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5篇“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相关文章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 2024年
- 分析临床中在为慢性泪囊炎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探究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这项研究涵盖了从2021年1月到2023年6月的时间段,研究对象选自廊坊市广阳区眼科医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n=68),共68眼。在确定好研究对象之后,把这些患者进行平均的分组,每组中都有34例患者(34眼)。确定好研究小组之后,在不同的小组中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法,一组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为观察组;另一组为鼻外路径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为对照组。比较上述两个小组在经过不同手术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更高(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的比较当中,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别(P>0.05)。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时,与对照组相比,在溢泪症状评分对照上,观察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在溢泪症状评分对照上,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上,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当治疗慢性泪囊炎时,在诸多手术方案当中,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该手术的安全性较高,对于多项临床指标的改善程度也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 李文国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
- 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1月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泪囊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复发情况分为未复发组(n=60)与复发组(n=4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有饮酒史、有吸烟史、患高血压、病程≥3个月、身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焦虑、治疗依从度低、未合理锻炼、受教育程度中专及以下占比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史,BMI≥25 kg/m^(2),治疗依从度低,未合理锻炼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史,BMI≥25 kg/m^(2),治疗依从度低,未合理锻炼的泪囊炎患者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易复发,临床应对此开展针对性干预。
- 韦承著
- 关键词:泪囊炎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复发
-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85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n=40,43眼)和单一组(n=40,42眼)。单一组行En-DCR术治疗,联合组行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泪膜功能、溢泪程度、并发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单一组的78.57%,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单一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高于单一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Shirmer试验(SIT)、溢泪程度均低于术前,泪膜破裂时间(BUT)高于术前,而联合组SIT、溢泪程度较单一组低,BUT较单一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接受En-DCR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泪膜功能和溢泪程度,从而加快术后康复。
- 吴琼欢杨甜黄海朱加贵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人工鼻泪管植入术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镜泪膜功能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不同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 2024年
- 分析慢性泪囊炎治疗中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鼻腔黏膜瓣处理方法对该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3年12月接诊的40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鼻腔黏膜瓣常规处理方法,观察组则采取改良处理方法,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临床效果,并调查术后并发症率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同比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泪囊炎采取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期间,行改良处理方法可提升手术效果及术后安全性,该疗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窦学军
- 关键词: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慢性泪囊炎疗效并发症
- 认知参与视角下延续性护理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认知参与视角下延续性护理对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延续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纳入35例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均采用院内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组患者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参与视角下延续性护理,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持续护理2个月。分别于护理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遵医行为,于护理前和护理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延续性护理组溢泪症状消失时间和流脓症状消失时间较常规护理组短,泪道冲洗不通畅发生率较常规护理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延续性护理组遵医行为量表评分较常规护理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延续性护理组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量表和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增加,且延续性护理组GSES量表和MAAS量表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延续性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参与视角下延续性护理可以对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遵医行为、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 吴婷婷武鹏
-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遵医行为自我效能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24年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EDCR)联合泪道置管应用于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炎的治疗中,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炎患者,病例入组时间控制在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所有患者均实施EDCR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泪道置管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均包含20例患者。对照组未联合实施泪道留置治疗,观察组实施联合泪道留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之后获得治疗呈现明显更大(P<0.05);在1年内,观察组发生的复发事件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溢泪程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将EDCR联合泪道置管应用于慢性泪囊炎伴泪小管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溢泪程度,避免复发,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文国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泪小管炎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置管
- 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分析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效果的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88例的慢性泪囊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一组予以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另一组予鼻外路径传统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分别作为研究组和普通组,两组患者均给与围术期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均未见溢泪、疼痛和泪道不通畅情况,疗效较好,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5.45%(42例),高于普通组的72.73%(32例)(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例),低于普通组的15.91%(7例)(P<0.05)。结论:慢性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治疗并予以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疗效较好,其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相当,但患者满意度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
- 龚江凤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研究慢性泪囊炎患者使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并筛选的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慢性泪囊炎患者(n=30),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分为外路组(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n=15)与内镜组(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n=15),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泪道畅通、溢泪程度)、疗效与疗效检测指标、术后美观度、并发症。结果 内镜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外路组(P<0.05)。两组手术前症状改善情况基本相同(P>0.05),干预后外路组症状改善情况差于内镜组(P<0.05)。手术前两组疗效标准基本一致(P>0.05),干预后内镜组疗效检测指标低于外路组(P<0.05)。内镜组术后美观度、并发症情况优于外路组(P<0.05)。结论 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可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手术指标,提高术后美观度,减轻术后症状表现,且术后并发症少,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 黄成飞
-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镜术后并发症
-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DCR)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路DCR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DCR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手术指标、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命质量、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疗效显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康复速度快、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宗鑫洪浩李嵘
- 关键词:泪道阻塞性疾病鼻腔泪囊吻合术鼻内镜
-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泪道阻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泪道阻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余姚市人民医院眼科接诊的72例泪道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腔泪囊吻合术,研究组采用改良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率、泪腺分泌功能、溢泪程度评分及泪道通畅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SchirmerⅠ、破裂时间(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周的SchirmerⅠ、BUT短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研究组的SchirmerⅠ短于对照组,BU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溢泪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周的溢泪程度评分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研究组的溢泪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在泪道阻塞患者中应用可提高有效率,促进泪腺分泌功能恢复,降低复发率。
- 毛科杰姚春晓韩亚波
- 关键词: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