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 篇“ 鼻中隔高位偏曲 “的相关文章
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用于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中鼻甲整形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用于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中鼻甲整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至12月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进行观察,予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50例患者内窥镜鼻窦手术+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中鼻甲整形治疗。将以下指标进行对比评估:(1)临床手术效果;(2)术后并发症情况;(3)临床症状改善情况;(4)病情复发率;(5)生活质量。结果:(1)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6.0%)明显比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76.0%)更高,两组临床手术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6.0%,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0%)相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3)观察组手术后鼻塞、疼痛、脓涕以及嗅觉障碍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手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更好,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术后1年病情复发率是6.0%,与对照组术后1年病情复发率(14.0%)相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中各个方面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用于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中鼻甲整形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价值,可修复鼻腔结构,使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治愈率明显升高,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案。 樊洪勇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 鼻中隔高位偏曲 对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个性化矫正术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对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个性化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江苏省灌南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56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56例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下鼻内镜鼻腔探查术,再根据其鼻中隔 偏 曲 的形态及特点进行个性化偏 曲 矫正术。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这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手术治疗,其偏 曲 部位的矫正效果良好,其中鼻道和上鼻道的开放良好且引流通畅,其头昏、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对这56例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其均未发生鼻中隔 穿孔、鼻中隔 软偏 、鼻腔粘连、鼻中隔 血肿、鞍鼻畸形、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对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个性化矫正术的效果显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其鼻腔功能,改善其临床症状。 吴培培 张亚龙 饶青 王建武 陆丽娟 王道远 周洋关键词:鼻中隔高位偏曲 鼻内镜 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中鼻甲肥大的鼻窦CT分析2020年 探讨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与中鼻甲肥大的关系,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一定影像学参考依据。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0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患者,所有受试者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测量数据包括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角度、双侧中鼻甲骨质、内/外侧面黏膜+黏膜下组织厚度。鼻中隔 偏 曲 角度按照0~9°、10~15°和>15°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组内和组间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组内分析显示:偏 曲 对侧(凹面侧)中鼻甲骨质、内/外侧黏膜+黏膜下组织厚度较同侧(凸面侧)均显著增大(P<0.05);组间分析显示:凹面侧中鼻甲骨质厚度在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鼻中隔 偏 曲 角度的增大,凹面侧中鼻甲骨质厚度显著增加,而凹面侧中鼻甲内/外侧黏膜+黏膜下组织厚度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通常合并偏 曲 对侧(凹面侧)中鼻甲肥大,且偏 曲 程度与中鼻甲骨质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认为对于较为严重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患者,建议行鼻中隔 矫正术的同时,应尽可能减少或去除凹面侧中鼻甲骨质,而保留黏膜+黏膜下组织。 郑龙刚关键词:鼻中隔 偏曲 中鼻甲 鼻内镜手术在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8年6月在该科进行鼻内镜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矫正术结合鼻窦手术的40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在该科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的40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vs 77.5%)(χ^2=5.164 7,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生理功能:(15.35±0.79)分vs (12.59±1.25)分,(t=11.847 5);社会活动:(15.68±1.18)分vs (13.68±1.46)分(t=6.738 2);心理情绪:(13.88±1.35)分vs (12.64±1.12)分(t=4.470 9);物质生活:(14.91±1.27)分vs (13.53±0.75)分(t=5.917 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vs10.0%)(χ^2=3.840 0,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矫正术结合鼻窦手术可显著提高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张妍关键词:鼻中隔高位偏曲 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手术 “王”形鼻中隔 成形术在老年慢性鼻窦炎伴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王”形鼻中隔 成形术在老年慢性鼻窦炎伴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老年慢性鼻窦炎伴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病例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手术路径结合鼻动力系统清除病变(A组:传统鼻中隔 偏 曲 矫正+鼻内镜鼻窦手术23例,B组选择“王”形鼻中隔 成形+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23例。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月,12月后A组患者慢性鼻窦炎病情完全控制19例,病情部分控制2例,病情未控制2例,治愈率91.30%(21/23),术后9例并发症,其中3例出现鼻中隔 血肿,无鼻中隔 穿孔,1例外鼻有下塌,5例鼻腔黏连,鼻内镜下直接分开后再无黏连。B组患者慢性鼻窦炎病情完全控制19例,病情部分控制3例,病情未控制1例,治愈率91.30%(21/23),术后2例并发症,其中1例出现鼻中隔 血肿,无鼻中隔 穿孔,无外鼻有下塌,1例患者出现鼻腔黏连,鼻内镜下直接分开后再无黏连。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P<0.01);两组手术结束后24h疼痛主观感觉VASA评分组高于B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8.81,P<0.01)。结论 鼻内镜下能一次性完成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局部成形及鼻窦手术,由于其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该术式是一次性治疗老年伴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的慢性鼻窦炎的理想方法。 李慧 刘诗娴 张俊杰 刘卫卫 张明洁 王晓敏 韩跃峰 马士崟关键词:老年 鼻窦炎 鼻中隔偏曲 成形术 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再矫正术治疗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再矫正术治疗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医院收治的80例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再矫正术治疗,对照组接受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34/40)]高于对照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7.50%比17.50%、5.00%比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再矫正术治疗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疾病复发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郭淼 闫保星 贾代杰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100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内镜下鼻窦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矫正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4.00%),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6.00%)(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6.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00%)(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合并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矫正患者应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联合同期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矫正术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淼 闫保星 赵焱丽关键词:鼻中隔高位偏曲 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 临床疗效 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中鼻甲整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和中鼻甲整形同期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中鼻甲病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和中鼻甲整形同期处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鼻粘连情况。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鼻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和中鼻甲病变患者实施内窥镜鼻窦手治疗的同时配合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和中鼻甲整形处理,对降低鼻粘连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王在凡关键词:鼻窦炎 内窥镜鼻窦手术 鼻中隔高位偏曲 临床疗效 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与慢性鼻-鼻窦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与慢性鼻-鼻窦炎在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性,并找到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100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伴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及鼻中隔 偏 曲 术治疗,对另外100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结果全部200例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患者中前组鼻窦炎142例,占全部患者的71.0%,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的患者患有前组鼻窦炎较后组鼻窦炎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患者术后仅有3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而对照组鼻窦炎复发患者48例;在治疗后的12周以及24周后,实验组 VSA 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患者自我感觉也相对较好。结论对患有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及鼻中隔 偏 曲 术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与保守治疗患者相比复发率明显降低,术后患者头闷痛及鼻腔通气改善明显,对抑制患者鼻窦炎的复发有积极作用。 郭淼 闫保星 贾代杰 张瑞关键词:鼻中隔高位偏曲 慢性鼻-鼻窦炎 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鼻甲整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鼻甲整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鼻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鼻甲整形方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44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治疗组44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处理鼻中隔 高位 偏 曲 及鼻甲整形,可有效减少粘连,改善鼻腔通气引流,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杨玉昕关键词:内窥镜鼻窦手术 鼻中隔高位偏曲
相关作者
贾代杰 作品数:27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鼻内镜 地塞米松 鼻中隔 突发性聋 鼻内镜手术 闫保星 作品数:45 被引量:154 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鼻内镜 慢性鼻-鼻窦炎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 鼻内镜手术 郭淼 作品数:16 被引量:36 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鼻中隔 鼻腔填塞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 田磊 作品数:16 被引量:63 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研究主题:META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 囊肿 软骨 位点多态性 张亚龙 作品数:46 被引量:151 H指数:6 供职机构:灌南县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鼻内镜 鼻内镜下 鼻腔 下鼻甲 下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