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3篇“ 黄斑部疾病“的相关文章
OCT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21年
探究临床在筛查眼底黄斑部疾病应用OCT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的患者,选择OCT技术进行筛查。结果:眼底黄斑部疾病采用OCT技术进行筛查,筛查出黄斑裂孔、黄斑前膜、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符合率均为100%,筛查出黄斑水肿的符合率为96.00%。结论:临床采用OCT技术筛查眼疾病,可有效区分和鉴别发现眼底黄斑部、视网膜、视神经等病变,特别是在筛查眼底黄斑部疾病应用价值更高。
于千淑
关键词:OCT
OCT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在黄斑疾病与正常眼的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患者150例,采用OCT技术进行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结果:OCT技术在黄斑裂孔的筛查符合率为100%;在黄斑前膜的筛查符合率为100%;在黄斑水肿的筛查符合率为96.6%;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筛查符合率为100.0%。结论:OCT技术,能够准确鉴别区分视神经、视网膜、眼底黄斑部疾病,特别是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方面,尤为重要。
马凯燕周鹏飞钟少群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中医对黄斑部疾病的认识被引量:13
2018年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医古代文献和现代期刊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探讨中医学对黄斑部疾病的理论认识,总结黄斑部疾病治疗的规律和方法,为中医治疗黄斑部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李铭魏伟
关键词:黄斑部疾病中医
魏伟教授从脾论治黄斑部疾病经验总结被引量:4
2018年
祖国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精华是辨证论治。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眼科有关文献对眼底病认识统归于瞳神,除病人主诉外,局辨证没有依据,治疗方法乏术。70年代,陆绵绵教授结合直接眼底镜技术,首次在国内创立了眼底辨证体系。本世纪初,魏伟教授通过应用陆绵绵、王育良教授创立和发展的现代眼底辨证体系,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健脾化法治疗黄斑部病变的理论。
董照阳魏伟
关键词:黄斑从脾论治
OCT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分析探讨OCT 在眼底黄斑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给予142例在本院行眼底黄斑病筛查的人群OCT眼底黄斑疾病筛查,观察其筛查结果.结果 142例受检者眼底黄斑病筛查结果为:黄斑裂孔符合率为100%,单纯性黄斑出血符合率为96.88%,劈裂符合率为97.22%,黄斑视网膜前膜符合率96.15%.结论 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应用OCT能够有效提高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效果和确诊率,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谭德文康文兰
OCT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分析探讨OCT在眼底黄斑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给予142例在该院行眼底黄斑病筛查的人群OCT眼底黄斑疾病筛查,观察其筛查结果。结果142例受检者眼底黄斑病筛查结果为:黄斑裂孔符合率为100%,单纯性黄斑出血符合率为96.88%,劈裂符合率为97.22%,黄斑视网膜前膜符合率96.15%。结论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应用OCT能够有效提高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效果和确诊率,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谭德文康文兰
图形视网膜电图在黄斑部疾病中应用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实验室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各项测量参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采用PERG对黄斑部疾病患者的黄斑部功能改变情况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于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的21例(29只眼)黄斑病变患者及68例(68只眼)无其他眼疾病的正常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纳入研究的全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将对照组正常人按照年龄和裸眼视力分为两个亚组。其中,裸眼视力≥1.0且年龄≥45岁者为对照A组;裸眼视力≥0.8且年龄<45岁者为对照B组。将全黄斑部疾病患者作为黄斑部疾病组。将黄斑部疾病组患者按照年龄和最佳矫正视力分为两个亚组。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1且年龄<45岁者为黄斑A组;最佳矫正视力≥0.1且年龄≥45岁者为黄斑B组。对照组正常人和黄斑部疾病组患者均行相同的PERG检测,记录全受检者N_(35)波、P_(50)波及N_(95)波潜伏期和P_(50)波及N_(95)波振幅等PERG测量参数。分别将对照组正常人的2个年龄组各项PERG测量参数的2.5%~97.5%百分位数作为本实验室的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黄斑部疾病组患者各项PERG测量参数的异常率。对照组和黄斑部疾病组患者PERG各项测量参数采用中位数和2.5%~97.5%百分位数进行描述。对照组和黄斑部疾病组对应年龄组PERG各项测量参数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结果经检验,本实验室PERG各项测量参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如下。对照A组的N_(35)波、P_(50)波及N_(95)波的潜伏期分别为29.00~32.50 ms、50.00~58.40 ms及93.50~112.90 ms,P_(50)波及N_(95)波的振幅分别为1.14~3.30μV及3.41~9.61μV;对照B组的N_(35)波、P_(50)波及N_(95)波的潜伏期分别为25.10~31.90 ms、48.10~56.00 ms及90.30~110.00 ms,P_(50)波及N_(95)波的振幅分别为3.86~8.77μV及4.93~11.78μV。黄斑A组患者N_(35)波、P_(50)波及N_(95)波的潜伏期和P_(50)波及N_(95)波的振幅的异常率分别为85
张静琳吴德正李梦媛侯金佟汤云霞高汝龙梁炯基
关键词:黄斑图形视网膜电图电生理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部疾病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黄斑部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黄斑部疾病患者45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分析本组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结果以及特征。结果本组患者中包括高度近视患者18例,视网膜板层裂孔合并黄斑前膜患者25例,黄斑区域内视网膜厚度增加48例,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57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170例等多项类型的病历资料,而不同病情类型的患者拥有特征各异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结论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够清晰显示不同症状的黄斑部疾病图像特征,对患者的确诊以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杨春平毛蕾刘春兰袁丹周伟红
关键词:黄斑部疾病频域
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OCT的应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OCT筛查眼底黄斑部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的患者,均采用OCT眼底黄斑疾病筛查,观察筛查结果,分析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OCT的应用。结果:120例行OCT眼疾病筛查的结果符合率:黄斑裂口为31.7%,单纯性黄斑出血为21.7%,黄斑区视网膜劈裂为26.7%,黄斑视网膜前膜为20.0%。结论:OCT应用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眼底黄斑部疾病的确诊率较高,有利于眼底黄斑部疾病的治疗。
徐黛丽谭荣强丁琼黄莉兵黎曼华
关键词:OCT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
OCT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OCT在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OCT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的145例受检者,男女比例为75∶70,均采用OCT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观察145例受检着的筛查结果,分析OCT对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的影响。结果 145例受检者行OCT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的结果符合率为:黄斑裂孔为99.23%,单纯性黄斑出血为98.79%,黄斑区视网膜劈裂为98.56%,黄斑视网膜前膜为97.93%。结论合理应用OCT对各类型眼底黄斑部疾病筛查具有积极影响意义,是提高眼底黄斑部疾病确诊的可行性筛查方案,有利于提高此类病症的治疗效果。
关改新
关键词:OCT眼部黄斑疾病

相关作者

丁琴
作品数:195被引量:37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光动力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体腔注射 BEVACIZUMAB 光动力
宋艳萍
作品数:292被引量:66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玻璃体腔注射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BEVACIZUMAB 光动力
陈中山
作品数:155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研究主题:玻璃体腔注射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BEVACIZUMAB 光动力
吴德正
作品数:203被引量:658H指数:13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黄斑变性 多焦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电图 老年黄斑变性 色觉
梁炯基
作品数:68被引量:202H指数:7
供职机构:爱尔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多焦视网膜电图 正常人 视网膜电图 运动觉 黄斑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