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2篇“ 龙脊梯田“的相关文章
- 龙脊梯田地区植物名录增补
- 2024年
-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人民政府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述书》中,记载着龙脊梯田地区野生和栽培的植物共131种。针对该名录可能存在的遗漏,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数据库,对龙脊梯田地区植物名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调查研究对原有名录增补了植物130种,隶属67科115属,其中遗漏比较多的科有禾本科(10种)、唇形科(7种)和豆科(7种)。
- 石世师杨明秋石明娟
- 关键词:植物龙脊梯田
- 基于IPA分析的典型农业旅游景区旅游体验研究——以龙脊梯田为例
- 2024年
- 旅游者的具身体验反馈是景区发现问题的重要信息来源。本文以农业旅游典型代表——龙脊梯田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爬取五大旅游平台的评论,利用ROST ContentMining6软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评论对旅游体验要素进行编码,得出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要素、旅游消费、旅游体验5大主类目、12大次类目旅游体验要素。通过IPA分析得知,目前龙脊梯田景区在旅游内部交通条件、人文景观资源挖掘、旅游消费、景区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文章提出一系列解决策略,以期为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提质增效提供参考。
- 曹婷婷黄钰荃
- 关键词:网络文本IPA分析法农业旅游旅游体验龙脊梯田
-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提升策略研究--以龙脊梯田为例
- 王博
- 基于UGC数据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意象感知研究——以龙胜龙脊梯田为例被引量:4
- 2024年
- 以广西龙胜龙脊梯田为例,基于文本和图片数据,从自然景观意象、人工景观意象、文化景观意象三大维度深入解析游客的认知意象、情感意象和整体意象的感知特征。结果表明:龙脊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意象感知呈现物质景观强、非物质景观弱的总体特征;农业景观、居民建筑占据农业文化遗产地景观意象网络的主导地位,两者间的关联性也最高,是认知意象的主要类型,而民俗节事、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水系景观等意象维度词频较低,与其他意象维度的关联较少,认知意象感知较弱;对农业景观、居民建筑、饮食文化等意象维度以“满意”等积极情感意象感知为主,“辛苦”“可惜”等消极情感主要出现在道路交通的情感意象感知上;基于IPA整体意象感知分析显示,农业景观、居民建筑、自然风光的重要性与满意度都高,山体景观、水系景观、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低而满意度高,民俗节事、民间艺术、社区氛围等重要性与满意度较低。
- 樊亚明孙正阳张晓莎郑文俊
- 关键词:景观意象旅游感知UGC龙脊梯田
- 基于sDNA和POI数据的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村寨地理空间分异及发展优化探析
- 2024年
- 为助力资源合理利用和引导乡村个性化发展,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桂林龙脊梯田景区核心地带的3个传统村落为例,基于DEM高程数据和相关POI数据,利用ArcGIS的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设计网络分析(sDNA)工具,分析村落的地形地貌、产业分布、路网可达性等地理空间分异特征及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各村寨在景观资源、产业分布和交通可达性方面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性,这些差异影响了村落的旅游吸引力和产业发展潜力。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景观资源区域联动、提升民宿餐饮产业质量、优化游赏路径可达性等策略,以期实现村寨的差异化和联动发展。
- 陈江碧张艺
- 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社区增权对居民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研究 ——以龙脊梯田为例
- 聂雨
- 乡村旅游质量游客感知、地方依恋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英文)被引量:1
- 2024年
- 乡村旅游在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亦需关注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将环境责任行为分为自我约束行为和保护促进行为两个维度,从游客视角构建了一个以乡村旅游质量感知为前置变量、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乡村旅游情境下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质量感知和地方认同正向影响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两个维度,且均对自我约束行为影响更为显著;(2)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显著正向影响地方依赖;(3)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在乡村旅游质量感知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乡村旅游地在提升旅游质量时应注重游客的感知体验,增强游客地方依恋,激发环境责任行为,以此减轻生态环境负担。
- 陈伍香刘珊删朱亚慧唐承财
-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方依恋龙脊梯田
- “两山”理论下龙脊梯田景观助推乡村旅游的践行路径
- 2024年
- “两山”理论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而实现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是“两山”理论得到践行的必由之路,二者相辅相成。文章以“两山”理论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检索、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针对龙脊梯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生态可持续、文化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三个方面融合推进,探寻龙脊梯田助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路径,以期寻求龙脊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转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相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为构建“两山”理论视域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 朱文霜陈雨婷李孟璇
- 关键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 龙脊梯田土壤中90Sr和137Cs的分布特征研究
- 郭子辰
- 龙脊梯田景观文化绩效评价研究 ——以平安壮寨为例
- 刘美玲
相关作者
- 吴忠军

- 作品数:108被引量:951H指数:17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旅游 民族旅游 旅游业 龙脊 旅游开发
- 方荣杰

- 作品数:121被引量:259H指数:9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穿透雨 采样效率 集雨 支墩 坡地
- 唐虹

- 作品数:22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 审美 龙脊梯田 民族 生态美学
- 宋维峰

- 作品数:110被引量:972H指数:18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元阳梯田 哈尼梯田 根系 林木根系 梯田
- 薛峰

-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龙脊梯田 国内旅游 旅游消费 顾客体验价值 经济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