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95 篇“ CATHEPSIN-D “的相关文章
CK20及Cathepsin K在肾脏具有嗜酸细胞形态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CK20及Cathepsin K在肾脏具有嗜酸细胞形态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肾脏肿瘤,具有嗜酸细胞形态的包括:34例嫌色性肾细胞癌嗜酸细胞亚型、17例肾脏嗜酸细胞瘤、16例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家族易位性肾细胞癌、6例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5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肾脏低级别嗜酸细胞肿瘤、3例延胡索酸水合酶缺陷型肾细胞癌、6例未能分类的嗜酸性肾肿瘤。并将44例I型乳头状肾细胞癌、20例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作为对照,观察CK20及Cathepsin K在上述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K20及Cathepsin K在上述肿瘤中表达结果基本相似,在多种嗜酸细胞形态肾肿瘤中呈现高阳性率,在对照组中呈现阴性及低表达。结论CK20及Cathepsin K在诊断肾脏伴有嗜酸细胞形态的肿瘤时,缺乏特异性,并不能作为包括嗜酸性实性囊性肾细胞癌在内的具体某一类型的特异性标记,但两个抗体同时阳性能够对嗜酸细胞形态的肾肿瘤初步分类,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诊断。 葛冲 李恒 刘大伟 吴海波关键词:肾肿瘤 嗜酸细胞 CK20 组织蛋白酶B基因敲除抑制布鲁菌胞内感染 2024年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TSB)在布鲁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tsb基因敲除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并检测ctsb敲除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CCK-8法和胞内菌计数检测布鲁菌感染中ctsb敲除对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菌胞内存活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揭示ctsb调控布鲁菌感染的分子机制。结果成功构建了ctsb基因敲除细胞株;CCK-8结果表明敲除ctsb不影响布鲁菌感染前后的细胞增殖率;胞内菌计数结果显示KO细胞感染4 d后胞内布鲁菌数量显著减少;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提示KO细胞在布鲁菌长期感染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ctsb基因敲除能够抑制长期感染中布鲁菌的胞内存活,为慢性布鲁菌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陆菁菁 许荷玲 张琦 黄芳 李山虎关键词:布鲁菌 组织蛋白酶B 自噬 敲除组织蛋白酶K基因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缺血性血管生成 2024年 本文旨在探讨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at K)对高脂饮食小鼠缺血性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利用高脂饮食Cat K基因敲除(Cat K^(-/-))小鼠制备单侧下肢缺血模型,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观察缺血后不同时间段血流恢复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缺血下肢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p-Akt、Akt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信号蛋白表达。首先观察高脂饮食对野生型小鼠缺血性血管生成的影响。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以普通饲料或60%高脂肪饲料饲养1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缺血下肢血流恢复程度明显减弱,血浆Cat K浓度及缺血侧骨骼肌中Cat K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接着利用野生型和Cat K^(-/-)高脂饮食小鼠进一步观察Cat K对高脂肪负荷下缺血性血管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Cat K^(-/-)小鼠缺血下肢的血流恢复程度明显强于野生型小鼠,缺血14天后缺血下肢的CD 31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0.05);同时观察到Cat K^(-/-)小鼠缺血侧骨骼肌IRS-1、p-Akt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提示,敲除Cat K基因可能通过IRS-1-Akt-VEGF信号通路改善高脂饮食小鼠缺血性血管生成过程。 王心怡 王旭 何震杰 陈士票 李伟健 崔仁善 姜海英关键词:组织蛋白酶K 高脂肪 血管生成 胰岛素受体底物-1 组织蛋白酶L小分子抑制剂的抗SARS-CoV-2活性研究 2024年 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是一种由新型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已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负担。由于突变体的不断出现,疫苗和单克隆抗体仅对SARS-CoV-2部分毒株导致的感染有效,因此寻找广谱高效的小分子药物以应对SARS-CoV-2感染及未来可能暴发的疫情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L)切割SARS-CoV-2刺突蛋白(spike glycoprotein,S),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CatL是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开发的理想靶标之一。在本研究中,以荧光标记的底物建立CatL酶抑制剂筛选模型,通过高通量筛选获得两个具有CatL抑制活性的化合物IMB 6290和IMB 8014,其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1.53±0.68和1.56±1.10μmol·L-1,且细胞毒性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细胞−细胞融合实验均证实了化合物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atL对S蛋白的水解作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表明两个化合物与CatL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力;分子对接揭示了化合物与CatL活性口袋的结合方式;假病毒实验进一步确证了化合物IMB 8014对S蛋白介导的进入过程的抑制活性;体外药代动力学评估发现,化合物可能具有良好的成药性。所有研究结果提示,这两个化合物具有治疗SARS-CoV-2感染的潜力。 周雯雯 尤宝庆 郑怡凡 司书毅 李妍 张晶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组织蛋白酶L 抗病毒药物 小分子抑制剂 高通量筛选 中国大鲵组织蛋白酶D 基因克隆及其表达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明确组织蛋白酶D 基因(CTSD )在中国大鲵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免疫防御功能,为深入探究大鲵抵抗病原入侵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RACE克隆中国大鲵CTSD 基因cD NA序列,采用ProtParam、SignalP-5.0、TMHMM 2.0、CELLO、NetPhos 3.1及NetNGlyc 1.0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健康中国大鲵不同组织及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的CTSD 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中国大鲵CTSD 基因cD NA序列全长1992bp,包括1197bp的开放阅读框(ORF)、136bp的5’端非编码区(5’-UTR)和659bp的3’端非编码区(3’-UTR),共编码398个氨基酸残基。中国大鲵CTSD 蛋白相对分子量为43 kD ,理论等电点(pI)为6.07,属于酸性稳定疏水性蛋白,主要定位于溶酶体,具有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包含1个典型的天冬氨酸蛋白酶结构域和2个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位点,以及3个N-糖基化位点(131Asn、222Asn和249Asn)和33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中国大鲵CTSD 氨基酸序列与东北小鲵CTSD 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最高,达88.68%;基于CTSD 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中国大鲵与东北小鲵的亲缘关系最近。CTSD 基因在健康中国大鲵的肺脏、肌肉、皮肤、肾脏、肝脏、脾脏、心脏、胃、脑和肠道等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以肺脏、肌肉、肠道和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72 h,中国大鲵肾脏和肝脏中的CTSD 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下同),分别是对照组的13.88和35.67倍;脾脏和皮肤中的CTSD 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分别是对照组的5.43和1.74倍;肌肉中的CTSD 基因相对表达量则在感染后12 h极显著升高至最高值,是对照组的42.96倍。【结论】中国大鲵CTSD 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包含1个典型的天冬氨酸蛋白酶结构域和2个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位点;CTSD 基因呈组成性表达,可能在中国 商文聪 彭国玲 黎琴容 苏淑贤 白禹 李灿关键词:组织蛋白酶 嗜水气单胞菌 免疫 难治性癫痫儿童血浆激肽释放酶、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儿童血浆激肽释放酶(KLK)、组织蛋白酶B(catB)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儿43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在本院治疗的治疗有效癫痫患儿,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分别纳入治疗有效组(n=35)及对照组(n=50).①对3组受试儿血浆KLK、catB,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②分析研究组患儿血浆KLK、catB水平,分别与其血浆IL-8、IL-6、TNF-α水平的相关关系.③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截断值、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④采取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难治性癫痫临床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①研究组患儿血浆KLK、catB、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儿血浆KLK、catB水平与其IL-6、IL-8、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625、0.628、0.657,0.634、0.619、0.664,P<0.05).③血浆KLK、catB水平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889、0.856,对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截断值分别为3.99 U/mL、3.66 U/mL,二者单独诊断难治性癫痫的灵敏度分别为72.10%、72.10%,特异度分别为92.00%、94.00%;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50,灵敏度为86.00%,特异度为90.70%.④血浆KLK高表达(OR=2.652,95%CI:1.668~4.218,P<0.05),以及catB高表达(OR=2.635,95%CI:1.704~4.075,P<0.05),均是导致患儿发生难治性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难治性癫痫儿童血浆KLK、catB水平高表达,对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刘竹清 姜亚召 刘园关键词:难治性癫痫 激肽释放酶 组织蛋白酶B 组织蛋白酶L抑制剂经线粒体途径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 2024年 目的观察组织蛋白酶(CTS)L抑制剂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对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组、过氧化氢(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H_(2)O_(2)组、H_(2)O_(2)+CTSL抑制剂组置于含400μmol/L H_(2)O_(2)的培养基孵育24 h;H_(2)O_(2)+CTSL抑制剂组同时加入10μmol/l CTSL抑制剂。正常组为常规培养细胞。建模后24 h进行后续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TSL表达水平;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细胞中线粒体超氧化物表达水平;MitoTracker染色观察线粒体形态,定量分析线粒体平均面积、形状因子、分支节点。两组间比较采用双尾Student 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H_(2)O_(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7,P=0.0297);细胞中CTSL表达水平升高(t=19.950、6.916、14.220,P<0.05)。与H_(2)O_(2)组比较,H_(2)O_(2)+CTSL抑制剂组CTSL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40、4.718、16.680,P<0.05)。H_(2)O_(2)+CTSL抑制剂组细胞线粒体呈细长椭圆形或杆状;H_(2)O_(2)组细胞线粒体失去其连续轮廓与完整形态。4组细胞线粒体评价面积、形状因子、分支节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1.700、34.010、60.500,P<0.0001)。结论H_(2)O_(2)显著诱导RPE细胞的凋亡、CTSL表达升高;CTSL抑制剂可抑制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超氧化物水平,有效恢复线粒体形态。 何珍 寇振宇 东莉洁 李筱荣关键词:组织蛋白酶L 细胞凋亡 线粒体 细胞实验 组织蛋白酶A维持肿瘤干细胞性状促进三阴性乳腺癌发生发展 2024年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侵袭性强、复发率高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预后最差的乳腺癌亚型,因此寻找针对TNBC的有效靶向疗法成为当务之急。组织蛋白酶A(cathepsin A,CTSA)是一种酸性丝氨酸羧肽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但是CTSA在TNBC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CTSA在TNBC中表达上调,高表达的CTSA与TNBC患者不良预后呈现正相关。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敲低CTSA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克隆形成能力,提高其药物敏感性,抑制TNBC疾病进展。机制研究表明,CTSA通过阻碍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蛋白(promyelocytic leukemia protein,PML)与其E3泛素连接酶RNF4相互作用,抑制PML蛋白泛素化和降解,进而维持PML核小体(PML nuclear bodies,PML-NBs)结构稳定性。体外结果显示,CTSA抑制剂具有抑制TNBC干细胞性状的治疗效果。综上,本研究表明抑制CTSA促进PML的降解可能作为TNBC的潜在治疗策略。本实验所有动物实验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IMB-20240326D 502)。 吴洁 张婷婷 李珂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干细胞 泛素化 Icariin plus curcumol enhances autophagy through the mTOR pathway and promotes cathepsin B-mediated pyroptosis of prostate cancer cells 2024年 Objective: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icariin plus curcumol on prostate cancer cells PC3 and elucid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Methods:We employed the Cell Counting Kit 8 assay and colony formation assay to assess cell viability and proliferation.Autophagy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using monodansylcadaverine staining.Immunofluorescence and Western blot analys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protein expressions related to autophagy,pyroptosis,and the mTOR pathway.Cellular damage was examined using the lactate dehydrogenase assay.Moreover,cathepsin B and NLRP3 were detected by co-immunoprecipitation.Results:Icariin plus curcumol led to a decrease in PC3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n enhancement of autophagy.The levels of LC3-Ⅱ/LC3-Ⅰand beclin-1 were increased,while the levels of p62 and mTOR were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icariin plus curcumol.These changes were reversed upon overexpression of mTOR.Furthermore,3-methyladenine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inflammatory cytokines,pyroptosis-related protein levels,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concentration,compared to the icariin plus curcumol group.Inhibiting cathepsin B reversed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icariin plus curcumol.Conclusions:Icariin plus curcumol demonstrates great potential as a therapeutic agent for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by enhancing autophagy via the mTOR pathway and promoting pyroptosis mediated by cathepsin B.These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icariin and curcumol for prostate cancer treatment. Xu-Yun Wang Wen-Jing Xu Bo-Nan Li Tian-Song Sun Wen Sheng关键词:ICARIIN CURCUMOL AUTOPHAGY MTOR PYROPTOSIS 美洲鲥Ⅳ、Ⅴ期卵巢营养成分、卵黄蛋白原、组织蛋白酶D 及其mRNA表达的比较分析 2024年 为探明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雌鱼发育后期卵巢内营养物质的变化规律,提高卵子受精率,采用生化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对性腺发育期Ⅳ期和Ⅴ期的卵巢内氨基酸、脂肪酸、卵黄蛋白原(VTG)和组织蛋白酶D (CTSD )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Ⅳ期卵巢中水分含量(75.73%)显著低于Ⅴ期(90.64%),而粗蛋白含量(16.07%)、粗脂肪含量(2.86%)和粗灰分含量(1.28%)均显著高于Ⅴ期(5.83%、1.25%、0.81%)。在Ⅳ、Ⅴ期卵巢内各检测出18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8.64%和8.13%);8种必需氨基酸中,Ⅳ期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Ⅴ期,且二者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色氨酸;Ⅳ期氨基酸总量(TAA)、半必需氨基酸(HEAA)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NEAA)均显著高于Ⅴ期。两期卵巢内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Ⅳ期C17∶0、C20∶1n9、C20∶4n6和C20∶5n3含量显著高于Ⅴ期;其中ΣMUFA、ΣPUFA、ΣUFA、Σn3PUFA和EPA+D HA含量均大于Ⅴ期,ΣUFA(70.54%)达到显著性差异。Ⅳ期卵巢中VTG含量高于Ⅴ期,但不显著;而Ⅳ期卵巢中CTSD 含量明显比Ⅴ期低。Ⅴ期卵巢VTG基因表达量是Ⅳ期的13.88倍;而Ⅴ期肝脏内VTG基因表达明显低于Ⅳ期,是Ⅳ期的25%。从Ⅳ期至Ⅴ期,卵巢中CTSD mRNA表达出现下调,肝脏中CTSD mRNA表达出现上调,但均不明显。因此,当前养殖条件下,美洲鲥雌鱼亲本后期发育过程中,卵巢内营养物质积累不均衡,建议适当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及含量较低的赖氨酸、苏氨酸比例和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C20∶3n6、C20∶4n6(AA)、C22∶6n3(D HA)和C20∶5n3(EPA)比例,降低C18∶2n6c的比例,保证卵巢后期发育所需营养的均衡。 袁新程 施永海 徐嘉波 于爱清 邓平平 张之文 蒋飞关键词:美洲鲥 卵巢 营养成分 卵黄蛋白原 组织蛋白酶D MRNA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