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认知疗法联合奥氮平片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6月万载爱心精神病医院收治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奥氮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疗法,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精神症状[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评分]、自知力[自知力评定量表(schedule for assessing insight,SAI)评分]、社会功能[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 inpatients,SSPI)评分]、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PRS评分、SQL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AI评分、SSPI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疗法联合奥氮平片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改善其自知力及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52例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各126例。奥氮平组予以奥氮平治疗,利培酮组予以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药物态度量表(Drug Attitude Inventory,DAI)评分和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ersonaland Social Performance,PSP)评分。结果利培酮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7.62%,与奥氮平组(92.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PSP、D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SP、DAI评分均升高(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奥氮平组相比,利培酮组心率异常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单独应用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但二者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用药。
目的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与健康人群血浆外泌体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出临床早期诊断等密切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1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提取两组标本的外泌体蛋白质。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 tags,TMT)标记技术进行蛋白质定量分析,并利用MaxQuant软件、UniProt人类蛋白组SP数据库和在线工具String对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本实验以健康人群为参照,首发患者鉴定并筛选出98个差异蛋白,92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初步筛选出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相关的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HSP 90-alpha,HSP90AA1)、蛋白酶体亚型β1和β2(Proteasome subunit beta 1,2,PSMB1和PSMB2)共3个候选蛋白标志物。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存在差异表达的蛋白,有可能成为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相关的蛋白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