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5 篇“ 黄瓜果实 “的相关文章
一种高效精准的黄瓜 果实 长度的鉴定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效精准的黄瓜 果实 长度的鉴定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本提供的一种高效精准的黄瓜 果实 长度的鉴定方法,能实现高效精准鉴定黄瓜 果实 长度,鉴定方法简单方便、效率高,大大减少了性状调查时间、并排除了环境因素对黄瓜 果... 王琛 闫立英 谢洋 李晓丽 宋晓飞 贾建华 张姣姣一种提高黄瓜 果实 亮度的方法、相关生物材料及鉴定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高黄瓜 果实 亮度的方法、相关生物材料及鉴定方法。一种提高黄瓜 果实 亮度的方法,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定向突变,构建含有miniZFP6蛋白的CsZFP6突变体,所述miniZFP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 蔡丛希 赵一宁 陈学好 董长森 余洪妍 鞠昊伦 齐晓花一种快速鉴定黄瓜 果实 横径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鉴定黄瓜 果实 横径的分子标记、鉴定方法及应用,属于黄瓜 果形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两个与黄瓜 果实 横径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T6‑1和W6‑4,T6‑1和W6‑4位于6号染色体,物理距离为141.89k... 王丽娜 王子墨 任仲海 王雪华 陈春花基于改进RT-Detr的黄瓜 果实 选择性采摘识别方法 2025年 为了实现光照变化等复杂环境下果实 的选择性采摘,该研究以黄瓜 为研究对象,以RT-Detr为基线网络,提出了RT-Detr-EV模型。首先在主干网络中添加RepVGG模块,以加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并减少推理时计算量;加入轻量化自注意力机制,减少计算量,增加网络深度;最后使用MPDIoU(minimum point distance bas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替换原模型中的损失函数,加快模型的收敛,提高模型的检测准确率。研究表明,改进RT-Detr-EV的平均精度均值mAP50相较于原模型提升了3.2个百分点,检测速度相较原模型提升了17.4帧/s。与YOLOv7-X、YOLOv8-l相比,对非适宜采摘的黄瓜 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4.6、6.5个百分点,检测速度分别提升了40.6、25帧/s,参数量分别减少了55.5%、27.3%。同时试验证明,模型对光照条件多种变化的采摘场景也具有一定的鲁棒性与泛化能力。该研究提出的RT-Detr-EV模型能够满足复杂生长环境黄瓜 果实 的实时检测需求,可为后续移动式选择性采摘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董适 赵国瑞 苟豪 文剑 林晨关键词:黄瓜 基于代谢组学的黄瓜 果实 关键风味影响物质初探 黄瓜 (Cucumis sativus L.)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属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我国是黄瓜 主要生产国,种植规模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黄瓜 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蔬菜之一,因其营养... 晏永明关键词:黄瓜 果实风味 HS-SPME-GC-MS UPLC-MS/MS CsAUX1基因在调控黄瓜 果实 弯曲形状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CsAUX1基因在调控黄瓜 果实 弯曲形状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遗传修饰育种领域,本发明从分子角度明确生长素运输基因CsAUX1的差异表达是建立生长素梯度分布的关键因素,影响黄瓜 果实 形状;通过在黄瓜 果实 过量表达... 李胜男 张啦 吴则东 陆珂 邳植黄瓜 果实 在不同播种时期下DUS测试性状的差异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探究不同播种时期对黄瓜 果实 性状DUS测试结果的影响,以12个不同类型的黄瓜 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同年同一地点的2个不同播种时期对黄瓜 果实 DUS测试性状进行了采集。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播种时期,在21个果实 群体目测(VG)性状中,高温、高湿、强太阳辐射的环境条件下,果实 表面光泽度、表面斑块分布、果肉颜色、果实 形状、果实 顶端形状、果皮颜色、果皮表面蜡粉等性状均存在显著变化;5个果实 个体测量(MS)性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其中果实 纵径、果实 瓜把长度变化较为显著。经分析,由于这两个播种期的水肥管理基本一致,因此这些性状的差异变化很可能是气象环境因素造成,这也对不同播期DUS测试条件提出了更高的环境调控要求,否则可能会影响DUS测试结果,使得测试报告缺乏准确性。 章毅颖 任丽 陈海荣 褚云霞 褚云霞 张余 邓姗关键词:黄瓜 播种时期 果实性状 DUS测试 CsWS1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在调控黄瓜 果实 贮藏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CsWS1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在调控黄瓜 果实 贮藏中的应用,CsW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CsWS1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通过筛选发现了黄瓜 CsWS... 武涛 姚宏鑫 曹嘉健 王春华 杜亚琳 柴兴文CsTIT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在调控黄瓜 果实 I型表皮毛密度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CsTIT基因或其编码的蛋白在调控黄瓜 果实 I型表皮毛密度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筛选发现了黄瓜 CsTIT基因与黄瓜 I型表皮毛形态相关,黄瓜 突变体Cstit果实 I型表皮毛密度较野生型‘649’显著减少。该基因能够应... 武涛 王春华 姚宏鑫 曹嘉健 杜亚琳贮前延迟联合热水处理对黄瓜 果实 冷藏期间冷害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黄瓜 果实 经热水处理后延迟方式对其冷藏期间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根据前期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优化得出的延迟条件,以新鲜黄瓜 为对照(CK),分别研究了水浴延迟(T1)、空气延迟(T2)和未延迟处理(T3)对经热激处理的黄瓜 果实 在(4±1)℃,相对湿度(80±5)%的冷库贮藏期间冷害(chilling injury,CI)症状、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贮藏3 d时,各组冷害指数最高仅为0.37,然而贮藏9 d时,CK和T3组果实 冷害指数迅速升高至0.76和0.71,此时CK组冷害指数为T1和T2的1.25倍和1.21倍。而且T1和T2组能显著减缓果实 失重率和电解质外渗率(electrolyte leakage,EL)的上升以及硬度的下降,同时能使果实 保持较好色泽,维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效减轻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_(2)^(-)·)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对果实 的损伤;到贮藏末期,相比于CK,T1和T2组果实 的H_(2)O_(2)含量分别降低了7.86%和11.64%。此外,T1和T2处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含量的下降。综合分析,T1和T2处理组对于减轻黄瓜 果实 冷害,缓解品质劣变均有显著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用性更高的处理方式。该研究对黄瓜 贮藏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贾淼 张敏 张敏 李玉申 王红婷 陈一锋关键词:热水处理 黄瓜 抗氧化系统 冷害
相关作者
秦智伟 作品数:280 被引量:1,515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黄瓜 种质资源 黄瓜果实 基因 SSR 周秀艳 作品数:162 被引量:782 H指数:15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黄瓜 黄瓜果实 种质资源 基因 SSR 张圣平 作品数:188 被引量:963 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瓜 基因 黄瓜新品种 辅助育种 育种周期 苗晗 作品数:143 被引量:613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瓜 基因 辅助育种 育种周期 黄瓜果实 顾兴芳 作品数:215 被引量:1,122 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瓜 黄瓜新品种 基因 中农 辅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