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646篇“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能提升大学的科研产出水平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DID)的分析
- 2025年
- 作为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末以来推行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对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质量与结构的历史演进态势产生深远影响。基于1996—2016年省级面板相关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解析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对大学科研产出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能显著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对其贡献度为35.1%—66.1%;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对提升大学科研产出存在显著递增效应,在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6年三个时间段的贡献度分别达到55.1%、64.3%、74.6%;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对西部地区大学的科研产出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贡献度达149.6%,对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
- 徐文君常乔丽胡德鑫
-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科技论文双重差分模型
-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历程、逻辑与展望--基于供给与需求关系演进的视角
- 2024年
- 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视角出发,以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为供给测量指标,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为需求测量指标,构建“二维四象限”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75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历程进行考察,发现其经历了“低供给—低需求”“低供给—高需求”“低供给—低需求”“高供给—高需求”“高供给—低需求”五个阶段,供需关系的演进整体上遵循从扩大数量到提高质量再到内涵式发展、从生态重建到生态失衡再到生态适应、从需求拉动到优化供给再到供需协同发力的逻辑嬗变。基于此,面对当前矛盾与未来挑战,须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规模供给,提升供需体系质量水平;调控系统规模适度承载,维持生态系统稳步运行;促进政府和市场双向互动,实现普及化规模供需平衡。
- 贺祖斌郭彩清
-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高等教育普及化
-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层次提升的经济效应及其拐点研究
- 2024年
-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迅猛、层次提升明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本支撑。通过构建二次函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2003-2020年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但也存在拐点;规模拐点为每10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4 431人,层次拐点为高等教育综合指数1.207 7;随着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规模拐点逐渐左移,层次提升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发明显。当前我国大部分省份仍处于两个拐点的左侧,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尤其是通过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层次,仍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而对于北京等少数超过或接近拐点的省市,应更加重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以构筑世界高等教育高地为发展目标。
- 赵文学
-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层次人力资本过度教育
- 在优秀与平等之间: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中精英教育的发展
- 2024年
- 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追求优秀、培养精英是大学的基本理念。20世纪中叶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以平等主义逐渐取代精英主义,而随着以平等为目的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大学精英教育的特质也被高等职业教育和尖端科学研究的普适性所取代。但精英教育逐渐被大众教育取代,也使曾经以精英主义为理念的大学越发难以培养出英才。当今我国已经迈入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规模扩张的进程还在继续,在此背景下,只有从平等主义理论和精英主义理论角度来审视优秀与平等之间的矛盾,才能在规模扩张进程中把握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合理尺度,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马培培杨晨晨
-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教育平等精英教育
- 广东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进程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文构建中国情境下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机制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集,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动态空间计量模型,系统揭示广东省高等教育规模的时间演变进程、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 于婷婷桂迎紫梁梦蝶
-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影响因素空间面板
-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的变迁理路与发展进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 2024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政策,这些政策历经了探索、转型与变革三个关键阶段,促进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然而,在高等教育规模跃进的同时,质量问题愈发凸显,优质教育机会有限,社会不公平程度加剧,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层次与布局不合理,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突出,成为制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未来,高等教育政策设计与制订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强化顶层谋划,构建长效机制,聚焦普惠优质,重视协调发展,突破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而致的窘境,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迈向更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阶段。
- 周奕
- 关键词: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女性教育优势——兼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伴随高等教育扩张,女性教育地位得到普遍提升,这种历史性变化要求理论界强化高等教育性别差异的全方位摸排和过程性分析。王伟宜教授的新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研究》正是尝试探寻两性高等教育地位总体状况、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的系统性研究。该书突破了以往平面化的概况描述,引入了时间与空间维度,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差异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综合性分析。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推动了女性教育优势的萌发,但这种教育优势不是全面意义上的优势获得,而是呈现出阶段性、局部性特征。女性在学术、就业和婚姻等方面的劣势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女性教育优势实质性转化为社会优势任重而道远。
- 谭敏
- 关键词:性别差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路径探析
- 2023年
- 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保障大学生顺利就业对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落实高校教书育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大学生就业现状中仍存在着一些无法契合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问题。为此,应严格规范高校招生标准,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时要加强就业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高校专业结构、立足社会发展实际优化顶岗实习,以此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
- 邓庆标陈韵谊
-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
- “竞争”实现“增长”: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理论阐释与路径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中国式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进入“晋升锦标赛”与“标尺竞争”的博弈过程,其博弈结果加剧了高等教育的地方化趋势,表征为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水平的提高,最终共同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高速扩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方法,结合1999—2017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有效拟合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路径的双因子因果中介模型(链式中介模型)。研究发现:随着中央政府的政绩观由“唯GDP”转向科学发展观,“晋升锦标赛”下地方政府的政治绩效考核要求与主官晋升压力迫使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从基础设施转向高等教育发展,使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责任的财政资源调配能力被激活,地方高等教育规模水平得以提高,其影响效应通过“财政分权—地方官员晋升竞争—地方政府标尺竞争—地方高等教育规模”中介路径实现,且中介效应成立,效应值为0.297,联合解释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42.5%的变异量,揭示了地方政府高等教育行为背后的动力机制。
- 马浚锋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规模财政分权政府竞争
- 增设本科院校抑或扩大校均学生规模?——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路径的省域差异被引量:1
- 2022年
- 基于省域普通本科院校数量和校均学生规模两个基本指标,探讨2001~2019年期间各省(市、区)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快速扩张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普通本科院校数量、校均学生规模、本科院校增设数量和校均学生规模扩大速度等方面存在省际差异,本科院校省际布局呈现出由不均衡向相对均衡发展的态势。通过波士顿矩阵进一步分析发现,省域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存在侧重增设本科院校、侧重扩大校均学生规模、两者并进发展、两者稳定发展四种不同的发展路径。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要瞄准国家和省域内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增设高等院校和扩大校均学生规模统筹兼顾,优化教育结构、增强培养能力、提高培养质量协同推进。
- 廖湘阳朱会芳
-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省域差异
相关作者
- 王长喜

- 作品数:27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教育 教育创新 高校 柔性管理 继续教育
- 张奎明

- 作品数:31被引量:212H指数:7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教师教育 高等教育 建构主义 高校教师 道德教育
- 张万朋

- 作品数:85被引量:44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育产业 高等教育 教育经济学 中等职业教育 政府
- 王千红

- 作品数:66被引量:21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商业银行 高等教育 教育产业 教育经济学 金融供应链
- 方晨晨

- 作品数:9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课外补习 教育公平 实证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 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