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5篇“ 骨软骨骨折“的相关文章
“双臂针”固定髌软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双臂针”固定髌软骨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科收治的26例新鲜外伤致髌软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4~25岁,平均(16.5±2.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1 d,平均(7.2±2.3)d。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为髌软骨骨折;术中关节镜探查明确骨折情况后,小切口切开复位,双臂针固定;术后佩戴可调节膝关节支具,阶梯性康复训练。术前及术后3个月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Lysholm评分和Kujala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随访6~9个月,平均(7.6±1.0)个月。术后6周达到屈膝90°,术后3个月骨折均获愈合,膝关节屈曲活动及下肢肌力恢复良好。术前VAS(7.5±1.0)分,Lysholm评分(29.1±4.0)分,Kujala评分(34.0±4.5)分;术后3个月VAS(2.0±0.8)分,Lysholm评分(82.7±6.7)分,Kujala评分(84.0±3.9)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取“双臂针”固定髌软骨骨折,简洁有效,并能通过早期功能锻炼获得理想的功能康复。
王求永何继业王晖蔡贵泉王栋梁
关键词:髌骨骨软骨骨折
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对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接受核磁共振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将78例手术结果确诊的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核磁共振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核磁共振诊断与手术诊断结果相比,骨折诊断准确率,合并损伤诊断准确率,两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采用核磁共振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骨折以及合并损伤问题,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杨义耀
关键词:骨软骨骨折核磁共振
三隧道悬吊固定法治疗距薄层软骨骨折一例
2023年
1病例介绍患者男,24岁。因“扭伤致右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5 d”于2021年10月入院。查体:右踝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距腓前韧带止点压痛(+),踝关节抽屉试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7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48分。
黄泽鑫许树柴吕阳刘岩
关键词:踝关节距骨骨软骨骨折
核磁共振对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所选研究病例均选取自2020年05月-2022年05月之间诊治的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中,共计82例,均于术前给予患者核磁共振诊断,研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以此来评判核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果核磁共振诊断结果显示,为股外踝软骨骨折42例、为髌软骨骨折40例;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16例(19.51%),合并关节交叉韧带损伤6例(7.32%)。82例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核磁共振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一致,核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为100%,检出率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82例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核磁共振诊断特征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T2呈略高信号表达,T1呈等信号的表达。对于“骨折脱位”患者,其能够从影像学中看到软骨的下以及髌等部位有缺口,部分患者关节软骨还呈现“不连续”情况,甚至还可能伴有局限性的凹陷,信号表达为“高”;经STIR序列扫描可见,大部分患者的髓区域中,呈现T2信号的高表达,且影像学可见关节肿胀,有积液。结论临床应用核磁共振来诊断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而且还能够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最大限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焦月苗祖豪吴馨琦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关节
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价值分析
2023年
分析由于膝关节外伤所导致的软骨性损伤性骨折患者,通过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 针对来往我院门诊治疗的疑似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作为数据筛查的主要来源,随机选择其中的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这56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数据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的对象,这些患者的共性在于都接收了核磁共振检查,将诊断所得到的金标准作为病理学分析的对象,分析、比对两组患者通过核磁共振诊断后的临床性指标结果,其中56例参与本次研究的疑似膝关节外伤性软骨性损伤的患者中,通过核磁共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标准性的相关诊断结果来看,其主要数据表为99.00%、83.33%、97.32,通过对比分析,参考一般性资料,没有一没有明显性差别,(P>0.05)。56例膝关节外损伤软骨性损伤患者,接受核磁共振仪器诊断后发现,其中有10例患者,在诊断中发现存在髌软骨骨折的现象,而有40例患者,在诊断中存在肱外踝软骨骨折,其中7例患者,在诊断中发现还合并存有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的情况,有6例患者,在诊断中发现合并存在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结论 得知核磁共振在诊断膝关节存在腕损伤的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方面,数据极为准确,该诊断方式能够将患者软骨骨折的具体部位、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游离块等情况最大程度且清晰的反映出来,有利于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王兵
关键词:核磁共振
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价值探究
2023年
将核磁共振应用在对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病人诊断中,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研究中接受诊断的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共有150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并将手术检查结果作为对照,以此计算分析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通过核磁共振诊断的效果。结果 在纳入的所有150例病人中,81例股外踝软骨骨折通过核磁共振被检查出来,共89处;69例髌软骨骨折通过核磁共振被检查出来,共75处;23例合并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通过核磁共振被检查出来;8例合并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通过核磁共振被检查出来。手术诊断情况发现,150例患者得到手术的明确确认,核磁共振检查准确率达到100.00%,与手术检查结果相比较两种方式不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诊断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期间,通过核磁共振扫查可以准确呈现出骨折部位和骨折程度,可以为临床判断这一疾病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大力实施。
杨慧珍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关节
探讨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行核磁共振诊断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接受核磁共振诊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我院磁共振室2020年1月-2021年5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与检出情况。结果:核磁共振成像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患者,P<0.05;核磁共振成像患者检出情况优于CT检查患者,但单项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CT检查,核磁共振扫描技术有着更高的鉴别价值,其精准度较高,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朱丽丽邱丽芹田颖赵琦郭盼盼吴秉键
关键词:膝关节外伤骨软骨骨折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对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3年
分析 MRI在膝关节创伤性软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择了115例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的病人都进行了核磁共振扫描,并以金标准的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115例可疑患者由手术组织学诊断确诊的患者为100例),并与核磁井选运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符合率。结果 MRI对膝关节创伤性软骨骨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9.00%、83.33%、97.32%,与外科和病理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在这些病例中,髌软骨骨折19例,踝关节外股软骨骨折81例,踝关节外股软骨骨折15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12例。结论采用 MRI检查膝关节外伤性软骨骨折,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为手术治疗奠定了坚实的依据,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周永博
关键词:膝关节
可吸收固定棒联合带线锚钉治疗伴有软骨骨折的创伤性髌脱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讨可吸收固定棒联合带线锚钉治疗伴有软骨骨折的创伤性髌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25例创伤性髌脱位导致软骨骨折合并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 MPFL)损伤的资料。用可吸收固定棒复位固定软骨骨折,带线锚钉缝合修复MPFL。术后用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和IKDC膝关节评分及Bostman髌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评判关节功能,用CT、MRI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髌位置、MPFL连续性及信号。结果 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无髌脱位复发。按Bostman髌骨折功能评分标准,优22例,良2例,差1例。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0)。影像学检查显示软骨损伤和MPFL愈合良好。结论 对于合并髌软骨骨折的创伤性髌脱位,一期可吸收固定棒复位固定骨折块联合锚钉紧缩缝合MPFL临床疗效确切。
贾岩波任逸众赵嘎日达孟晨阳满达张田宇郝记睿
关键词:髌骨脱位锚钉软骨骨折
脱位合并软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髌脱位合并软骨骨折(OC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78例髌脱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8例,女180例;年龄12~41岁[(21.1±4.6)岁]。根据手术记录及术中关节镜探查是否合并OCF,分为OCF组(112例)和非OCF组(166例)。记录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侧别、骺是否闭合),以及髌高度、髌倾斜角、胫结节-股滑车距离(TT-TG)、股滑车形态、胫外旋角和股前倾角。采用单因素分析上述指标与髌脱位合并OCF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髌脱位合并OC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髌倾斜角和股前倾角与髌脱位合并OCF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或0.01);年龄、骺是否闭合、侧别、髌高度、TT-TG、股滑车形态和胫外旋角与髌脱位合并OCF不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性(OR=1.75,95%CI 1.07~2.90,P<0.05)和股前倾角增大(OR=3.12,95%CI 1.89~5.17,P<0.05)与髌脱位合并OCF显著相关。结论男性、股前倾角增大是髌脱位合并OCF的独立危险因素。
姜金詹红伟王修远姚长江徐立虎靳佳欣夏亚一吴萌
关键词:髌骨脱位骨折

相关作者

赵洪波
作品数:50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青少年 儿童 关节镜 膝关节 膝关节内
周宏艳
作品数:79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青少年 骨折 治疗儿童 内固定
王辉
作品数:118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绵阳市骨科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疗效观察 骨折 前交叉韧带
王革
作品数:29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骨软骨骨折 髌骨脱位 手术治疗 髌骨骨软骨骨折 脊柱结核
陈德生
作品数:73被引量:295H指数:10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关节镜 膝关节 微创治疗 疗效分析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