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5篇“ 高师中文专业“的相关文章
- 构建高师中文专业与中学语文的对接机制
- 2019年
- 要构建高师中文专业与中学语文的对接机制,就要做到:在高校、中学、地方教育局教研室'三位一体'模式的具体实施及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校协同创新机制作用,改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关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着眼于教学内容改革确立课程教学的本体地位,改革以往更多关注教学法而忽视教学内容的偏失,强化高师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对接;着手于高校与中学双向交流互动,针对中学教材篇目、类型、文体、风格、方法、背景、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进行点面结合分析与指导,形成高师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对接机制。
- 张利群
- 关键词:高师教学改革中学语文教学
- 高师中文专业书法教学与中小学书法教学对接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当前形势下,大学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与中小学书法教育对接。教育部明确要求中小学书法课安排在语文课中,语文教师要能兼任书法课。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书法教学要据此进行改革,使学生具备书写能力、临摹能力、教学能力,并掌握比较全面的书法文化知识,为中小学书法教学培养合格师资。
- 张学鹏
- 关键词:高等教育书法教学
- 理论与实践的对话:高师中文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被引量:1
- 2016年
- 教学能力是教师顺利完成任务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的核心素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将"实践取向"定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之一,这是对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也是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所以高师中文专业学生培养应本着理论与实践深入对话的原则,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院系领导与中学语文教育对话,了解教育需求;中文专业教师与中学教师对话,共同发展;学生融入教育实践,提升教学能力。
- 邱兴宇
- 关键词:教师教育中文专业教学能力
- 高师中文专业学生诵读实践能力提升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诵读能力总体状况较好,但考虑到他们未来的主要职业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将诵读能力作为其重要的职业技能加以重视,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提升。一是构建心里有情、眼前有景、口中有声的和谐诵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身的诵读能力;二是强化诵读课程指导与实践,提升学生的诵读指导与教学能力,使其未来有能力指导中小学诵读活动。
- 李晓琳唐名刚
- 关键词:高师中文专业诵读教学模式
- 能力主导:地方高师中文专业综合改革论探
- 2015年
- 地方高师院校与研究型大学有着明显的办学目标差异。借助国家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的契机,地方高师中文专业要针对学科建设和市场需求,确立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因需施教,创建自己的办学特色。以能力培养主导教学,把人才培养落实到培育理论修养高、实践技能强、具有较强专业适应性的"能说擅写会教"的人才上,以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特色赢得市场竞争中的主动。
- 赵德利
- 关键词:专业综合改革教学团队课程体系
- 论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 2014年
- 语文知识是学习教育其它课程知识的基础,它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师中文专业学生是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的后备力量,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文章将从语文知识、师范专业、终身发展和人文素养四方面来探讨我国高师中文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学生学习、发展提高一定的实践参考。
- 杨海余红梅
- 关键词:语文知识师范专业终身发展人文素养
- 高师中文专业文学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构建被引量:2
- 2014年
- 文学类课程在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师范性为原则,突出文学性特点,构建以《文学概论》为核心,以《古代文学》为基础,以《现当代文学》为重点,以《外国文学》为难点,以相关选修课为辅助"的课程模式,正是为了提高文学类课程实施实效,实现与其地位相应价值的举措,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大力倡导文学教育对高师办学的要求。落实这一举措,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的学科课程及实施观念,打通文学课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把握和灵活驾驭。
- 杨泉良
- 关键词:文学类课程
- 高师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的整合与模式建构被引量:6
- 2013年
- 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主体是语言类课程和文学类课程,语言类课程是文学类课程的基础,文学类课程的目标是发展语言,所以,语言类课程在高师中文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学科课程体系及教师观念的影响,语言类课程在中文专业办学中并没有发挥与其地位相应的价值,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根据语言类课程的特点和规律,结合师范生从业需求,对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语言类课程模式,是必要的和有效的。
- 杨泉良
- 关键词:高等师范中文专业语言类课程教师素养
- 论地方高师中文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 2012年
- 科研能力是指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未知世界的实践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分析、综合与创新能力。对于地方高师中文专业本科生而言,科研能力是指学生在参与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中,为促进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学术问题的综合能力。要培养地方高师中文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需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夯实学生的科研基础;提高学生的科研技能。
- 周进珍
- 关键词:地方高师
- 高师中文专业课程结构改革与中学语文教育对接的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课程作为高师中文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通过反思当前高师中文专业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有效的建议,改革和完善高师中文专业的课程结构,促进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对接。
- 梁玉敏周晓琳
- 关键词:课程结构语文教育
相关作者
- 马一博

- 作品数:29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师范生 书法教育 书法 教师专业发展 碑刻
- 于宏

- 作品数:26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白城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新课程背景 艺术化 新课程标准 现代汉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
- 周晓琳

- 作品数:75被引量:12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陶渊明 《诗经》 城市 《世说新语》 清代小说
- 张利群

- 作品数:217被引量:2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文学批评 论文学 学理依据 核心价值取向 文学
- 梁玉敏

- 作品数:35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语文 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 高师中文专业 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