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28篇“ 1,25-二羟基维生素D3“的相关文章
1,25-{1}维生素D3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维生D具有调节钙、磷代谢,影响细胞分化等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D缺乏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相关,例如骨质疏松症、免疫性疾病、帕金森病、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等。本文主要就{1}D在临床医学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美方李英莲
关键词: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
1,25-{1}维生素D3在嗅上皮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作用
刘伟颖
1,25-{1}维生素D3可缓解高雄激诱导KGN细胞的铁死亡
[目的]高雄激是妇女无排卵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它增加了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代谢紊乱风险。以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为特征的铁死亡,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探索提供了...
蒋艺婕
关键词:1,25-二羟基维生素D3脱氢表雄酮
1,25-{1}维生素D3对肉鸡生长性能、骨骼质量、小肠钙与磷转运蛋白基因表达及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
钙和磷是家禽饲料中必需的矿物质成分。维生素D用于调节钙和磷在家禽肠道中的吸收。维生素D最终产物为1,25-羟基维生素D(1,25-(OH)-D)。试验分析日龄、1,25-(OH)-D含量以及PI3K抑制剂对肉仔鸡生长、...
吕宪良
关键词:肉鸡PI3K
125--双{1}{3}D3促进LPS刺激下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背景和目的牙周炎是一种以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包括结缔组织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终导致牙齿脱落。细菌感染已被证明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内毒(lipopolysaccharide,LPS)是革兰氏阴性菌...
吴依夕
关键词:牙周炎成骨分化牙周膜干细胞NF-ΚB
1,25-{1}维生素D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研究
2022年
维生素D由皮肤中的胆固醇合成,然后代谢为肝、肾及外周免疫炎症细胞中的活性维生素D。有关研究表明,维生素D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呈负相关(如甲状腺毒症、虹膜睫状体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寻常型牛皮癣、风湿性多肌痛等),因此,该文就维生素D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治疗性补充剂的有效性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寸杏珠(综述)付萍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系统维生素D
1,25-{1}维生素D3在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诱导的大鼠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1,25-{1}维生素D3[1.25(OH)2D3]在肝脏脂质代谢中的作用,为阐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将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蛋氨酸胆碱充足饮食,MCS)、模型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CD)和干预组[MCD+1.25(OH)2D3],干预组每天按体质量给予3 ng/100 g的1.25(OH)2D3花生油溶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花生油灌胃。4周后实验结束,下腔静脉取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留取肝组织观察肝脏形态和病理改变(油红O及HE染色),并检测肝脏总甘油三酯(TG)含量以及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脂肪酸转运蛋白36(FAT/CD36)、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1)]mRNA及其蛋白水平。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方差分析。结果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均可见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大量脂滴空泡,干预组明显减轻。干预组肝脏TG含量(2.23±0.98)μmol/g较模型组(3.53±1.06)μmol/g明显降低(F=5.930,P=0.035)。干预组ALT含量(35.99±9.54)U/L较模型组ALT含量(57.65±19.42)U/L显著下降(F=13.790,P=0.034);干预组AST含量(16.9±3.73)U/L较模型组AST含量(27.81±13.31)U/L显著下降(F=3.084,P=0.046)。干预组大鼠FAT/CD36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mRNA:1.21±0.61,蛋白:1.54±0.75)较模型组表达水平(mRNA:2.31±0.81,蛋白:2.83±1.42)显著降低(mRNA:F=8.370,P=0.001;蛋白:F=7.212,P=0.043);同样,ACC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mRNA:0.89±0.54,蛋白:0.28±0.11)较模型组表达水平(mRNA:1.39±0.19,蛋白:0.47±0.24)显著降低(mRNA:F=3.948,P=0.036;蛋白:F=10.933,P=0.048)。结论1.25(OH)2D3减轻了MCD饮食大鼠的肝脏脂肪沉积,这可能通过抑制FAT/CD36以及ACC1的表达来实现。
张夏霞李沙许陕陕尹燕李帆李校天
关键词:脂肪肝1,25-二羟基维生素D3乙酰辅酶A羧化酶
1,25-{1}维生素D3通过PI3K/AKT/mTOR通路介导自噬对急性心肌梗死保护作用的研究
第一部分1,25-羟{1}D3预处理对在体小鼠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1.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心肌细胞自噬的变化情况。  2.研究1,25-羟{1}D31,25-dihydroxyvitaminD31,...
魏云霞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空腹静脉血细胞自噬
文献传递
ICAT调节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1,25-{1}维生素D3诱导AML HL-60细胞单核系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ICAT调节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1,25-{1}维生素D3(1,25-(OH)2D3)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向单核系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使用0.1μmol/L1,25-(OH...
耿逸云
关键词:ICAT1,25-二羟基维生素D3HL-60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文献传递
1,25-{1}维生素D3对PM2.5所致HBE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1,25-{1}维生素D3[1,25-(OH)2D3]对细颗粒物(PM2.5)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处理因不同将细胞分为4组,溶剂(乙醇)对照组、1,25-(OH)2D3干预组、乙醇+PM2.5染毒组、PM2.5染毒+1,25-(OH)2D3干预组。溶剂对照组细胞用0.1%乙醇处理48 h,1,25-(OH)2D3干预组用1×10^-9mol/L 1,25-(OH)2D3处理48 h,乙醇+PM2.5染毒组用0.1%乙醇溶剂处理24 h后更换为含乙醇的PM2.5(200μg/m L)染毒液继续处理24 h,PM2.5染毒+1,25-(OH)2D3干预组用1×10^-9mol/L 1,25-(OH)2D3预处理24 h后更换为含1,25-(OH)2D3的PM2.5(200μg/m L)染毒液继续处理24 h。染毒结束后,用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存活率、丙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GloTM试剂盒分别测定MDA浓度和GSH/GSSG比值,Western blot实验测定维生素D受体(VDR)、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与血红加氧酶-1(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M2.5染毒处理后,HBE细胞的存活率降至80.8%,1,25-(OH)2D3预处理24 h后再进行PM2.5染毒的细胞存活率降低至75.8%。与对照相比,PM2.5染毒后,HBE细胞MDA浓度显著增加(P<0.05),而GSH/GSSG的比值却明显降低(P<0.01)。1,25-(OH)2D3处理48 h后可显著改善PM2.5染毒细胞的抗氧化水平(P<0.05),主要表现为MDA浓度的降低和GSH/GSSG比值的增加。蛋白分析结果发现,PM2.5可诱导细胞Nrf-2和HO-1蛋白表达的增加。1,25-(OH)2D3干预48 h后可上调HBE细胞内VDR水平,并可增加PM2.5染毒组细胞内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PM2.5可诱导HBE细胞氧化损伤,主要表现为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GSH/GSSG比值下降和抗氧化蛋白Nrf-2与HO-1表达水平的增加。在PM2.5所致细胞氧化应激效应中,1,25-(OH)2D3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VDR及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而1,25-(OH)2D3所致细胞存活率的降低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促进PM2.5所诱导损伤细胞的凋亡有关。
孙娇娇车碧众罗秋林翟兵中信丽丽
关键词:细颗粒物1,25-二羟基维生素D3氧化应激血红素加氧酶-1

相关作者

祁晓平
作品数:69被引量:419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直肠肿瘤 胃癌 直肠癌细胞 二羟基维生素
杨晓萍
作品数:162被引量:296H指数:8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研究主题:活性维生素D3 整合素连接激酶 肾小球系膜细胞 肾间质纤维化 系膜细胞
周鸿
作品数:32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 1,25-二羟基维生素D3 断流术 肝纤维化
顾磊
作品数:59被引量:260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肿瘤 门静脉高压症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去雾 1,25-二羟基维生素D3
黎介寿
作品数:1,878被引量:20,136H指数:68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院
研究主题:营养支持 小肠移植 腹腔感染 肠内营养 谷氨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