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4篇“ 香蕉黑星病“的相关文章
- 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涉及香蕉种植技术领域。所述防治方法主要为采用海芋发酵提取物、秋葵低温提取物、薄荷精油、乙醇等配置抗菌剂对香蕉植株进行喷药处理,其中海芋发酵提取物为将海芋制备浆料后混合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
- 王丽霞何应对井涛丁哲利云天艳臧小平
- 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涉及香蕉种植技术领域。所述防治方法主要为采用海芋发酵提取物、秋葵低温提取物、薄荷精油、乙醇等配置抗菌剂对香蕉植株进行喷药处理,其中海芋发酵提取物为将海芋制备浆料后混合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
- 王丽霞何应对井涛丁哲利云天艳臧小平
- 香蕉黑星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 2024年
- 由叶点霉属(Phyllosticta)多个种引起的香蕉黑星病是香蕉产区常见的叶部和果实病害之一。受害叶片及果实表面出现褐色或黑色斑,可致叶片早衰,果实外观品质变劣,耐贮性及商品价值下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基于国内外香蕉黑星病研究报道,概述了香蕉黑星病症状、分布与为害、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检测技术与防治方法等研究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香蕉黑星病相关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 漆艳香谢艺贤彭军曾凡云张欣
- 关键词:香蕉黑星病真菌
- 香蕉黑星病病情消长调查初报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解澄迈地区香蕉黑星病发生特点,以澄迈县松涛水库灌区主栽香蕉品种‘宝岛蕉’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定期方式,于2017—2020年间对该病害的田间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香蕉黑星病周年均可发生,季节流行曲线呈近“S”型,在1个生长季内的温暖多雨的9—11月及翌年高温多雨的5—8月,病情指数随香蕉生育期推移呈上升趋势,并分别于11月、翌年8月达峰值,其中8月峰值最大;其余月份温度、湿度相对较低,病害趋于平缓,呈波浪形。香蕉黑星病田间病情消长与湿度密切相关,温度次之,雨季尤其5—8月是香蕉黑星病的盛发期。此外,冬季及春夏之交持续阴雨或大雾也是病害加重的因素。
- 张欣曾凡云谢艺贤彭军漆艳香
- 关键词:香蕉黑星病
- 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初春时,清除香蕉树的病叶和枯叶;步骤2、在香蕉抽蕾后,用塑料膜套袋护果,且套袋前后喷杀菌剂;步骤3、套袋护果20‑30天内,喷洒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
- 彭华松狄原震
- 文献传递
- 一种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杀菌剂。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65~85%咪酰胺,10%~30%油菜素内酯,0.1~5%氧化石墨烯;本发明所述防治香蕉黑星病的组合物将咪酰胺、植物提取物油...
- 林荣铨
- 文献传递
- 250 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香蕉黑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5
- 2018年
- 采用喷雾法测定不同剂量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开展香蕉黑星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剂量的250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香蕉黑星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第3次药后7d的防效为64.84%~76.28%;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高浓度和中浓度的防效与对照药剂处理的防效差异显著,低浓度的防效与对照药剂无差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高、中浓度处理基本能控制香蕉黑星病的发生,在发病较重时候可以使用高浓度处理以便达到更好的防效,试验药剂可以在香蕉上推广应用。
- 陈金雄
- 关键词:香蕉黑星病田间试验
- 一种防治香蕉黑星病的复配杀菌剂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治香蕉黑星病的复配杀菌剂,是以丙硫唑和吡唑醚菌酯为基料,按照丙硫唑和异噻唑啉酮的质量配比1∶3 ~3∶1复配而成的复配杀菌剂;所述丙硫唑为质量分数98.9%的原药,所述吡唑醚菌酯是质量分数为97.5%吡...
- 甘松灵
- 文献传递
- 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香蕉黑星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态治理:施用沃益多或地福来微生物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香蕉根系的吸收能力;2)农业防治;3)生物控制;4)生物防治;5)物理防治;6)化学防治:喷...
- 李佩龙李美琼
- 文献传递
- 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与炭疽病发生规律的再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对云南省河口地区气候环境的异常变化,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河口地区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降雨量及温度的异常变化对香蕉黑星病和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影响最大。河口县香蕉黑星病7月份开始迅速扩散,9~12月份达到高峰期;不同栽培地区香蕉黑星病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具有一定的差异,危害率依次为河口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但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海拔对黑星病的危害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海拔越高危害性越大;香蕉炭疽病在1~3月发病率较低,8~12月为发病高峰期;河口县西部地区危害率较东部和中南部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危害率逐渐升高,但并不显著。
- 杨绍琼陈伟强邓成菊李芹张建春刘学敏王晓燕张光勇孙寅虎常仕代
- 关键词:黑星病炭疽病危害率病情指数
相关作者
- 彭埃天

- 作品数:199被引量:74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柑橘木虱 杀菌剂 柑橘黄龙病 柑橘 香蕉
- 谢艺贤

- 作品数:235被引量:1,041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香蕉 香蕉枯萎病菌 香蕉枯萎病 枯萎菌 小RNA
- 漆艳香

- 作品数:191被引量:752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香蕉 香蕉枯萎病菌 枯萎菌 香蕉枯萎病 小RNA
- 蒲金基

- 作品数:260被引量:980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杧果 芒果 胶孢炭疽菌 香蕉枯萎病菌 炭疽病菌
- 宋晓兵

- 作品数:177被引量:594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柑橘木虱 柑橘黄龙病 柑橘 杀菌剂 黄龙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