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2篇“ CD34表达“的相关文章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血流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组织GATA3和CD34表达水平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血流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组织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和CD34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Resona R9全数字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乳腺进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血流参数检查,记录最大弹性值(maximum elasticity,Emax)、平均弹性值(mean elasticity,Emean)和最小弹性值(minimum elasticity,Emin)、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GATA3和CD34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乳腺癌组织中GATA3低表达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02),CD34高表达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0,P<0.001)。GATA3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Emax、Emin、PI、RI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4.01、5.39、4.10,P<0.05)。CD34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的Emax、Emean、Emin、PI、RI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4.04、5.49、3.89、5.27,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max、PI、RI是乳腺癌组织GATA3低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56(1.057~2.136)、1.243(1.031~2.054)、1.217(1.055~1.993),P<0.05];Emax、Emean、PI、RI是乳腺癌组织CD34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76(1.048~1.934)、1.145(1.047~2.112)、1.213(1.065~2.004)、1.224(1.037~2.069),P<0.05]。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血流定量参数评估乳腺癌组织GATA3低表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7%和81.7%,评估乳腺癌组织CD34高表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和76.6%。结论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血流定量参数与乳腺癌组织GATA3和CD34表达水平有关,并有一定评估价值。
- 门光明来丽娟蒋大卫
- 关键词:乳腺癌CD34
- 伴CD34表达的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提高对伴CD34表达的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2月收治的1例APL复发伴CD34阳性表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43岁女性,因反复咳嗽、咳痰、乏力、皮肤瘀斑瘀点10 d诊断为APL,PML::RARαL型阳性,高危组。经蒽环类+全反式维甲酸(ATRA)+三氧化二砷(As_(2)O_(3))方案诱导缓解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经3个疗程巩固治疗后采用ATRA+As_(2)O_(3)维持治疗,治疗期间监测骨髓细胞形态学及骨髓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均处于阴性状态。后患者因咯血、持续阴道出血再次入院,诊断为APL复发伴CD34表达,再次给予ATRA+As_(2)O_(3)+蒽环类药物+阿糖胞苷诱导缓解化疗,同时给予输注成分血等支持治疗,20 d后患者三系仍未恢复,出血症状仍未改善,患者及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3 d死亡。结论伴CD34表达的复发APL罕见,骨髓细胞形态学不典型,临床出血表现严重,预后差,其对ATRA和As_(2)O_(3)治疗不敏感可能与CD34表达有关,需探索新型治疗药物提高缓解率。
- 周云张盼
-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复发CD34表达
- 乳腺癌组织ER、P63、CD34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 2024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P63、CD34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开展研究。采集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63、CD34表达水平。对比不同乳腺组织ER、P63、CD34表达情况,分析上述三项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ER及CD34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P63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ER、CD34阳性率均高于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而P63阳性率均低于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ER、CD34呈异常高表达,而P63呈异常低表达。上述三项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灶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 张云
- 关键词:乳腺癌雌激素受体P63CD34病理特征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68和CD34表达情况及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CD68和CD34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该院确诊的67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68和CD34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特征DLBCL患者CD68、CD34的阳性表达及共表达情况,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67例DLBCL患者有40例CD68表达阳性,35例CD34表达阳性。Ann Arbor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3~4分、有骨髓侵犯DLBCL患者的CD68和CD34阳性率,以及二者的共表达率明显高于Ann Arbor临床分期为Ⅰ~Ⅱ期、IPI评分为0~2分、无骨髓侵犯DLBC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8和CD34阳性患者3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低于CD68和CD34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68和CD34阳性表达与DLBCL患者的Ann Arbor临床分期、IPI评分、骨髓侵犯及预后情况具有一定的关系,且CD68和CD34阳性DLBCL患者预后不良。
- 王雪莲孙丽华
- 关键词:肿瘤微环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CD68CD34
- 肿瘤组织VEGF、CD34表达联合LSM水平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CD34表达联合肝硬度值(LSM)水平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月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术后随访有44例患者复发(复发组),58例患者未复发(未复发组),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VEGF、CD34表达及LSM差异,同时分析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临床特征、VEGF、CD34表达及LSM差异,建立方程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并评估。结果病理分期Ⅲ期患者VEGF和CD34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低分化患者VEGF和CD34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患者(P<0.05)。肿瘤最大直径≥5 cm、肝功能分级B级、有血管癌栓、病理分期Ⅲ期、低分化患者LSM水平分别高于肿瘤最大直径<5 cm、肝功能分级A级、无血管癌栓、病理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患者(P<0.05)。复发组有血管癌栓、病理分期Ⅲ期、低分化、VEGF和CD34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LSM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癌栓[O^R=1.943(95%CI:1.305,2.892)]、病理分期[O^R=2.807(95%CI:1.453,5.423)]、VEGF表达[O^R=2.063(95%CI:1.330,3.200)]、CD34表达[O^R=2.228(95%CI:1.514,3.278)]和LSM[O^R=1.944(95%CI:1.345,2.811)]是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Logit(P)=0.664×血管癌栓+1.032×病理分期+0.724×VEGF表达+0.801×CD34表达+0.665×LSM-3.320预测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00%(95%CI:0.632,0.868)和79.30%(95%CI:0.665,0.896)。结论肿瘤组织VEGF、CD34表达及LSM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有关,在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 郭飞宇熊书名高森朱茂群俞士刚宋国权
- 关键词:肝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34表达术后复发
- 急性髓系白血病CD34表达及影响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
- 研究背景: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特征在于骨髓和外周血中骨髓原始及幼稚细胞的克隆性扩张,初治时细胞遗传学改变和基因突变是其重要预后指标。而对缺乏特征性染色...
- 沈荣
-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CD34临床疗效预后
-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CRP、VEGF-C、CD34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超声征象与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CD3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于衡水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为乳腺癌组,同期选择1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两组超声征象,CRP、VEGF-C、CD34表达的差异以及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流信号主要以Ⅱ~Ⅲ级为主,乳腺癌组最大流速(Vmax)、峰值强度(Imax)及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16.82±2.66)比(10.54±3.87)、(149.44±6.27)比(138.86±5.34)、(26.67±3.41)μg/L比(21.67±2.98)μg/L],阻力指数(RI)、Imax/达峰时间(TTP)、流出时间(WT)低于正常对照组[(0.47±0.12)比(0.77±0.22)、(1.61±0.44)比(1.87±0.47)、(22.25±5.03)ms比(28.51±5.27)ms](P<0.01)。乳腺癌患者癌组织VEGF-C、CD34阳性表达比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5.00%(78/120)比7.50%(9/120)、74.17%(89/120)比9.17%(11/120)](P<0.01)。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血流分级、Vmax、Imax与CRP、VEGF-C、CD3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超声RI、Imax/TTP、WT与CRP、VEGF-C、CD34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与CRP、VEGF-C、CD34显著相关,超声对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 张爱红赵晓欢申国升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征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CD34
- 兔VX2骨肿瘤微环境中IL-4和CD34表达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兔VX2骨肿瘤微环境中IL-4、CD34的表达关系和意义。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在实验组左侧胫骨经胫骨平台植入VX2肿瘤组织制成骨肿瘤模型,对照组采取同样的手术方式,但不植入VX2肿瘤组织。术后7d、14d采用封闭活检抽取左侧胫骨近端骨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所有标本中IL-4、CD34含量。同时,在术后14d处死,取胫骨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家兔均建模成功,纳入研究。术后7d,家兔髓内IL-4、CD34含量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IL-4、CD34含量与术后7d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骨肿瘤模型组植瘤14d时,肿瘤组织在胫骨髓腔内显著生长,骨皮质见肿瘤细胞。结论兔VX2骨肿瘤动物模型建模14d内,随着肿瘤快速增殖,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逐渐受到抑制,兔骨组织微环境被破坏,表现为IL-4、CD34表达水平升高。
- 李哲宏吕家兴甘新天白磊鹏曹海营金宇
- 关键词:骨肿瘤VX2IL-4CD34
- 高压氧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煅烧牛骨修复大鼠骨缺损的作用及其与骨保护素、CD34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天然煅烧牛骨(CBB)修复骨缺损的作用,并初步探讨该作用与骨保护素(OPG)、CD34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HBO治疗(HBO组,n=16),另一组不接受HBO治疗(NHBO组,n=16)。在大鼠左右侧顶骨处制作骨缺损,一侧移植CBB(CBB组)或CBB联合bFGF(CBBbF组),另一侧不移植作为对照(Con组)。HBO组接受2周HBO暴露,在术后4、8、12周时分别处死大鼠,通过影像学及组织学观察大鼠的骨缺损愈合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骨缺损修复组织中OPG和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2周时,HBO-CBB组和HBO-CBBbF组、NHBO-CBB组和NHBO-CBBbF组大鼠骨缺损区骨密度(BD)分别大于HBO-Con组和NHBO-Con组,HBO-CBBbF组BD大于其他各组(P均<0.01)。术后12周时,HBO-CBB组和HBO-CBBbF组、NHBO-CBB组和NHBOCBBbF组新骨形成面积百分比分别大于HBO-Con组和NHBO-Con组(P均<0.01),血管数量分别多于HBO-Con组和NHBO-Con组。术后各时间点HBO-CBBbF组、HBO-CBB组和NHBO-CBBbF组血管数量均多于NHBO-CBB组。术后各时间点HBO-CBBbF组、HBO-CBB组和NHBO-CBBbF组OPG和CD34表达水平较NHBO-CBB组、HBO-Con组和NHBO-Con组升高(P<0.05,P<0.01)。结论CBB对骨缺损修复有促进作用,bFGF可增加骨缺损修复中骨再生和血管数量,HBO对bFGF联合CBB修复骨缺损有协同作用,其机制与促进OPG和CD34表达有关。
- 陈铁楼张新海王世锋许兵陈骏马丽婷方以群刘进
- 关键词:高压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CD34抗原骨保护素
- 康复训练介导NGF/VEGF/CD34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康复训练调节血管再生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脑缺血再灌注手术造模,24h后挑选神经功能评分2~3分的大鼠和假手术大鼠分为假手术组(8只),康复组(16只)和脑缺血组(24只),康复组每天按计划进行跑步训练,分别于康复训练的第7天、第14天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随机挑选部分大鼠进行取材进行TTC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脑缺血再灌注造成大鼠神经功能损伤,7d和14d的康复训练有效提高了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P<0.05)。此外,脑缺血再灌注诱导了大鼠脑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增加,促进脑中血管微循环的建立;与脑缺血组相比,7d和14d康复训练显著增加了大鼠脑中VEGF与NGF表达(P<0.05),加速了缺血区血管微循环的建立(P<0.05)。结论:康复训练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增加了VEGF与NGF表达,加速了缺血区血管微循环的建立。
- 何文娟尹伟英魏妮谢辉
-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功能障碍
相关作者
- 魏玉哲

- 作品数:36被引量:25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预后 胃肿瘤 浆膜浸润 CD34表达
- 薛英威

- 作品数:226被引量:1,218H指数:1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肿瘤 预后 胃癌患者 淋巴结转移
- 李春峰

- 作品数:30被引量:101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浆膜浸润 CD34表达 胃肿瘤 转录因子SP1
- 李浩

- 作品数:154被引量:30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虚警概率 青少年 空军 光纤通信 医学选拔
- 张佳立

- 作品数:74被引量:4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胎儿 免疫组织化学 液基细胞学 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