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096篇“ 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相关文章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2025年
在新时代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思想的有力指引下,“互联网+”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迎来了更多新的困难与挑战。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教育资源整合问题,精准重构程知识体系,合理构建翻转堂教学模式,全面优化程考核方式方法,力争为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案,有效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改进及提升,多措并举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引导与培育奠定坚实的堂基础。
高永艳秦广久邢鲁义赵杨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课堂教学教育改革
旱地冰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25年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旱地冰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旨在提升旱地冰壶教学效率。经过实践探索、反思总结,本文建议在旱地冰壶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中除了传授学生旱地冰壶知识与技能以外,还要增加对学生的体能训练、心理训练、德育教育等,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要尊重学生情感体验,运用分层教学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从而构建高效的旱地冰壶堂。
董梦馨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创新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及优化策略研究
2025年
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如何,在于学生的获得与认同。该文从学生的视角调查实施一学期的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并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提出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师培训制度、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加强挖掘区域文化特色开展程思政和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整合力度,提升公共体育课教师政治素养、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优势认同和创新意识的优化策略。
蒋士亚张浩
协同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2025年
为探讨协同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协同视角下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了协同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策略。希望通过优化程设计、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丰富体育活动等措施,有效促进公共体育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目标,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梁喜艳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育
壁球项目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2025年
该文旨在探讨将新兴运动壁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可行性,并基于对学生兴趣的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壁球这一新兴运动的了解有限,然而他们对壁球的兴趣却极为浓厚。因此,加强壁球运动的宣传与推广是发展体育运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该文建议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程合作、体验活动、媒体宣传以及专业指导等措施,来增强壁球程的吸引力和推广效果。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场地不足、教师资源匮乏等潜在风险,提出了与校外场地合作、对现有场地进行改造、引进专业教练等策略。为确保壁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加强对外合作,并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综上所述,壁球运动不仅契合了学生的需求,也符合学校的发展要求,在操作上具备可行性。预计壁球将成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一大亮点。
马晨渊朱晨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壁球师资力量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研究进展:热点、不足与展望
2025年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新时代高等体育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基于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方法,从是何(what)、为何(why)、谁做(who)、如何(how)四个维度回顾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热点,审视不足并提出展望。现有研究存在实践探索薄弱、量化方法欠缺、微观探讨不足的问题。未来研究应注重拓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涵与外延,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程思政建设能力,建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融入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进程。
郑继超
关键词:学校体育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框架与推进路径
2025年
体育课程思政是学校体育教学领域的一次理念创新和观念再造,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以“三全育人”机制建设为抓手,以显隐融合的实践路向为核心,构建全要素、立体化、多样态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理论框架。同时,在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高校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在彰显体育育人特色和教师主体自觉中,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的长效育人机制,恰当处理好体育课程思政连续性、师生情感交流有效性、体育教学场景体验性和体育课程思政话语的传统性与时效性等关键性问题,形成体育特色程思政元素库与教学模式,开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新局面。
李勇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体育公共体育体育教学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体系构建与教学融入策略
2025年
体育课程思政是学校体育教学领域的一次理念创新和观念再造。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究竟要“挖什么”“怎样挖”和“如何融”的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应以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思想谱系为基底,将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和体育素养确立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四大元素主题维度。同时,借鉴项群理论“聚类”方法,构建起高校公共体育不同项群程思政元素体系,并结合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现实,从构建目标体系、生成优质案例、创新融入方式和优化评价反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融入策略。
李勇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体育课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虚拟教研室构建策略与实施路径探索
2025年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着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双重挑战。该文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挑战以及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虚拟教研室构建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具体构建策略与实施路径,旨在有效促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赵凡刘佳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武术文化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及意义
2025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和冲击,公共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体能素质的重要平台,承担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武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将武术文化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武术文化内涵,同时也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很有帮助。目前武术文化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一定挑战,教师对武术文化研究不深入、武术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不足、武术文化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武术文化为主题的考核等问题必须受到重视。全面推动武术文化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做到: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武术文化理解能力;整合教育资源,挖掘武术文化相关教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武术文化堂呈现效果;完善评价机制,围绕武术文化加强评价育人。
谭青青
关键词:武术文化公共体育课程

相关作者

肖子一
作品数:33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燕京理工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公共体育课 普通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公共体育课 互助教学
蔺雪莲
作品数:27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
研究主题:体育教学 健美操 体育素养 体育 高校公共体育课
何波
作品数:33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舞蹈 课程教学 学校体育 政策执行力 高校体育场馆
杨彬
作品数:22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公共体育 课程教学 教学透视 体育赛事
罗心宇
作品数:16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校 高校公共体育课 健美操 跆拳道 公共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