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6篇“ 黄羽肉种鸡“的相关文章
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MS-H株)在种鸡中的免疫效果探索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评估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MS)MS-H株活疫苗在种鸡中的免疫效果,为MS在我国鸡群中的感染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临床参考。该试验通过对6批次种鸡群在21和90日龄分别进行MS活疫苗(H株)免疫,定期测定血清MS抗体水平,并通过三合一方式采集上颚裂拭子检测MS-H株和MS野毒菌株在鸡群中的定殖率或感染率,评估疫苗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通过血清MS抗体水平检测发现所有鸡群的鸡在1日龄呈现中等水平的MS母源抗体,平均滴度在3000~5000,随着日龄的增加在14、28、42日龄时MS母源抗体基本呈现阴性;而所有鸡群在56日龄时MS抗体陆续转变为阳性。②6批次鸡群中有2批次在42日龄首次检出野毒菌株,阳性率分别为100%、37.5%,其余4批次鸡群分别在70、70、84、112日龄开始检出野毒菌株,阳性率均在25%以下。③通过对MS-H株在鸡群中的持续检测发现6批鸡群在疫苗免疫后1周均检出了MS-H株,大部分鸡群在免疫后3~5周定殖率达到了最高,均超过了80%,部分鸡群的定殖率可达100%,且直到52周龄时MS-H株的检出率仍维持在62.5%~87.5%。可见,MS-H株活疫苗在种鸡中两次免疫,MS-H株可以较好的在鸡群中定殖,持续时间可达52周,且MS抗体水平适中,野毒感染率较低且不能在鸡群中发生大面积的水平传播。因此,MS-H株疫苗在鸡群中两次免疫其疫苗株在鸡群中定殖率较高且维持时间较长,可以阻止MS野毒在鸡群中的感染和水平传播,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蔡曼珊王晨燕陈铭怡侯博瞿浩
关键词:黄羽肉种鸡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免疫免疫效果
一种种鸡的智能体重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鸡的智能体重秤。包括称重底座,所述称重底座的顶部固定有称重传感器,且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固定有箱盒,所述箱盒上滑动设置有抽屉盒,所述抽屉盒的内壁分别通过电动推杆固定有两个框架,所述框架上固定有包裹布...
阮栋蒋守群蒋宗勇张赛苟钟勇王一冰林厦菁叶金玲范秋丽丁发源
一种种鸡产蛋期脂肪肝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鸡产蛋期脂肪肝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产蛋期的种鸡进行首次筛查检测;步骤二:分笼喂养后,将每个笼子进行数字标记;步骤三:每个笼子中的每日喂养量以及营养补充均要一致,便于后...
阮栋蒋守群蒋宗勇叶金玲苟钟勇王一冰张赛林厦菁丁发源程忠刚范秋丽
提高种鸡合格种蛋数的选育方法、模型及选育系统
本发明属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种鸡合格种蛋数的选育方法、模型及选育系统,其中提高种鸡合格种蛋数的选育方法包括:收集并整理鸡群的相应数据;根据鸡群的相应数据建立个体遗传评估的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神经...
李东锋张进张康宁许盛海韦涛武玮吴俊锋马军纪红军
浅谈种鸡育雏期与育成期饲养技术
2023年
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壮大的鸡产业。由于各鸡配套系的培育历史较短,各配套系没有较成熟的饲养管理规范,种鸡的繁殖性能较低。种鸡繁殖性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后备母鸡的质量,而后备母鸡质量好坏的关键是育雏。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育成期的平均体质量、均匀度和成活率等指标,育成期的这些指标影响到产蛋期的产蛋率及死淘率。因而育雏期和育成期科学的饲养管理对提高种鸡的繁殖性能起关键作用。
卢明娟
关键词:育成期育雏期饲养技术死淘率肉鸡产业黄羽肉种鸡
微囊丁酸钠对种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为了研究微囊丁酸钠对种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6732只42~45周龄的种鸡,按照初始周龄无差异原则随机平均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22只种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微囊丁酸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500 mg/kg。试验分为两个阶段:预饲期4周,试验期9周,共13周。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微囊丁酸钠组种鸡各周平均产蛋率和1~9周平均产蛋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1~9周平均产蛋率较对照组提高6.63%;②与对照组相比,微囊丁酸钠组种蛋活胚率和孵化率显著提高(P<0.05),活胚出苗数提高2.25只。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微囊丁酸钠500 mg/kg能够提高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戚营营侯嘉柘丽吴鹏朱相德李浙烽张倩云
关键词:黄羽肉种鸡产蛋性能繁殖性能
一种种鸡产蛋期脂肪肝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鸡产蛋期脂肪肝智能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产蛋期的种鸡进行首次筛查检测;步骤二:分笼喂养后,将每个笼子进行数字标记;步骤三:每个笼子中的每日喂养量以及营养补充均要一致,便于后...
阮栋蒋守群蒋宗勇叶金玲苟钟勇王一冰张赛林厦菁丁发源程忠刚范秋丽
种鸡营养需要量与饲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为促进我国鸡种业高效、健康发展,解决目前存在的饲粮浪费、环境污染以及繁殖效能低下等问题尤为关键。总结了关于种鸡营养需要量和饲料研究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其代谢能、粗蛋白质、主要必需氨基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精氨酸和异亮氨酸)、维生素(VA、VD、VE)和矿物元素(钙、磷、铁、铜、锌、锰和硒)的需要量,饲料资源评价与利用,生物活性添加剂益生素与益生菌,植物提取物和中草药制剂,抗应激剂应用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综述,对存在问题和未来研发趋势进行分析。总体来看,近年来在种鸡营养需要量和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产蛋期,研发亮点在于开展鸡代谢能每天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蛋量的相关性分析,以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蛋量为变量,建立了重型、中型和轻型3种类型种母鸡日粮氮校正代谢能需要量析因法预测模型。目前种鸡育雏期、育成期营养及限饲技术研究报道较少,饲料资源评价与安全高效利用技术、繁殖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等仍需进一步突破。
张盛蒋守群
关键词:黄羽肉种鸡营养调控代谢能氨基酸维生素A
芪多糖在种鸡生产上的应用
2022年
为探讨多糖物质芪多糖在种鸡生产方面的应用效果。2022年1月份,笔者在当地某种鸡养殖场中选取9843周龄的种鸡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饲喂物质的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9种鸡仅饲喂基础日粮;观察组49种鸡在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增加芪多糖,对比两组饲喂后各时期种鸡的生产性能。在日粮中添加芪多糖的观察组,其各时间段产蛋率、平均蛋重均高于对照组,平均日采食量及料蛋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因此,在种鸡的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芪多糖,保证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升种鸡的产蛋率和蛋重,进而提高鸡养殖场的养殖效益。
包书芳罗佩先
关键词:黄芪多糖黄羽肉种鸡
维生素D_(3)对种鸡生殖性状及其后代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D_(3)对种鸡生殖性状及其后代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品质的作用。选用720只岭南种母鸡(快大型,46周龄),根据体重和产蛋率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800、1600、2400、3200和4000 IU/kg维生素D_(3)的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8周。雏鸡出生后,根据体重一致原则每组选取120只后代鸡开展饲养试验,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占1/2);后代鸡饲喂添加1000 IU/kg维生素D_(3)的饲粮,试验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种鸡的输卵管长度、输卵管和卵巢基质相对重量(P<0.05),且分别呈二次、线性和二次以及线性变化(P<0.05)。2)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鸡1~21日龄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5),且均呈二次变化(P<0.05);但对后代鸡22~42日龄和43~63日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对后代鸡21和63日龄腿肌和胸肌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3)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鸡1日龄肝脏、脾脏相对重量以及21日龄胸腺相对重量(P<0.05),且均呈二次变化(P<0.05)。4)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鸡1日龄胫骨长度和围度(P<0.05),且分别呈二次和线性变化(P<0.05);显著影响21日龄胫骨重量、长度、围度和粗灰分含量(P<0.05),且均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但对63日龄胫骨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5)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后代鸡63日龄宰后24 h胸肌色亮度(L*)和度(b*)值以及pH(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种鸡饲粮维生素D_(3)添加水平显著影响种鸡生殖性状以及后代鸡的生长性能(生长初期)、免疫器官发育、胫骨性状和品质。综合试验观测�
王一冰张盛陈志龙范秋丽陈芳丁发源程忠刚蒋守群
关键词:黄羽肉种鸡

相关作者

蒋守群
作品数:235被引量:1,135H指数:20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羽肉鸡 日龄 胴体品质 饲粮 需要量
陈芳
作品数:99被引量:409H指数:15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羽肉鸡 日龄 需要量 饲粮 新生仔猪
黄炎坤
作品数:416被引量:853H指数:13
供职机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产蛋 鸡舍 种鹅 蛋鸡 体重
王娟娟
作品数:54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肉鸡 肉鸡生长性能 小麦根际 氧化应激 维生素E
洪平
作品数:30被引量:158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黄羽肉鸡 日龄 饲粮 胫骨 周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