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2篇“ 骶神经根“的相关文章
64排螺旋CT重建同层显示与常规MRI序列在腰神经变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重建同层显示对腰神经变异(lumbosacral nerve root anomalise,LSNRA)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07月~2021年07月期间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在我院医学影像科行常规MRI序列和64排螺旋CT重建同层显示检查,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分布维28~85岁,平均年龄维(64.8±13.5)岁。采用64排螺旋CT仪进行常规性腰椎容积扫描,并采用常规性神经重组(包括两侧S2神经到L2神经)和图像重组,分别分析其腰神经的状态。将变异神经分为6型,并与常规MRI序列图像比较。结果56例患者的神经均可良好显示,常规MRI序列扫描(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检出4例LSNRA(7.14%),64排螺旋CT重建同层技术检出15例LSNRA(2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例神经发生变异者中,Ⅱ型变异的有12例(80.00%),Ⅴ型变异的有3例(20.00%)。结论64排螺旋CT重建同层显示技术对神经的变异走行、形态和临近神经的相对位置显示良好,可用于临床诊断LSNRA。
张远航陈朝阳庄燕波
关键词:神经根变异
一种腰神经的自动勾画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腰神经的自动勾画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技术,所述方法包括:从数据库获取多个目标放疗患者的以CT检查方式得到的腹盆部CT图像,作为第一图像;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所述多个目标放疗患者的以...
高献书刘义曹汐刘水
肌电图在腰神经压迫性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2024年
探讨肌电图在腰神经压迫性损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2022年度期间,从在本院诊疗的选择128例腰神经压迫性损伤患者,将他们平均分为常规CT组及肌电图组两组,对常规CT组采用腰椎CT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定位诊断,对肌电图组则同时采用CT影像学检查及肌电图检查两种方式。记录二组检查显示的神经受损节段及组竖脊肌、腓肠肌两个部位的AEMG/MF,并进行纵横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CT组检测结果和金标准比较而出现的差别情况:5处S1神经病、4处L4神经病、6处L5神经病、2处L3-L4神经病、3处L4--L5神经病、3处L5--S5神经病,小计22处。肌电图组检测结果和金标准比较而出现的差别情况:1处S1神经病、1处L4神经病、3处L5神经病、0处L3-L4神经病、1处L4--L5神经病、0处L5--S5神经病,小计6处。肌电图组的定位损坏结果的准确数量、欠佳数量、失败数量及金标准符合率分为是62例、2例、0例、93.94%;常规CT组的定位损坏结果的准确数量、欠佳数量、失败数量及金标准符合率分为是51例、9例、4例、77.27%,P<0.05。结论 在腰神经压迫性损伤定位诊断方面,和常规的CT影像学检查相比,使用肌电图诊断的精准度更高,对于隐匿性损伤而言同样有着更高的敏感度,可形成不俗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红龙
关键词:肌电图敏感度
多模态MRI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神经受压程度及其与神经疼痛相关性应用进展
2024年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腰腿痛最常见病因。MR神经成像(MRN)、弥散张量成像(DTI)及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等多模态MRI现已用于评估LDH致腰神经受压损伤程度及其与LDH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本文围绕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崔嘉成肖文丰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神经根病
神经功能性磁刺激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神经功能性磁刺激(FMS)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DNB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6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神经FMS干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排尿相关指标及尿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 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日均单次排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 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 并且观察组治疗后日均单次排尿量[(196.9±31.7)ml]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 日均排尿次数[(8.87±1.42)次/天]及日均尿失禁次数[(3.04±1.93)次/天]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膀胱初始尿意容量(BS)、膀胱残余尿量(RU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而最大尿流率(MFR)则显著升高(P<0.05), 并且治疗后观察组Pdet-Qmax[(26.49±2.47)cmH2O]、BS[(288.11±26.04)ml]及RUV[(70.36±23.77)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 MFR[(18.94±3.18)ml/s]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06%)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1.64%)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常规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辅以神经FMS干预, 能进一步促进DNB患者膀胱功能重建, 改善尿流动力学参数,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慧慧杨阳李亚昆于璐阚全娥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性磁刺激尿流动力学
坦索罗辛联合神经磁刺激治疗Ⅲ型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联合神经磁刺激对Ⅲ型前列腺炎伴性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Ⅲ型C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据患者初次诊断的顺序编号,按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坦索罗辛治疗,观察组使用坦索罗辛联合神经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及血清白介素2、8(IL-2、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IEF-5评分则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NIH-CP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IIEF-5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前各项炎症因子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前各项炎症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神经磁刺激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炎症状和勃起功能,还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王天召戴婷婷
关键词:坦索罗辛
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厦门弘爱康复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对照组接受标准神经源性膀胱管理方案;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神经磁刺激治疗;治疗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治疗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接受神经磁刺激及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对比4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C组膀胱初感觉、最大膀胱容量、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分别为(197.68±21.48)mL、(380.65±42.39)mL、(17.68±4.69)分,对照组分别为(149.25±14.32)mL、(311.26±30.56)mL、(47.84±11.32)分,治疗A组分别为(179.22±20.54)mL、(356.79±28.65)mL、(32.14±5.26)分,治疗B组分别为(185.24±14.57)mL、(343.74±37.42)mL、(36.21±7.24)分,治疗C组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C组最大膀胱内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C组残余尿量疗效优于对照组及治疗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磁刺激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储尿及排尿功能,缓解下尿路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林冬冬熊振宇张恩达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脊髓损伤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李鑫
肌电图与MRI在腰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2023年
目的比较肌电图与MRI在腰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的腰神经病患者97例,均行肌电图及MRI检测,并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结果阳性率,采用Kappa法进行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累及节段。结果肌电图检测阳性89例,MRI检测阳性90例,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0.75)。两种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检测阳性89例中,损害最多节段见于L5+S1(36.08%)、L5(18.56%)及L4+L5+S1(16.49%),MRI检测阳性90例中,损害最多节段见于L4+L5+S1(29.90%)及L4+L5(18.56%),肌电图检测发现单损伤及双损伤多于MRI检测,双以上损伤低于MRI检测。结论在腰神经病诊断中,肌电图与MRI检测符合率较高,但肌电图对累及节段的定位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王波娜江峰
关键词:腰骶神经根病肌电图MRI
128排螺旋CT重建同层显示对腰神经变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128排螺旋CT重建同层显示与常规MRI序列在腰神经变异(lumbosacral nerve root animalise,LSNR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因腰腿疼痛就诊的6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进行CT扫描,再进行神经重建同层显示,同时进行MRI扫描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手段的LSNRA发现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69例患者神经在CT和MRI下L2~S2均获得较好显影。MRI发现5例神经变异患者,发现率7.25%(5/69),分别是Ⅱ-1型(1例)、Ⅱ-2型(2例)、Ⅱ-3型(1例)、Ⅱ-4型(1例);常规CT扫描共发现4例神经变异患者,发现率5.80%(4/69),分别为Ⅱ-1型(1例)、Ⅱ-2型(1例)、Ⅱ-3型(1例)、Ⅱ-4型(1例);CT重建神经同层显示共发现10例神经变异患者,发现率为14.49%(10/69),分别为Ⅱ-1型(2例)、Ⅱ-2型(2例)、Ⅱ-3型(2例)、Ⅱ-4型(3例)、Ⅴ型(1例)。MRI、常规CT、CT重建神经同层的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常规CT和CT重建神经同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6、0.710、0.847。结论128排螺旋CT重建同层显示对LSN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发现率显著高于CT和常规MRI。
薛强弘潘洁娜
关键词:核磁共振腰骶神经根变异腰腿疼痛

相关作者

侯春林
作品数:653被引量:4,785H指数:38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几丁糖 膀胱 内固定 反射弧
张世民
作品数:370被引量:4,376H指数:4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穿支皮瓣 远端蒂 外科皮瓣 静脉回流
贾连顺
作品数:1,691被引量:11,105H指数:45
供职机构:上海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 脊髓损伤 颈椎病 外科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徐瑞生
作品数:131被引量:519H指数:12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 膀胱功能重建 内固定 神经再支配
杨小玉
作品数:134被引量:413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脊髓损伤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蛋白质组 电刺激 脊髓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