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篇“ 麻花秦艽“的相关文章
- 基于网络药理学对麻花秦艽治疗脑缺血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从分子水平探讨麻花秦艽抗缺血性脑卒中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收集麻花秦艽化学成分,通过TCMSP数据库进行筛选并搜素复制符合条件的化学成分对应靶点名,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标准化,利用OMIM、TTD和GeneCards数据库收集脑缺血相关靶点,Venny数据库取其交集,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基因网络图”,STRING数据库构建PPI靶点互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麻花秦艽有效成分主要参与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基因表达的正调控、DNA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作用于TNF、IL-17、Relaxin、HIF-1等信号通路;对网络图分析得到齐墩果酸、草木犀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槲皮素、落干酸等核心成分和STAT3、JUN、AKT1、TP53、RELA、IL-6、MAPK14等关键靶点。结论麻花秦艽可能通过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抗脑缺血的作用。
- 呼田张嘉豪周雪薇孙欠欠赵安东赵勤王颖婷王川王川王斌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麻花秦艽
- 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不同比例配伍抗缺氧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筛选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的最佳配伍比例,联合体内、外实验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抗缺氧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进行分组,通过Na2S2O4法、H2O2法及物理缺氧法建立细胞缺氧模型,对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配伍比例进行初步筛选;将8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麻花秦艽-红景天不同配伍比例组(2∶8,3∶7,4∶6,5∶5,6∶4,7∶3,8∶2),每组8只。预先灌胃给药15 d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常压缺氧试验,记录各组小鼠生存时间并检测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麻花秦艽-红景天4∶6组及麻花秦艽-红景天3∶7组小鼠肺组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MDA含量及SOD活力;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对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通过qPCR进行实验验证。结果体外实验研究发现,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具有较好的抗缺氧活性;体内实验结果显示,4∶6及3∶7配伍比例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可明显提高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肺组织中NF-κB、IL-6及IL-1β及MDA含量,升高IL-10含量及SOD活力,且以麻花秦艽-红景天3∶7组疗效最佳;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抗缺氧的潜在活性成分可能为熊果酸、齐墩果酸、没食子乙酸乙酯等,核心靶点有SRC、PIK3CA、MAPK3等,其抗缺氧作用信号通路主要为PI3K-Akt、HIF-1等。qPCR结果显示,麻花秦艽-红景天可升高缺氧小鼠肺组织中的PI3K、Akt、mTOR及p62表达。分子对接验证显示核心靶点SRC、PIK3CA及p62与潜在活性成分齐墩果酸、山奈酚、没食子乙酸乙酯、槲皮素的结合活性较好。结论麻花秦艽-红景天药对具有抗缺氧活性,其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及调控自噬发挥抗缺氧作用,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孔秀梅姜一徐姣姣纪娇满广纳赵勤
- 关键词:抗缺氧炎性因子自噬
- 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的成分鉴定及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
- 2023年
- 目的:建立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的UPLC-TOF-MS化学成分谱分析方法以及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依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分子式、二级质谱裂解碎片及相关文献记载鉴定化学成分。选择[M-H]^(-)作为马钱苷酸的专属离子、[M+HCOO]^(-)作为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专属离子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对不同批次药材中化学成分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建立了藏药粗壮秦艽和麻花秦艽药材的UPLC-TOF-MS成分图谱,指认38个成分,包括三萜类10个、黄酮类4个、环烯醚萜类21个、其他类成分3个。在2种药材中马钱苷酸、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分别为0.51%~0.90%、1.63%~2.31%、0.08%~0.21%、0.09%~0.28%。结论:建立的藏药粗壮秦艽和中药麻花秦艽UPLC-TOF-MS成分谱能全面反映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以及不同基原药材的成分差异,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可为藏药粗壮秦艽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熊波夏云倪梁红桑吉东知杨晓露沈伟范蓓蓓
- 关键词:麻花秦艽环烯醚萜苷
- 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2023年
- 为探究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杂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本试验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青海天然草地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及分离组分对野燕麦、旱雀麦和野芥菜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瑞香狼毒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而瑞香狼毒和麻花秦艽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相对杂草种子萌发抑制作用强弱顺序分别为旱雀麦>野芥菜>野燕麦和野芥菜>野燕麦>旱雀麦.瑞香狼毒保留时间为5.50 min组分对旱雀麦根长抑制率较高,达83.38%,对野芥菜根长抑制率为73.85%;而麻花秦艽保留时间为15.66 min组分对旱雀麦和野芥菜种子芽长和根长的抑制率较低,介于30.18%~56.68%.可见,瑞香狼毒对杂草种子萌发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 王宇哲魏有海李娟郭良芝郭良芝郭青云
- 关键词:瑞香狼毒麻花秦艽提取物杂草种子萌发
- RP-HPLC法测定藏药野生麻花秦艽不同部位龙胆苦苷与异荭草苷含量探究
- 2023年
-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西藏“解吉”类野生麻花秦艽不同器官中所含两种活性成分异荭草苷与龙胆苦苷的含量。方法 安捷伦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温为20℃;采用梯度洗脱方法;洗脱程序为:0~15min,10%~10%A;15~20min,10%~15%A;20~40min,15%~35%A;40~45min,35%~95%A,45~50min,45%~95%A;检测波长为240n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1%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ml/min;进样体积10μL。结果 测得的龙胆苦苷与异荭草苷在0.0277732~0.138866μg /mL、0.0257936~0.128968μg /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76%、99.87%,RSD分别为2.44%、2.56%(n=6)。野生麻花秦艽不同器官花、茎、叶、根中龙胆苦苷与异荭草苷百分含量分别为 4.94、5.38、7.41、13.39与0.00、0.10、0.24、0.19。结论 此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可靠,实现了指导科学用药、提高药材利用率的目的。
- 康燕旦增曲培贡却拉姆格桑次仁
- 关键词:RP-HPLC麻花秦艽
-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麻花秦艽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青海不同地区麻花秦艽地上部分与根部的化学成分,完成其主要色谱峰和不同部分差异性成分的鉴定。方法:色谱条件为Waters ACQUITY UPLC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1 min,1%~13%B;1~5 min,13%~18%B;5~7 min,18%~50%B;7~9.5 min,50%~60%B;9.5~11 min,60%~99%B;11~14 min,99%B;14~15 min,99%~1%B;15~16 min,1%B),流速0.3 m L·min^(-1),柱温40℃。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全扫描模式采集数据,检测范围m/z50~1200。结合对照品信息、文献信息及Chem Spider在线数据库,完成麻花秦艽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综合分析麻花秦艽地上部分与根部的分组趋势、相关性和差异性化学成分。结果:从麻花秦艽地上部分初步鉴定了24个环烯醚萜类、13个黄酮类、8个三萜类、6个氧杂蒽酮类、5个脂肪酸类、4个糖类、3个酚酸苷类、2个生物碱、2个甾醇类和1个木脂素共68个成分,其中有42个成分为首次在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4种秦艽植物中报道;筛选出了8个差异性成分,即蔗糖、麦芽三糖、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异牡荆素。结论:麻花秦艽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潜力;其地上部分与根部的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成分主要为活性成分环烯醚萜类,可为探究秦艽不同部分的药效差异提供依据。
- 梁向平戢爽杜少波董志强陈晓文杨爱芳谢惠春
- 关键词:麻花秦艽化学成分化学计量学环烯醚萜三萜
- 麻花秦艽乙酸乙酯部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麻花秦艽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普萘洛尔阳性对照(21 mg/kg)组、麻花秦艽1.67、6.66 g生药/kg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第8 d开始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余组造模处理,大鼠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以阻断大鼠心脏血流30 min,随后松开线结再灌注1 h,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监测各组大鼠再灌注后心电图ST段抬高率;再灌注后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通过RT-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ax、Bcl2、Caspase3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再灌注后Ⅱ导联ST段抬高率显著增加(P<0.01);大鼠心肌组织明显损伤;血清中LDH、CK-MB、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GSH的活力明显降低(P<0.05或P<0.01);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Bcl2/Bax mRNA和蛋白比值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麻花秦艽药物各组大鼠再灌注后Ⅱ导联ST段抬高率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血清中LDH、CK-MB、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SOD、GSH活力明显升高(P<0.05或P<0.01),Bcl-2/Bax mRNA和蛋白比值显著升高(P<0.01);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麻花秦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明显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凋亡相关。
- 刘杜霞姜一孔秀梅高小敏赵勤
- 关键词:麻花秦艽心肌缺血再灌注ST段
- 基于cp DNA序列和ISSR分子标记的甘肃祁连山地区麻花秦艽变异与遗传分化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采用叶绿体基因(cp DNA)序列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甘肃祁连山地区麻花秦艽进行序列变异和遗传分化分析。方法利用试剂盒提取法提取麻花秦艽的基因组DNA,利用筛选出的trnS-trnG和rpl20-rps12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通过软件Chromas、ContigExpress对得到的序列进行校正、拼接,利用MegaX、DanSP5、GenALEx软件对拼接后的序列进行序列特征分析,最后利用PopART软件得到麻花秦艽的单倍型网状进化图。结果18个麻花秦艽居群共计114个个体被成功扩增和测序;2个cp DNA片段经拼接后的长度为1246 bp,共有676个多态性变异位点,459个单一突变位点、217个简约信息位点和107个插入-缺失位点;单倍型41个,其中特有单倍型34个;Tajima's D检验在P>0.05水平上不显著,整体遵循中性进化模型。居群内变异百分比为89%,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Fst=0.114(P<0.05),Nm=3.889说明居群间分化程度较低,居群间具有较强的基因交流。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分析r=-0.094(P<0.05),说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甘肃祁连山地区麻花秦艽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丰富的单倍型类型,居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遗传漂变。
- 朱田田张明惠曹后康马晓辉马晓辉晋玲
- 关键词:麻花秦艽叶绿体DNA遗传分化
- 藏药野生麻花秦艽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21年
- 本文结合近年来各大学者的研究,从种质资源分布、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药材繁育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综述了藏药野生麻花秦艽的研究现状。
- 康燕格桑顿珠张喜萍
- 关键词:藏药麻花秦艽
- 药用植物麻花秦艽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探究麻花秦艽种子的休眠类型及其解除方法,运用了冷层积(4℃)和不同浓度赤霉素(GA3)溶液对种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麻花秦艽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在4℃层积处理30d后种子萌发率有了显著提高,在60 d时,萌发率达到90.6%;赤霉素处理对打破种子休眠作用非常明显,800 ppm浸泡种子24 h后,4℃条件下10 d种子萌发率达到94.2%。本研究为麻花艽的栽培提供了可利用的实用方法。
- 李亚兄张萌尚军
- 关键词:生理休眠麻花秦艽
相关作者
- 赵勤

- 作品数:75被引量:319H指数:10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朱砂七总蒽醌 麻花秦艽 醇提物 META分析 藏药
- 陈桂琛

- 作品数:271被引量:2,084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藏药 引种栽培技术 微量元素 青藏铁路 种子处理技术
- 孙菁

- 作品数:162被引量:790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藏药 红外光谱 麻花艽 川西獐牙菜 藏药材
- 纪兰菊

- 作品数:99被引量:509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藏药 龙胆苦苷 獐牙菜苦苷 引种栽培技术 獐牙菜
- 王鑫

- 作品数:6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
- 研究主题:醇提物 麻花秦艽 藏药 抗缺氧 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