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3篇“ 黑人男性“的相关文章
- 奥巴马不应喊话黑人男性支持哈里斯
- 2024年
- “不要有性别歧视。投票支持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这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宣传口号。这句话出自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也是提倡希望与变革的总统候选人——专门说给黑人男性听的。10月10日,美国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匹兹堡发表演讲时,特别指出黑人男性不愿意支持哈里斯。
- Nia-Malika Henderson孟洁冰(译)
- 关键词:总统候选人黑人男性美国前总统宣传口号奥巴马性别歧视
- 1965年至2000年美国黑人男性接受高等教育状况研究
- 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中叶,美国黑人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黑人男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较差。二战后,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高校中的种族隔离被废除,黑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热情高涨。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迎来繁荣发展期,高校数量增加,学...
- 曹飞
- 关键词:黑人男性高等教育
- 文献传递
- 黑人男性的身份探寻与自我建构——论《所罗门之歌》的空间叙事
- 2021年
- 运用加布里尔·佐伦等学者的空间理论对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该作以三组二元对立关系呈现了物理空间的并置、心理空间的建构和对历史空间的回溯与展望,进而揭示空间形式对作品主人公身份探寻与自我建构这一主题的阐释和深化的意义。
- 宋歌
-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身份探寻自我建构
- 流变与重塑:托妮·莫里森早期小说中黑人男性气质研究
-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最具有影响力的黑人女性作家之一。她在作品中始终展现和探索黑人的命运、历史和精神世界,将更多元的声音融入到美国文学之中。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无论从主题研究还是批评方法上莫里森的研究日趋丰富且成熟,而对...
- 马宏伟
- 关键词:美国文学小说创作
- 影子下的黑人男性——解读《秀拉》中黑人男性的男性气概消退现象
- 2020年
- 《秀拉》是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长篇小说。小说书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兴起之际,拥有特权的白人统治者的种种丑恶行径与被压迫者发出的微弱的反抗之声。故事记叙了女主人公秀拉和女友奈尔之间的友谊以及秀拉个人的成长经历,此外,它还描述了俄亥俄州梅德林市一个传奇的黑人社区“底层”在美国四五十年代的生存困境。本文将结合该时代背景下黑人男性心理上特殊的“阉割”状态,联系R.W.康奈尔的男性气质及男性气概理论,对《秀拉》中存在的对黑人男性角色的男性气概的消退现象进行分析,以期剖析其在作品中体现的对传统黑人形象的反思。
- 孙超
-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秀拉》黑人男性男性气概
- 《宠儿》中黑人男性角色塑造的意义分析
- 2020年
-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一贯秉承着黑人文学为黑人服务的宗旨,其作品主要控诉美国黑人不堪回首的历史遭遇、展现美国黑人真实精神世界及构建黑人身份,《宠儿》是其经典作品。分析小说中不同男性角色的塑造,以及这种塑造是如何帮助完成构建黑人男性身份的。
- 蒋艾峰
- 关键词:宠儿黑人男性角色塑造
- 从《宠儿》看莫里森对黑人男性身份的重构
- 2020年
- 长期以来,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中,作者对黑人男性的描写都是负面的,黑人男性通常是以邪恶的身份出现的。然而,在《宠儿》中,托尼·莫里森却将这种描写模式颠覆了。她理解和同情黑人男性在以白人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所受的压迫。在《宠儿》这部小说中,莫里森打破传统的负面形象,重新构建了黑人男性的身份,同时赋予了他们自我拯救和帮助他人的潜能。
- 程娅
- 关键词:《宠儿》托尼·莫里森黑人男性
-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学界对爱丽丝·沃克小说中黑人男性的研究
- 2020年
-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界对爱丽丝·沃克小说中的黑人男性展开深入解读,在主题学、叙事学之外,学者们更注重研究《紫色》中的族裔群体,解读黑人男性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学者们采用心理学的理论解读黑人男性暴力行为的内在缘由,同时将讨论范围拓展至社会学的领域。总之,该时期美国学界的研究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都有所提高。
- 石维娜
- 关键词:爱丽丝·沃克黑人男性心理学社会学
- 暴力视角下的黑人男性气概研究——以《紫颜色》为例
- 2019年
- 从暴力视角探讨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的男性气概主题,阐述作品中黑人男性通过暴力手段构建的霸权男性气质与真正的男性气概的区别。通过该作,沃克倡导刚柔并济的新型黑人男性气概,呼吁黑人男性突破父权制的重围,从男权意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的发展和人的完整生存。
- 李惠珍
- 关键词:男性气概暴力《紫颜色》
- 边缘·共谋·融合:《昌奈斯维尔事件》中黑人男性气质的嬗变被引量:1
- 2019年
- 男性气质随着女性主义的兴起而呈现多元动态的特点。在康奈尔的支配性气质理论下,不同时代的黑人男性气质由于权力结构与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存在差异。通过主人公约翰对父亲记忆及家族历史的追寻,小说呈现出黑人男性气质从边缘性到共谋性再到多种气质融合的演变图景。在主人公的历史学教授身份设定下,小说修正了黑人历史记忆,解构了黑人边缘男性气质,表达了对黑人现状的不满和乌托邦式种族与性别平等的希望。
- 郭智文
- 关键词:男性气质支配性
相关作者
- 张秀见

-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黑人女性 莫里森 黑人文化 《所罗门之歌》 黑人男性
- 聂英杰

- 作品数:33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通识教育 全球化语境 《白狗秋千架》 通识教育课程 高校
- 徐沁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
- 研究主题:《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 黑人男性 婚姻 自我
- 蒋艾峰

- 作品数:8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宠儿》 黑人男性 海关 个案研究 年报
- 徐锦超

-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临沂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紫色》 妇女主义 黑人男性 寻找自我 黑人女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