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481 篇“ 黑格尔辩证法 “的相关文章
德勒兹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三重批判 2024年 韩志伟、张翘楚在《烟台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撰文指出,德勒兹对黑格尔 辩证法 持鲜明的批判态度,他认为在黑格尔 那里,差异仅仅被理解为辩证 的、思辨的差异,即绝对精神内部的自相矛盾,而这种自相矛盾又随着绝对精神的自我回归得到最终解决。通过回到自在的差异,他彻底颠覆了黑格尔 辩证法 的三重机制:表象主义、同一哲学和绝对体系,从而避免了在黑格尔 的地基上反对黑格尔 。首先,德勒兹追溯了以往哲学史对差异的表象主义把握,揭示出黑格尔 式的辩证 运动是由概念所表象的差异趋向最高同一性的运动,是取消了真实差异的虚假运动而非自在的差异运动,因而只是使自在的差异无法出场的无限大的表象运动。关键词:德勒兹 黑格尔辩证法 辩证运动 同一性 自我回归 马克思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批判性超越 2024年 在恩格斯对辩证法 的解释框架下阐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的做法一直被通行的解释体系所采纳。不过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辩证法 在原则一致的基础上各有其侧重的领域和研究范围。有必要将马克思本人的辩证法 从这种解释框架下剥离出来单独考察。与恩格斯通过实证研究构建起的辩证法 相比,马克思通过批判和改造黑格尔 辩证法 建立的辩证法 凸显了其辩证法 的独特性。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对黑格尔 辩证法 加以形式的改造以及对其革命因素和合理内容的发掘,也体现了马克思对作为辩证法 之逻辑基础的形式逻辑原则的体认、反对哲学仅仅关注“现象”世界的形而上学立场以及哲学应当立足现实指向的哲学态度。 王欣关键词:黑格尔 辩证法 哲学 怀疑主义与辩证法 黑格尔 辩证法 形成问题研究 一、有别于通常按照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的思路来研究黑格尔 辩证法 的形成过程,本书基于对黑格尔 不同时期有关怀疑主义之文本的分析,按照黑格尔 自身思想的进展过程,从黑格尔 对怀疑主义的批判立场出发来探讨黑格尔 的辩证法 学说。二... 荆晶作黑格尔 辩证法 在《启蒙辩证法 》中的三重运用2024年 在《启蒙辩证法 》中,可以看到黑格尔 辩证法 的深刻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启蒙辩证法 是将黑格尔 辩证法 运用在启蒙过程上的结果。就全书而言,《启蒙辩证法 》三重运用了黑格尔 辩证法 :在整体、宏观的层次上,运用了黑格尔 的“异化辩证法 ”;在局部、中观的层次上,运用了黑格尔 在《精神现象学》中论述的“启蒙辩证法 ”;在个别、微观的层次上,运用了黑格尔 在《精神现象学》中论述的“主奴辩证法 ”。通过在这三个层面上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运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将启蒙从总体上解读为一种出于必然的自反性的“自我异化”:主体构建的主体性反噬了主体,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合理性反噬了理性,人创造出来的人化世界反噬了人。这种“自我异化”在形式上合乎黑格尔 辩证法 ,但在实质上却背离了黑格尔 辩证法 ,并陷入了既要实现和解又要抵制同一性的二难困境。 张严关键词:黑格尔 辩证法 启蒙辩证法 主奴辩证法 扬弃辩证法 :马克思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本体论批判 2024年 在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 思想和本体论一样历史悠久。然而长期以来,辩证法 逐渐被人们理解为一种外在的形式的方法,即将辩证法 理解为可以应用于任何内容之上的形式范畴,其奠基于其上的本体论基础却被彻底地忽视了。由于将“绝对精神”设定为本体论基础,黑格尔 最终窒息了辩证法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 哲学的本体论进行了“颠倒”,但却丧失了辩证法 的原则,最终折返回了形而上学;马克思则通过在本体论层面的根本变革,保留了黑格尔 辩证法 的合理内核,即以“实践”为本体论基础,实现了辩证法 和本体论的真正统一。 钟齐婧关键词:黑格尔 费尔巴哈 辩证法 本体论 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批判黑格尔 辩证法 的总体性 2024年 马克思依据主客体统一的思想内涵,从生存论、方法论和论证方式三重视角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总体性进行了批判。在生存论上,马克思揭示黑格尔 辩证法 以形式批判性遮蔽现实活动非批判性的实质,驳斥其主客体未经现实批判就达至“绝对统一”的虚假形式。在方法论上,马克思在分析黑格尔 实现主客体统一所依托的“中介”时,批判其肆意移用“自我意识”代替劳动发挥“中介”作用而导致的逻辑断裂。在论证方式上,马克思通过审视黑格尔 将“自我意识”的辩证 运动直接沿用到剖析现实社会总体性的运思逻辑,批驳其基于概念展开“先验思索”的叙述结构。马克思在三重意义上对黑格尔 的批判深刻揭示了黑格尔 辩证法 的总体性超脱于现实根基、沉浸于思辨逻辑的局限,彰显了马克思辩证法 的总体性的理论旨趣和现实关怀。 尹健关键词:黑格尔 主客体统一 从自我意识到历史:论卢卡奇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吸收和改造 2024年 为批判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庸俗化处理,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重申了马克思理论形象背后的黑格尔 传统,将辩证法 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内核。首先,黑格尔 辩证法 是整体原则统摄下的经验事实的本质性回归,卢卡奇将其改造为反直观的物化批判理论;其次,黑格尔 辩证法 是纯粹规律与具体规律之间的相互实现过程,卢卡奇借此指出自然科学作为独立学科的意识形态异化;最后,黑格尔 辩证法 序列的运动依赖中介的外在教化,卢卡奇由此引向政党对阶级意识的引导和灌输。但是,卢卡奇对黑格尔 范式的过度借用部分偏离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得出了诸如“两个整体性”的断裂、否定自然辩证法 和救世主义的领导原则等误论。 杨家亓 余晓菊关键词:辩证法 总体性 《历史与阶级意识》 《精神现象学》 植根社会历史泥沼的辩证法 ——论阿多诺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社会学改造 2024年 如何评价阿多诺思想中的黑格尔 主义要素一直是学界热议的话题。当代批判理论(如霍耐特)主张祛除阿多诺“意识哲学”要素,以便摆脱批判理论中的唯心主义影响。但事实上,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 ”的理论效力,恰恰取决于对以黑格尔 “逻辑学”为模型,以意识自我辩证 发展为历史叙事的社会学改造。“否定的辩证法 ”并不需要在形式上取消“德国观念论”的思辨外观,但要为其形而上学的构建过程寻找新的经验的而非超验的、社会历史的而非纯粹逻辑的基础,并由此阐释理性自身矛盾的、辩证 的,且非一贯的发展过程。阿多诺不仅继承了自卢卡奇以来将黑格尔 哲学马克思主义化的理论传统,同时还将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 ”的方法性维度及其内在困境进行了批判性的吸纳。“否定辩证法 ”在结合社会经验基础与理论谱系起源两重环节之上,完善了卢卡奇开启的历史辩证法 在理论层次上的建构,进而重新激活了黑格尔 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思想活力。 陆凯华关键词:阿多诺 黑格尔 辩证法 卢卡奇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批判——兼论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 2024年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马克思指出自身的辩证法 与黑格尔 的辩证法 之间处于三种关系,不仅“截然相反”(direktes Gegenteil),并且还能够“倒立”(auf dem Kopf),但最主要的是“倒过来”(umstüpeln)。由此,前两种关系所叙述是在理论哲学视角中阐发马克思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批判,这只是强调黑格尔 的辩证法 对象和应用是神秘的,却没有在实践哲学立场上考察辩证法 本身的变化和应用。因此以往的解释没有对辩证法 本身的神秘外壳进行彻底回答。实际上,马克思正是在黑格尔 的实践哲学视域下应用了“倒过来”(umstüpeln)的方法论上才将辩证法 建立在社会历史活动的基础上,并实现了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批判。 任平关键词:辩证法 列宁 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与“思存关系”的的异质性——马克思对黑格尔 辩证法 “颠倒”的深层意蕴 2024年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辩证法 与黑格尔 辩证法 的关系问题上,“颠倒”问题具有核心地位。要切实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对黑格尔 辩证法 的颠倒的实质和深层意蕴,必须深入哲学发展史,尤其应该把它置于辩证法 与传统形而上学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不同理解这一理论视野中。 贺来 孙谦谦关键词:黑格尔辩证法 马克思辩证法 深层意蕴 哲学发展史 传统形而上学 颠倒
相关作者
王福生 作品数:66 被引量:92 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辩证法 黑格尔 黑格尔辩证法 政治 社会主义 王时中 作品数:90 被引量:93 H指数:4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阿尔都塞 黑格尔 《资本论》 历史科学 政治哲学 高广旭 作品数:77 被引量:109 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研究主题:辩证法 《资本论》 政治哲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历史唯物主义 邓晓芒 作品数:327 被引量:2,296 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形而上学 黑格尔 哲学 自由意志 中西 黄学胜 作品数:60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研究主题:启蒙 黑格尔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 青年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