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篇“ 23-羟基白桦酸“的相关文章
- 23-羟基白桦酸调控免疫细胞干预NNK联合LPS致小鼠肺部炎癌转化的作用
- 2025年
- 目的:观察白头翁主要成分23-羟基白桦酸(23-HBA)抑制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联合脂多糖(LPS)致小鼠肺部炎癌转化作用及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索该作用机制。方法:建立NNK联合LPS诱导的小鼠炎癌转化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10 mg·kg^(-1)),23-HBA低、中、高剂量组(3.75、7.5、15 mg·kg^(-1)),持续给药26周,实验结束后取脾脏、肺脏及外周血。计算肺脏、脾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肺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高通量蛋白芯片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肺组织和脾组织中巨噬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耗竭性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运用口袋分子对接的方法预测23-HBA对Janus激酶2(JAK2)、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蛋白与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3(SOCS3)的对接能。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23-HBA对M1活化巨噬细胞与肺腺癌细胞A549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p-STAT3)及其下游蛋白p53与SH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脏、脾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P<0.05,P<0.01),TTF-1、NSE与Ki-67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P<0.01),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巨噬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P<0.01),耗竭型T细胞和MDSCs的数量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23-HBA各剂量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明显下降(P<0.05),23-HBA中剂量组肺指数明显下降(P<0.05),23-HBA高、中剂量组可改善模型组NNK联合LPS致小鼠肺部炎性浸润灶与恶性病变灶的发生,23-HBA中、高剂量组TTF-1较模型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23-HBA各剂量组小鼠较模型组NSE�
- 刘彭浩邦段文彬陈亚娟陈兰英
- 关键词:23-羟基白桦酸肺部组织
- 23-羟基白桦酸通过抑制髓源性抑制细胞对小鼠结肠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23-羟基白桦酸(23-HBA)通过干预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阳性对照组5-FU腹腔注射3 d(2次),实验组23-HBA尾静脉每日注射,连续给药18 d。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质量、移植瘤质量及体积、脏器指数、血常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MDSCs、CD8^(+)T细胞比例,RT-qPCR法检测肿瘤组织MDSCs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精氨酸酶1(Arg1)、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CD8^(+)T细胞杀伤功能相关细胞因子颗粒酶B(GZMB)、穿孔素1(PRF1)、干扰素-γ(IFN-γ)mRNA的表达。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骨髓(BM)细胞、MDSCs细胞存活率,确定23-HBA的安全作用浓度;采用40 ng/mL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40 ng/mL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BM向MDSCs分化,同时加入不同浓度23-HBA(0、10.5、21、42μmoL/L)干预4 d,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比例变化;BM体外诱导生成MDSCs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23-HBA低、中、高剂量组(10.5、21、42μmoL/L),干预24 h,RT-qPCR法检测MDSCs细胞Arg1、iNOS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DSC细胞Arg1、iNOS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显示,与模型组比较,23-HBA干预后,小鼠移植瘤体积及质量均降低(P<0.05,P<0.01);肿瘤组织MDSCs细胞比例降低(P<0.05),CD8^(+)T细胞比例升高(P<0.05,P<0.01),Arg1 mRNA表达降低(P<0.05),GZMB、IFN-γmRNA表达升高(P<0.05,P<0.01)。体外实验显示,23-HBA剂量在10.5、21、42μmoL/L时,对BM、MDSCs细胞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3-HBA高剂量可抑制BM向MDSCs分化(P<0.01);23-HBA呈剂量依赖性减少MDSCs细胞Arg1、iNOS mRNA表达(P<0.05,P<0.01),下调Arg1、iNOS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23-HBA可通过干预MDSCs分化下调肿瘤内MDSCs细胞比例,减弱MDSCs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从而恢复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发挥抗结肠癌作用。
- 何桃红陈兰英崔亚茹崔亚茹刘鹏罗颖颖刘鹏周子也刘彭浩邦
- 关键词:23-羟基白桦酸结肠癌髓源性抑制细胞分化免疫抑制功能
- 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在制备HSPB8抑制剂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如式Ⅰ所示的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在制备HSPB8抑制剂中的应用。所述的小分子化合物能靶向与小热休克蛋白HSPB8结合,抑制化疗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本发明通过体外研究证实所述的小分子化合物对顺铂耐药小细胞肺癌细...
- 张冬梅叶文才陈敏锋齐琦黄茂华邓丽娟
- 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立足于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寻找新药分子,通过对C3位羟基的衍生化,引入不同大小的脂肪族侧链、不同位置不同基团取代的苯环、含氮杂环取代基,得到了活性较好的抗肿...
- 徐进宜朱华健徐盛涛刘洁鲁丽雪姚鸿陈哲生杨冬华叶文才
- 文献传递
- 23-羟基白桦酸抗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23-羟基白桦酸(23-Hydroxybetulinic acid,23-HBA)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 向双丽
- 关键词:23-羟基白桦酸葡聚糖硫酸钠溃疡性结肠炎炎症
- NQO1靶向的吲哚醌类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醌氧化还原酶(NQO1)靶向的吲哚醌类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化合物活性好、毒性小,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效果,尤其对NQO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进一步制备抗肿...
- 徐进宜朱华健徐盛涛刘洁鲁丽雪姚鸿陈哲生杨冬华叶文才
- 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23‑羟基白桦酸3位修饰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立足于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寻找新药分子,通过对C3位羟基的衍生化,引入不同大小的脂肪族侧链、不同位置不同基团取代的苯环、含氮杂环取代基,得到了活性较好的抗肿...
- 徐进宜朱华健徐盛涛刘洁鲁丽雪姚鸿陈哲生杨冬华叶文才
- 文献传递
- NQO1靶向的吲哚醌类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醌氧化还原酶(NQO1)靶向的吲哚醌类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化合物活性好、毒性小,对肿瘤细胞生长有显著抑制效果,尤其对NQO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可以用于进一步制备抗肿...
- 徐进宜朱华健徐盛涛刘洁鲁丽雪姚鸿陈哲生杨冬华叶文才
- 文献传递
- 23-羟基白桦酸23位修饰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I),该衍生物为23‑羟基白桦酸的C23位进行结构改造所获得的产物。本发明还公开了这些23‑羟基白桦酸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些新型衍生物用于抗肿瘤的用途。
- 徐进宜王艺玮张恒源徐盛涛刘彦鹏王佳谢唯佳姚和权吴晓明
- 文献传递
- 23-羟基白桦酸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23‑羟基白桦酸在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用途,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包含所述23‑羟基白桦酸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制备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实验显示23‑羟基白桦酸(HBA)能安全有效地抗溃疡性结肠炎...
- 陈修平石京山陆远富向双丽闵祥静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叶文才

- 作品数:693被引量:4,417H指数:3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 23-羟基白桦酸 黄酮 生物碱
- 徐进宜

- 作品数:242被引量:383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 研究主题:化学领域 衍生物 冬凌草甲素 肿瘤疾病 抗肿瘤活性
- 王广基

- 作品数:691被引量:3,007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药代动力学研究 代谢组学 中药 药动学
- 杨敏

- 作品数:442被引量:400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显像剂 交叉口 23-羟基白桦酸 公交系统 核医学
- 吴晓明

- 作品数:311被引量:1,183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 研究主题:化学领域 衍生物 抗肿瘤 药物 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