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7篇“ 骨替代材料“的相关文章
- 骨替代材料BCP应用于种植体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双相磷酸钙(biphasic calcium phosphate, BCP)是由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和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组成的种植体牙周骨替代材料。种植体牙周骨量、骨质密度和牙槽骨结构决定着种植义齿修复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BCP具有着一定的骨诱导能力有利于种植体牙周骨再生,并且具有极佳的骨传导性、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等特点,所以利用BCP来恢复种植体牙周水平及垂直骨量不足是目前口腔临床治疗领域中一大研究热点。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牙周骨替代材料BCP的组成及优点、BCP复合材料的研究新进展、BCP在种植体骨再生领域的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口腔临床诊疗及应用提供参考。
- 胡志钊葛艇蕊胡杨
- 关键词:骨替代材料Β-TCPHA
- 不同骨替代材料在即刻种植下颌后牙骨缺损中的应用及对周围软组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同骨替代材料在即刻种植下颌后牙骨缺损中的应用及对周围软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下颌后牙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即刻种植术,对照组术中植入Bio-Oss骨替代材料,观察组术中植入PerioGlas骨替代材料。比较两组种植体成功率、骨组织指标、牙周指标、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及满意度。结果随访1年,两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00%;术后6、12个月,观察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唇侧骨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6、12个月,两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探针出血阳性率、牙周探针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个月,观察组P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适感、期望值、咀嚼及种植体固定稳定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即刻种植下颌后牙骨缺损中,PerioGlas骨替代材料的成骨效果较好,能提高美学效果,改善牙周指标。
- 徐艳方利达张永新
- 关键词:下颌后牙骨替代材料骨缺损周围软组织
- 两种骨替代材料在上前牙唇侧骨缺损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研究
- 张雪丽
- 兩種不同骨替代材料在位點保存術的臨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研究Bio-Oss®Collagen和Bio-Oss®骨粉應用於拔牙後位點保存術在骨引導再生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於澳門鏡湖醫院口腔科就診需行拔牙術並同期位點保存術患者20例,隨機分為Bio-Oss®Collagen組和Bio-Oss®骨粉組,每組10例。所有患者拔牙後分别填入Bio-Oss®Collagen或Bio-Oss®骨粉,術後6個月覆診,測量牙槽骨垂直向及水平向骨量,並評價位點保存的臨床效果。結果術後10~14天,2組創口均癒合良好,與術後即刻測量結果相比,Bio-Oss®Collagen組牙槽骨高度增加0.121±0.98mm(t=-0.389,P>0.05),牙槽骨寛度減少-0.894±2.71mm(t=1.044,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Bio-Oss®骨粉組牙槽骨高度減少-1.307±1.94mm(t=2.135,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牙槽骨寛度減少0.753±1.14mm(t=-2.088,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組間牙槽骨高度、寬度的變化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Bio-Oss®Collagen和Bio-Oss®骨粉在位點保存術後6個月内均能獲得相似的效果。
- 鄒德守張詠劉琴
- 关键词:骨替代材料
- 含锌α-半水硫酸钙/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替代材料生物学性能及成骨相关实验研究
- 研究背景及目的:骨缺损通常由高能量创伤、肿瘤、感染和先天性缺陷等疾病因素引起,是临床医师们频繁面临的棘手难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是骨移植技术植入自体骨、异体骨或骨替代材料对缺损处进行填充修复。随着生物组织工程学的...
- 苏雨
-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骨诱导性骨传导性
- 骨替代材料联合CGF与否对口腔种植术后软硬组织修复效果的meta分析
- 2024年
- 通过系统评价评估骨替代材料联合CGF(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与否口腔种植术后软硬组织修复的效果。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发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筛选时间段为2006年1月至2023年10月30日发表的关于骨替代材料联合CGF对比单纯使用骨替代材料在口腔种植中对于术后软硬组织修复效果对比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按照文献的排除和纳入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纳入,数据提取以及文献质量的评价,并在之后相互对比筛查,之后对筛选出的文献使用Revman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一共有12篇文献被纳入,研究样本量为889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骨替代材料联合CGF方案相比于单独使用骨替代材料,术后三个月口腔种植体周围骨密度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4 , 95% CI (0.38~0.50) , P<0.00001。术后六个月两组唇颊侧骨厚度、唇侧骨高度和PES指数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MD=0.10 , 95% CI (-0.14~0.32) , P=0.05;MD=1.28 , 95% CI (0.67~1.89) 和P<0.001;MD=1.54 , 95% CI (1.06~2.02) , P<0.00001。结论 对于口腔种植手术中,对于种植区骨量不足需要使用骨替代材料植骨的患者,联合使用CGF相比于单纯使用骨替代材料,对于术后骨密度,骨厚度骨高度,软组织恢复均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 张翔宇刘旭张福军
- 关键词:骨替代材料口腔种植META分析
- 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替代材料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替代材料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12月30例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高度不足的病例,采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与骨替代材料进行骨增量并即刻或延期植入种植体30颗,平均随访时间(12±2.5)个月,观察术后6~8个月获得的牙槽骨高度及垂直骨高度吸收的百分比。结果术后所有种植体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种植体骨结合良好,术后6~8个月上颌窦提升获得的垂直骨高度为(8.81±0.76)mm,垂直高度吸收的百分比为6.3%±0.6%。结论浓缩生长因子联合骨替代材料在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
- 姜彬吕清
- 关键词:骨替代材料
- 用于制备骨替代材料的组合物、用于制备药物赋形剂的方法、药物赋形剂及其用途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骨替代材料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在水泥凝结反应中与水或水溶液反应并形成固体。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备具有这种组合物的药物赋形剂的方法、以这种方式制备的该药物赋形剂以及这种组合物或这种药物赋形剂用于局部释放至...
- S·沃格特T·克卢格
- 高活性骨替代材料在颌面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 2024年
- 颌骨缺损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颌骨缺损会对患者生活和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修复。颌骨具有的独特生理外形和个体差异,导致颌骨缺损的修复无法完全依赖于标准化的骨修复体。随着相关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特别是3D打印技术在骨缺损修复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骨缺损修复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理想的修复骨缺损的生物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合适的机械应力、适宜的孔径大小和溶解性等特性。本文简要综述了现有的用于颌骨组织工程的高活性骨替代材料。
- 袁露函楚晨袁荣涛
- 关键词:颌骨生物材料颌骨缺损
- 一种新型骨替代材料在位点保存中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 刘玥莹
相关作者
- 刘金标

- 作品数:99被引量:42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关节镜 骨替代材料 聚乳酸 重组人工骨 疗效分析
- 侯振德

- 作品数:182被引量:175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掘进 掘进过程 滚刀 骨替代材料 牛骨
- 潘显明

- 作品数:274被引量:94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骨质疏松
- 吴东

- 作品数:80被引量:149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研究主题:骨增量 口腔种植 口腔 骨替代材料 上颌窦
- 权毅

- 作品数:235被引量:713H指数:13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生物力学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地震伤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