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92 篇“ BI^3 “的相关文章
Mg^ 2+取代和Bi^ 3 +添加对低温烧结LiZn铁氧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用氧化物法制备了Bi3 +添加、Mg2+取代低温烧结尖晶石LiZn铁氧体材料。考察了Mg2+取代和Bi3 +添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3 +添加能有效降低烧结温度,制备出烧结温度Ts低于900℃的低温烧结微波铁氧体粉料;在满足低温烧结条件下,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Mg2+取代量的增加而减小;当Mg2+含量超过0.2时,介电损耗角正切tanδε、矫顽力Hc明显增高,而剩磁比R明显降低;铁磁共振线宽ΔH先降后趋平。 冯涛 党锐 袁红兰 罗建成Zn0.97Ga2O3 .97:Cr^ 3 +,Bi^ 3 +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 2020年 以Cr3 +和Bi3 +为掺杂剂,按照镓酸锌Zn0.97Ga2O3 .97(ZGO)化学计量比,采用双相水热法制备了ZGO:Cr^ 3 +,Bi^ 3 +红色无机荧光粉,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分析了荧光粉样品的微观形态、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r^ 3 +和Bi^ 3 +的最佳摩尔掺杂率分别是1%和2%,荧光粉最佳掺杂浓度化学式为ZGO:0.01Cr^ 3 +,0.02Bi^ 3 +,所得荧光粉颗粒为组分均匀的类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8 nm。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相对于单掺杂荧光粉ZGO:0.01Cr^ 3 +,双掺杂荧光粉ZGO:0.01Cr^ 3 +,0.02Bi^ 3 +在漫反射光谱中<3 50、3 50~470和470~650 nm的吸收带强度明显增强。此外,在激发和发射光谱中,ZGO:0.01Cr^ 3 +,0.02Bi^ 3 +的发射强度为ZGO:0.01Cr^ 3 +的2.5倍,表明该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樊烨明 崔玉格 黄珂 陈洋 黎华 徐慢 戴武斌关键词:发光性能 Bi^ 3 +-Li^ +-V^ 5+协同取代对低温烧结YIG铁氧体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实现石榴石型铁氧体(YIG)的低温烧结以适应LTCC技术,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多元离子(Bi^ 3 +-Li^ +-V^ 5+)协同取代的YIG铁氧体材料,系统研究了多元离子取代对材料结构特性、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下烧结的样品其主晶相为石榴石相。随着取代量的增加,材料的密度、饱和磁化强度(4πMs)先增大后减小,铁磁共振线宽(△H)和矫顽力(Hc)先减小后增大。最终,在x=0.03 得到了样品的最佳性能。 周娜 贾利军 张怀武关键词:铁磁共振线宽 Li^ +,Bi^ 3 +掺杂对Lu2O3 ∶Ho^ 3 +,Yb^ 3 +粉体发光性质的影响 2020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 +、Bi^ 3 +掺杂Lu2O3 ∶Ho^ 3 +,Yb^ 3 +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合成粉体的微结构,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样品的形貌及尺寸,用紫外可见近红外荧光光谱仪分析了合成粉体的上转换发射光谱以及能级寿命。结果表明:Li^ +、Bi^ 3 +掺杂的Lu2O3 ∶Ho^ 3 +,Yb^ 3 +粉体,仍然保持Lu2O3 立方相结构。Li^ +或Bi^ 3 +掺杂后,合成粉体的分散性更好,颗粒更均匀,且更加接近球形,Li^ +掺杂后粉体颗粒尺寸明显增加。用980 nm激发,4%Li^ +或1.5%Bi^ 3 +掺杂后,合成粉体中Ho^ 3 +的绿光光强分别提高了约3 .9倍、2.8倍。随着Li^ +浓度的增加,合成粉体中Ho^ 3 +的5S2能级寿命先增加后减小;随着Bi^ 3 +浓度的增加,合成粉体中Ho^ 3 +的5S2能级寿命逐渐减小。 赵海琴 王林香 庹娟关键词:发光性质 能级寿命 Tb^ 3 +/Gd^ 3 +/Ce^ 3 +/Sb^ 3 +和Eu^ 3 +/Bi^ 3 +/Sb^ 3 +共掺玻璃的发光性能研究 2020年 为了得到显色改善的绿色和红色发光玻璃,本文采用高温熔融技术制备了Tb^ 3 +/Gd^ 3 +/Ce^ 3 +/Sb^ 3 +和Eu^ 3 +/Bi^ 3 +/Sb^ 3 +共掺杂的硼硅酸盐透明玻璃。通过对共掺样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分析和长波紫外激发下的激发光谱及荧光光谱的分析,研究了Tb^ 3 +/Gd^ 3 +/Ce^ 3 +/Sb^ 3 +和Eu^ 3 +/Bi^ 3 +/Sb^ 3 +共掺杂离子在玻璃基质中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高能紫外光激发下,Tb^ 3 +/Gd^ 3 +/Ce^ 3 +/Sb^ 3 +共掺杂样品发射典型纯正绿光荧光的能力较强,Eu^ 3 +/Bi^ 3 +/Sb^ 3 +共掺杂样品发射红光荧光的能力较强。 刘晓霞 余渤 毛博 杨洁关键词:红色发光 近紫外白光LED用Ba3 Y1-x-yB3 O9∶xEu^ 3 +,y Bi^ 3 +高效红色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 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传统高温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Eu^ 3 +/Bi^ 3 +共掺杂Ba 3 YB 3 O 9红色荧光粉,利用XRD仪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Ba 3 Y 1-x-y B 3 O 9∶x Eu^ 3 +,y Bi^ 3 +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Ba 3 Y 1-x-y B 3 O 9∶x Eu^ 3 +,y Bi^ 3 +为纯相晶体。激发和发射光谱表明,样品可以被近紫外3 50~420 nm波段激发,最强激发峰位于3 93 nm,发射光谱呈现出Eu^ 3 +的特征峰,谱带峰值位置在593 nm、613 nm,分别对应5D 0-7F 1、5D 0-7F 2特征跃迁。最强发射对应的掺杂浓度是0.12 mol。Ba 3 Y 0.87 B 3 O 9∶0.12Eu^ 3 +,0.01Bi^ 3 +的CIE坐标为(0.643 ,0.3 56)时最接近标准红色坐标,获得极佳的演色性。样品Ba 3 Y 1-x-y B 3 O 9∶x Eu^ 3 +,y Bi^ 3 +可以用作近紫外激发三基色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温慧霞 樊彬 李红喜 许成功 王玉莹 赵文玉关键词:红色荧光粉 EU^3+ 高温固相法 白光LED 近紫外激发单基质白光荧光粉NaLaMgWO6∶Dy^ 3 +/Bi^ 3 +的制备及能量传递 被引量:7 2020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系列单基质荧光粉NaLa1-x-yMgWO6∶xDy3 +/yBi3 +(x=0.01,0.02,0.04,0.06;y=0.01,0.02,0.04,0.06)。通过对Dy3 +/Bi3 +双掺杂浓度进行优化,Bi3 +离子的掺杂不仅可以有效增强荧光粉的发光强度,还实现了发光颜色的可调。通过对系列NaLaMgWO6∶xDy3 +/0.02Bi3 +样品的荧光衰减曲线的分析可知,Dy3 +离子浓度从1%增加到6%,Bi3 +离子的荧光寿命逐渐减少,从而有力地证明了NaLaMgWO6∶Bi3 +/Dy3 +荧光粉中存在Bi3 +→Dy3 +的能量传递过程。另外,通过电多极相互作用公式计算可知,Bi3 +→Dy3 +能量传递过程为偶极-偶极的相互作用,最优Bi3 +/Dy3 +掺杂样品的能量传递效率达到42.67%。在紫外光的有效激发下,通过改变Dy3 +离子掺杂浓度,NaLaMgWO6∶Bi3 +/Dy3 +荧光粉可以实现白光发射。研究证明NaLaMgWO6∶Bi3 +/Dy3 +荧光粉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白光发光材料。 王明华 廖金生 孔莉芸 陈见华 汪欣怡 颜昊坤高色纯度白光LED用蓝光材料Gd2MgTiO6∶Bi^ 3 +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6 2020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蓝光荧光粉Gd2-xMgTiO6∶xBi3 +(0.0025≤x≤0.015),并对样品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探究。SEM测试结果显示,样品Gd2MgTiO6∶Bi3 +的粒径分布范围大,颗粒尺寸在1~5μm范围。XRD测试表明,Bi3 +成功掺杂进入基质Gd2MgTiO6中且无杂相产生。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在3 75 nm波长激发下,蓝光荧光粉Gd2MgTiO6∶Bi3 +于3 85~500 nm波长范围内呈现出属于Bi3 +的1S0→3 P1能级跃迁的窄带发射峰,且发射强度最大处位于418 nm,这有利于避免光的重吸收现象。不同掺杂浓度下样品的发射光谱研究表明,最佳Bi3 +掺杂浓度为x=0.0075。此外,发光强度最佳的蓝光样品Gd1.9925MgTiO6∶0.0075Bi3 +的CIE坐标为(0.1629,0.03 64),位于蓝光区域,色纯度高达96.42%,平均荧光寿命高达11.29 ms。样品的热稳定性高于文献报道的同类样品。这些均说明该样品是一种发光性能和热稳定性能良好的W-LEDs用蓝光组分。 汲长艳 肖双燕 黄中胜 黄志 文瑾 彭秧锡Bi^ 3 +取代对多晶石榴石铁氧体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20年 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制备BixCaa+2bY3 –x–(a+2b)ZraVbFe5–a–bO12(x=1.2,1.4,1.5,1.6)多晶石榴石铁氧体材料,研究了Bi3 +取代对材料显微结构、介电常数e’及饱和磁化强度、铁磁共振线宽等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Bi3 +取代量增加,材料饱和磁化强度降低,密度和介电常数ε’均增高,而铁磁共振线宽ΔH显著增大。当Bi3 +取代量x=1.4时,介电常数超过3 0,x=1.6时,ε’达到3 5以上,比普通石榴石的e’高出20,大幅提升了材料的介电常数,但却因其ΔH高达9 k A/m(113 Oe)不具应用价值。 周永川 杨菲 任仕晶关键词:介电常数 铁磁共振线宽 Bi^ 3 +浓度对Y2O3 基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2O3 :x Bi^ 3 +[x=0.05-1.00%(摩尔分数)]荧光粉,研究了Bi^ 3 +掺杂浓度对荧光粉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 3 +掺杂量增加会引起Y2O3 基质晶格膨胀和晶胞体积增大;荧光粉呈等轴状颗粒形貌,且随着Bi^ 3 +掺杂量的增加,粒径逐渐从250 nm增加到600 nm。Y2O3 :x Bi^ 3 +荧光粉在波长为3 3 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其发射光谱由3 70、410和483 nm 3 个宽带发射组成。3 70 nm紫外光发射和410 nm蓝光发射分别是由Bi^ 3 +的S6位点的3 Au→1Ag和3 Eu→1Ag电子跃迁产生,483 nm蓝绿光发射是由C2位点的3 B→1A电子跃迁产生。当Bi^ 3 +掺杂浓度为0.25%时,荧光粉发光性能最优;掺杂量大于0.25%时,由于Bi^ 3 +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产生浓度猝灭现象。所制备的Y2O3 :0.25%Bi^ 3 +荧光粉的色坐标为(0.159 2、0.218 1),显色指数Ra为69.27,表明这种蓝绿色荧光粉在白光LED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李倩 张彪 史忠旗 康永锋关键词:氧化钇 浓度猝灭 荧光粉
相关作者
朱达川 作品数:167 被引量:385 H指数:11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 研究主题:荧光粉 蓝色荧光粉 还原性气氛 白光LED 锂 张丽霞 作品数:68 被引量:258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三元配合物 红色荧光粉 配合物 EU 微乳液 贾利军 作品数:157 被引量:121 H指数:5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电磁性能 铁氧体 显微结构 铁氧体材料 铁磁共振 梁利芳 作品数:69 被引量:325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红色荧光粉 稀土 配合物 三元配合物 EU 张怀武 作品数:1,048 被引量:1,279 H指数:15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太赫兹波 LTCC 磁性薄膜 铁氧体材料 太赫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