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1篇“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相关文章
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两张面孔:评《马耳他的犹太人》中的“道德”缺席
2022年
克里斯托弗·马洛在《马耳他的犹太人》中成功塑造了犹太人巴拉巴斯和马耳他总督费尼兹两个迥然不同的“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形象,前者代表了意大利马基雅维里主义哲学在早期现代英格兰社会的恶棍形象,后者则见证了英国社会在历史转型过程中的文化焦虑。无论是巴拉巴斯的恶棍形象,还是费尼兹总督的政治“权谋”,道德缺席问题均为解读该剧的关键。
冯伟
关键词:马洛马基雅维里
马基雅维里主义与中学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当前,学界对延迟满足的研究逐渐细化。学业延迟满足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行为。由于学业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有必要对青少年群体中的学业延迟满足进行研究。已有研究表明,人格是个体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测因素。马基...
张雨微
关键词:马基雅维里主义学业延迟满足未来时间洞察力成就动机
《理查三世》中的马基雅维里主义
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还是一位政治哲学家。从政治哲学和法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莎士比亚的新思路。他的八部主要历史剧不仅塑造了不同...
王亚迪
关键词:莎士比亚《理查三世》君主制马基雅维里人文主义思想
宽恕与攻击的关系:马基雅维里主义的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索宽恕水平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马基雅维里主义特质对这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某大学抽取577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人际侵犯动机量表(TRIM-12)、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AQ-CV)和黑暗十二条量表(DD)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性被试的马基雅维里主义、报复因子、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被试;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报复因子、回避因子、身体攻击、言语攻击(仅男性被试)、敌意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显著正相关,而报复因子与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敌意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显著正相关,回避因子与身体攻击和指向自我的攻击(仅女性被试)正向相关;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报复因子的相关系数女性被试高于男性被试,马基雅维里主义与言语攻击相关系数男性被试高于女性被试;马基雅维里主义特质可负向调节回避因子对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的预测作用;结论:管控大学生的攻击行为,不仅要提高其宽恕水平,并设法降低其马基雅维里主义倾向,而且要注意性别差异。
耿耀国赛雪莹刘亚楠郭伟伟王丛丹杨子闫凤严
关键词:宽恕马基雅维里主义
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关系
近年来,权谋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基雅维里主义更是影响着人们的人际关系。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加速期,马基雅维里主义对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对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与社交焦虑、孤独感的...
许文华
关键词:小学生马基雅维里主义社交焦虑孤独感
积极应对方式在青少年孤独感与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倾向问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倾向、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验证积极应对方式在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倾向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青少年孤独量表对850名初中生进行团体施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中介效应。结果①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孤独感、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37.35±7.52)分、(30.21±10.72)分、(21.07±6.12)分、(9.44±3.84)分;②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与消极应对方式(r=0.192,P〈0.01)、孤独感(r=0.263,P〈0.01)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44,P〈0.01);③积极应对方式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信念与孤独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7.72%。结论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倾向越显著,个体孤独感越强;积极应对方式可以对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倾向者的孤独感进行一定程度地调节。
张瑞星何艳丽黄婧宜耿耀国
关键词:孤独感
文艺复兴戏剧对“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批驳
2015年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马基雅维里主义"备受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戏剧家却在作品中对其进行严厉的批驳。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当时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督教道德规范相违背;二是由于"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文艺复兴戏剧家的政治诉求不同。
张俊芳
关键词:文艺复兴戏剧
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研究述评被引量:14
2014年
马基雅维里主义是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是西方的"厚黑学"。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是"黑暗三联征"之一,具有愤世嫉俗、无视道德、冷酷无情和擅长人际操纵等特征。从生命史理论视角观察,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具有适应性,并非一种需要治疗的病态心理。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的形成与遗传、脑功能及结构异常、神经递质与激素水平紊乱,以及早期成长经历有关。考虑到历史、文化与现实因素,国内应逐步开展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心理学研究,以深化对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的认识,并为兴利除弊、匡正坊间之权谋-厚黑流弊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耿耀国常国胜李丽孙群博黄婧宜
关键词: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特质
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与关系攻击行为的关系被引量:3
2014年
以850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密切,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通过移情影响关系攻击行为。
孙群博
关键词:青少年移情
略论马基雅维里主义政治哲学的精髓与历史合理性
2014年
在《牛津英汉百科大字典》中,马基雅维里被称为"无节操的阴谋家,卖弄辞令的权谋政治家",其代表作《君主论》被称为是"邪恶的圣经",由此,"马基雅维里主义"也几乎成为阴险狡诈、厚颜无耻的同义语。但正是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叛逆性,使之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政治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其具有客观的不可磨灭的合理性。
林峰
关键词:马基雅维里主义君主论

相关作者

耿耀国
作品数:87被引量:544H指数:1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教育系
研究主题: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青少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冲动行为
黄婧宜
作品数:8被引量:8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研究主题:马基雅维里主义 黑暗 三联征 人格特质 大学生
孙群博
作品数:8被引量:84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教育系
研究主题:马基雅维里主义 大学生 黑暗 三联征 当代大学生
刘勇
作品数:81被引量:658H指数:17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中介作用 精神卫生 信度 中文
姜梦
作品数:11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绥化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心理理论 冲动性 马基雅维里主义 手机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