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125篇“ 麻风“的相关文章
- 麻风
- 丘钜世著
- 关键词:麻风
- 误诊为痤疮的瘤型麻风一例
- 2025年
-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文山州麻栗坡县人,壮族,学生。因面部丘疹、结节及躯干、四肢红斑7个月余就诊。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于面部出现丘疹、结节,无痛痒,未处理,随后皮损逐渐增多,且躯干、四肢出现红斑。曾到当地医院诊治,诊断为“痤疮”,并给予口服及外擦药物(具体不祥)治疗,病情无好转。既往健康,家族中无麻风病史。皮肤科查体:面部轻度浸润,可见散在分布的暗红色丘疹、结节,黄豆大小,呈孤立散在分布,相互不融合,双眉外1/3稀疏,耳垂、鼻甲无肥厚(图1);躯干、四肢可见大量弥漫性红斑、暗红斑(图2、3),大部分融合成片,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皮损分布对称,毳毛无脱落,上述皮损温、痛、触觉部分迟钝;双尺神经粗大、质软、无压痛、传导正常,双腓总神经粗大、质软,无压痛,传导正常,其余周围神经未触及粗大及压痛,皮损附近的皮神经未触及粗大压痛。面部、手、足的运动功能未见异常。
- 尹丽娇张春雨余秀峰何乔晶周丽娟
- 关键词:腓总神经皮损分布瘤型麻风皮神经
- 误诊为湿疹的瘤型麻风一例
- 2025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未婚,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因面部、四肢皮肤肿胀、麻木伴垂足2年,全身散在疼痛性结节1个月就诊于我科。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四肢淡红色斑片伴轻微肿胀,不伴疼痛及瘙痒,未予重视,随后患者出现左足麻木、踝关节背伸乏力。当地医院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神经源性损伤,考虑神经卡压综合征,完善神经减压手术后,左侧垂足症状有所缓解。此后患者面部、四肢斑片颜色逐渐变暗,肿胀加重伴轻度麻木,当地多家医院及诊所诊断为“湿疹”,反复予以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1个月前,患者面部、四肢突然反复出现散在结节伴压痛,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我科。患者否认既往有其它系统疾病。15岁起全国多地打工史,近1年独居。否认结核及麻风等传染病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
- 唐诗琴刘鑫贺慧娜田亚楠景婷婷徐艳艳李小静
- 关键词:神经减压瘤型麻风肌电图检查神经卡压综合征湿疹
- 流动人口麻风病例管理专家共识
- 2025年
- 麻风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流动人口中造成了严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然而目前我省尚未有统一的流动人口麻风病例管理流程方案。我们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本流动人口麻风病例管理专家共识,主要对流动人口麻风病例发现、病例管理、机构职责、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根据病例发现时的医疗机构性质的不同:属地麻防机构/麻风病定点诊疗机构、属地其他医疗机构、非属地医疗机构,按相应职责进行病例信息收集、报病、转诊(按需)、录入专病系统、治疗、随访、康复服务等,以及必要时进行病例的迁入和迁出。本共识的制定将有助于规范流动人口麻风病例管理,降低麻风危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为其他省份或地区麻风病防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无陈磊王晓华
- 关键词:麻风病流动人口病例管理
- 多次误诊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 2025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2017年开始出现四肢末端麻木,眉毛逐渐脱落,未予重视,2019年,患者全身相继出现多处皮损,足底出现溃疡。曾多次就诊当地县级医院及市级医院皮肤科、神经科、内分泌科,一直按照银屑病、体癣、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治疗无效,后双上肢出现多发皮下结节,皮肤科按照结节性红斑治疗效果不好。后因某皮肤科医生根据麻木、皮损及脱眉怀疑麻风,转来我院。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数年,一直服用二甲双胍及非洛地平,平素空腹血糖监测在5~7 mmol/L,否认麻风患者接触史,家族中无麻风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双侧眉毛全部脱落,双眼结膜充血,面部潮红,全身泛发性分布暗红色浸润性斑丘疹,中央有免疫区,免疫区温痛触觉消失,双上肢可见大小不等结节,质硬(图1a~1c)。
- 李艳冯伟广张兆辉
- 关键词:结节性红斑皮肤科医生面部潮红麻风患者四肢末端
- 多次误诊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 2025年
- 临床资料患者,女,67岁。2015年开始出现四肢末端麻木,多次洗手洗脚时出现无痛性烫伤。2016年,患者相继出现散在皮损、下眼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手指溃疡长期不愈,数次就诊于淮安市某医院骨科,按照风湿、颈椎病等治疗无效。皮损逐渐遍布全身,在同一医院皮肤科按照类风湿治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皮炎治疗无效。2017年因手足皮肤干燥,在江苏省某医院怀疑干燥综合征,使用包括免疫抑制剂及中药等药物,疗效不佳。后全身皮损继续增多,淮安某综合医院皮肤科先后按照皮炎及银屑病治疗,效果均不好。
- 李艳冯伟广张兆辉
- 关键词:眼睑闭合不全四肢末端药物性皮炎眼睑外翻皮肤干燥
- 第七届国际麻风大会及其历史影响考析
- 2025年
- 1958年11月12日至19日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7届国际麻风大会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全球性麻风学术会议,由日本麻风基金会和日本麻风协会举办,41个国家和地区1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120篇,分为细菌学和组织病理学、治疗、分型、流行病学和控制、免疫学、社会问题6个专题。会议取得了废除强制麻风隔离政策、推广门诊治疗的共识。会议呼吁重视麻风畸残预防及康复工作,开辟了麻风防治新的领域。这次学术交流为其后全球麻风科学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全球麻风防治发展风貌,并提供了学术团体举办学术会议的难得经验与教训,在麻风学术交流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 谢碧波桑旭东周东华王景权
- 以皮下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瘤型麻风一例
- 2025年
- 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山东省枣庄市人,因“手指无痛性烫伤2年,全身散在结节1年余”就诊。2022年4月,患者吸烟时出现左手食指和中指无痛性水疱,1个月后结痂愈合,未就诊。2023年8月,患者首先于左侧腕部出现无痛性皮下结节,未留意。结节逐渐增多,且累及其它部位。自2023年10月开始,患者因左眼红肿、疼痛、流泪,多次在当地某市级医院眼科按照“结膜炎”治疗,外用药物后好转。2023年11月,患者出现双侧手足肿胀,因对工作无明显影响,未就诊。2024年2月,患者被某市级医院风湿免疫科收入院进行全面查体,仍诊断不明,并被建议至上级医院就诊。2024年4月,患者就诊于济南某医院血液科及风湿科,均诊断不明,随后被建议接受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门诊医生拟诊为“脂膜炎?淋巴瘤?”,病理检查结果怀疑麻风后,患者被转诊至我院。该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麻风病家族史和密切接触史。
- 耿寒青刘殿昌刘殿昌初同胜
- 关键词:皮下结节密切接触史风湿科脂膜炎
- 基于循证构建麻风病康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
- 2025年
- 目的基于循证构建麻风病康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为麻风病康复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结构-过程-结局”理论模型为依据,初步拟订麻风病康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通过2轮专家函询后确定麻风病康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结果第1轮和第2轮的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7%和100%,表示专家积极性较好;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1和0.933,均>0.7;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28和0.203,最终构建的麻风病康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结论麻风病康复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严谨,具有科学性与可靠性,可用于临床麻风病康复护理质量的评价。
- 陆辉任婷婷
- 关键词:麻风病康复护理护理质量DELPHI法
- 2014-2023年无锡市麻风治愈者死亡情况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14-2023年间无锡市麻风治愈者死亡情况。方法:对死亡的麻风治愈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4-2023年无锡市共有493例麻风治愈者死亡(男366例,女127例),491例为麻风村院外死亡。平均死亡年龄(76.02±9.98)岁,最小39岁,最大102岁,70~89岁(68.4%)死亡人数最多,其次是50~69岁(22.9%),30~49岁最少(1.2%)。2级畸残180例(36.5%),1级畸残13例(2.6%),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77.24±8.40)岁和(76.46±13.12)岁。无畸残组、1级畸残组和2级畸残组的平均死亡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9,P=0.137)。主要死亡原因为与老年有关的器官衰竭(92例,18.7%),心脑血管病(70例,14.2%)和恶性肿瘤(66例,13.4%)。结论:2014-2023年间无锡市麻风治愈者70~89岁死亡人数最多,与老年有关的器官衰竭、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主要死因。
- 张世鹏宗胜华许祝平
- 关键词:麻风治愈者死因分析
相关作者
- 麻风梅

- 作品数:22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康学院
- 研究主题:XML 基于XML SVG XPATH 数据转换
- 麻风华

- 作品数:12被引量:95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药品检验所
-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苦参碱 胰岛素抵抗
- 麻风华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研究主题:班级活动 班级 新课程背景
- 麻风海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
- 研究主题:打印头 均布 内壁 螺栓连接 电控
- 王景权

- 作品数:204被引量:409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麻风 麻风病 麻风患者 麻风病院 麻风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