归因于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钙摄入不足、纤维摄入不足、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和总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归因于加工肉制品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钙摄入不足、牛奶摄入不足、全谷物摄入不足、总饮食危险因素的结直肠癌死亡率和DALY率随时期、队列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归因于纤维摄入不足随时期、队列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各饮食危险因素的时期效应和队列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归因于饮食危险因素的中国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在结直肠癌防治工作中需加强
赵清雅张彩霞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饮食危险因素
1990~2021年中国55岁及以上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负担及不良饮食危险因素变化趋势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55岁年龄段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其不良饮食危险因素。方法在全球疾病负担2021数据库中检索疾病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分析中国1990~2021年≥55岁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结果2021年中国≥55岁年龄段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为640.93/10万,死亡率为302.23/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增龄而增高,在95岁及以上达到最高,分别为2158.42/10万和3337.57/10万。1990~2021年中国≥55岁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总体发病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1.45%,P<0.001]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AAPC=0.28%,P=0.018);所有年龄段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在1990~2021年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年龄段为:75~79岁(AAPC=1.70%,P<0.001);2021年归因于不良饮食习惯的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为54.61/10万,与1990年65.21/10万相比,下降16.26%,钠摄入过多、谷类摄入不足、水果摄入不足位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前3位。结论中国≥55岁年龄段人群1990~2021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75~79岁人群涨幅最大;归因于钠摄入过多、谷类摄入不足、水果摄入不足的死亡率位于不良饮食习惯前3位,应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减轻脑卒中的死亡负担。
张雪莉吕恒梁胡梦梦贾小影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负担不良饮食
1990~2019年不良饮食危险因素对中国≥55岁人群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55岁人群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情况。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数据库,分析中国≥55岁人群中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归因于13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11种CVD负担。分析指标主要为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结果:2019年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VD死亡率为233.34/10万,DALY率为4388.85/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5.97%和35.47%。2019年归因于高钠饮食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102.81/10万和2178.80/10万,与199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7.09%和41.62%,但在各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中高钠饮食的顺位仍排名第一。归因于低蔬菜饮食、低纤维饮食和低水果饮食的CVD负担顺位在2019年明显下降。年龄越大,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VD负担越大,2019年≥85岁组人群的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3012.21/10万和25650.51/10万,远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男性CV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286.94/10万和5653.18/10万,高于女性的185.35/10万和3256.93/10万。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9年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CVD负担降低,高钠饮食仍是主要危险因素。导致CVD负担的不同饮食危险因素顺位发生了较大变化,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饮食的宣传教育,降低老年人群CVD风险。
周航宇姚兴伟
关键词:饮食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疾病负担
泌尿结石的饮食危险因素饮食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研究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在泌尿结石手术患者术后护理的临床疗效。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一年间在咸宁市中心医院接受泌尿结石手术治疗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所有病例在术后均接受护理干预,并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分别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每组病例各150例,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评分的对比中,实验组的分数也同样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优质护理在泌尿结石患者术后护理中能够大大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对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
高珺
关键词:优质护理泌尿结石术后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2022年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饮食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40例,使用针对性护理手段,分别总结其危险因素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饮食危险因素的分析,我们可知针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情况,进行全面营养和优质蛋白的摄入十分的重要,且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手段,能够帮助患儿提升治疗效率,且通过有效护理,来加强和预防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生,组织其发展成为真正的典型哮喘。
杨庆华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饮食危险因素护理手段
痤疮患者饮食危险因素调查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饮食习惯及口味偏嗜,统计并讨论其与痤疮发病之间的联系,同时进一步研究痤疮饮食相关因素及部分生活习惯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临床干预痤疮发生、发展、转归提供更详尽的预防...
郝英利
关键词:痤疮饮食生活习惯饮食口味中医辨证
文献传递
泌尿结石的饮食危险因素与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结石患者的饮食危险因素调查与护理干预策略。方法 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记为研究组,另选取在本院体检的100名健康的正常人为常规组。结果 两组患者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饮酒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每日饮水量<500mL的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饮水量为500~2 000 mL、2 000~4 000 mL、> 4 000mL的比例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饮水量较低、饮酒均是引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因素,针对该类患者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及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尤为重要。
谢国烨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饮水量饮酒
支气管哮喘患儿并神经精神共患病母亲孕期环境和饮食危险因素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6~16岁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并神经精神共患病孕期环境和饮食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确诊的6~16岁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在充分知情同意下,所有哮喘患儿父母均接受简明儿童少年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Kid)量表访谈。其母亲同时填写《孕期饮食问卷》《孕期环境问卷》。根据有无合并神经精神疾病将纳入研究患儿分为共患病组和单纯哮喘组。通过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哮喘合并神经精神共患病孕期饮食和环境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61例哮喘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163例,女98例;年龄(11.25±3.12)岁;哮喘合并神经精神共患病检出率26.4%(69/261)例。母亲孕期环境和饮食因素分析显示:母亲孕期烟草暴露、冬天煤料燃烧、食品添加剂摄入在共患病组与单纯哮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85、3.993、4.529,均P<0.05),其余因素在2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期烟草暴露是哮喘神经精神共患病孕期独立危险因素(OR=5.098,95%CI:1.089~23.871,P=0.039)。结论母亲孕期烟草暴露是哮喘患儿神经精神共患病孕期独立危险因素,需加强孕期父母相关危险因素宣教,以期降低哮喘患儿神经精神疾病共患率。
陈智荷刘烨王若兰周密赵魏情李岑崔玉霞周浩
关键词:哮喘孕期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饮食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8年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全身性骨病,其特征在于骨量和微结构的损失,导致骨强度降低和骨折风险增加。骨质疏松症在老龄人口中常见,特别是在绝经后妇女中。通过各种方式预防骨质疏松从而避免脆性骨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合理地平衡膳食,避免造成骨质流失的不良饮食习惯,是预防骨质疏松及控制疾病进展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
卢登攀刘芳
关键词: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饮食习惯

相关作者

林菁
作品数:22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食管癌 滑膜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晚期癌痛 恶性胸腔积液
张彩霞
作品数:96被引量:48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研究主题:病例对照研究 结直肠癌 吸烟 儿童 发病关系
唐建林
作品数:37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海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 食管癌 肿瘤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兰林杰
作品数:3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性早熟 醋酸亮丙瑞林 血清骨钙素 肝郁 性早熟女童
王红艳
作品数:66被引量:499H指数:14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 流行病学 白癜风 遗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