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375篇“ CD8^ T细胞“的相关文章
Siglec-15与CD4^(+)、CD8^(+)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研究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tar carcinoma,HCC)中唾液酸免疫球蛋白型凝集素-15(Sialic acid immunoglobulin type lectin 15,Siglec-15)与CD4^(+)、CD8^(+)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HCC与正常组织中Siglec-15、CD4^(+)TCD8^(+)T mRNA的表达水平。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行肝癌根治切除术的27例新鲜HCC组织及正常组织标本和56例HCC组织及正常组织石蜡切片标本,qRT-PCR检测Siglec-15和CD4^(+)TCD8^(+)T mRNA表达水平,IHC检测Siglec-15和CD4^(+)、CD8^(+)蛋白表达水平,并对Siglec-15与CD4^(+)、CD8^(+)蛋白之间的关系及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HCC患者中Siglec-15在HCC组织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CD4^(+)、CD8^(+)在HCC组织表达低于正常组织(P<0.05);在HCC组织中,Siglec-15表达与CD4^(+)、CD8^(+)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在HCC组织中,Siglec-15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肿瘤大小相关(P<0.05),CD4^(+)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相关(P<0.05),CD8^(+)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远处转移相关(P<0.05)。Siglec-15及CD4^(+)的表达与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HCC组织中Siglec-15高表达、CD4^(+)、CD8^(+)低表达,且Siglec-15与CD4^(+)、CD8^(+)表达呈负相关。Siglec-15及CD4^(+)的表达高低与HCC患者进展及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预测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张亚丽郭彩茹关璐璐王金艳闫家伟亓民文学军
关键词:肝细胞癌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的免疫学表型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CD3^(+)CD4^(-)CD8^(-)双阴性T(DN 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肝组织中的免疫学表型及功能。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6例AI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AIH组),获取术中肝组织标本;另选取6位健康肝移植捐赠者的肝组织标本设为对照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探究2组肝组织中DN T细胞的频率及免疫学特性。结果AIH组肝内DN 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0.35±6.89)%比(27.31±14.43)%],且DN T细胞CD69阳性细胞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74.82±15.74)%比(55.45±10.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IH组肝内DN T细胞中CCR5、CD69和颗粒酶B(Gz-B)阳性细胞占比均显著低于CD8+T细胞[(8.43±4.88)%比(45.58±17.55)%、(7.54±4.66)%比(37.07±11.18)%、(6.15±4.36)%比(38.85±23.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IH患者的肝内DN T细胞频率和杀伤能力均降低,这可能与患者肝组织内的免疫微环境紊乱有关。
张华扬李奕康钱其炜王绮夏尤征瑞马雄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
Survivin调控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及CD8^(+)T细胞肿瘤杀伤功能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NCI-H82细胞分为Vector组、Survivin组,NCI-H209细胞分为si-NC组、si-Survivin组,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CD8^(+)T细胞与各组NCI-H82和NCI-H209细胞共孵育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细胞毒性试验检测肿瘤细胞裂解率。结果与Vector组比较,Survivin组NCI-H82细胞PD-L1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01)。与si-NC组比较,si-Survivin组NCI-H209细胞PD-L1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均降低(P<0.001),细胞凋亡率升高(P<0.001)。与Vector^(+)CD8^(+)T组比较,Survivin^(+)CD8^(+)T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2水平及细胞裂解率均降低(P<0.001)。与si-NC^(+)CD8^(+)T组比较,si-Survivin^(+)CD8^(+)T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2水平及细胞裂解率均升高(P<0.001)。结论Survivin调控小细胞肺癌的增殖、凋亡,并且上调PD-L1表达抑制CD8^(+)T细胞杀伤功能。
卡迪丽娅·阿不都卫力惠菁阿孜古丽·吐尔逊买买提麦热哈巴·哈力克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综合scRNA-Seq和Bulk RNA-Seq技术建立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预后模型
2025年
目的 通过单细胞测序(scRNA-Seq)和Bulk转录组测序(Bulk RNA-Seq)技术鉴定出与肝癌CD8^(+)T细胞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单细胞数据集,通过scRNA-Seq技术提取患者与对照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肝癌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及临床数据,使用CIBERSORT算法、WGCNA技术筛选出与CD8^(+)T细胞具有相关性的模块基因。将差异基因与模块基因取交集基因并进行GO、KEGG分析,应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LASSO算法建立预后模型。通过K-M曲线和ROC曲线对模型在内、外部数据集中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根据风险评分的中位值划分高低风险组,对高低风险组间的浸润性免疫细胞分布情况和肿瘤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出具有9个基因的预后模型,K-M曲线及ROC曲线表明模型在内、外部数据集中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在高低风险组中,浸润性免疫细胞的分布情况和基因突变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合scRNA-Seq和Bulk RNA-Seq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发出了一种基于CD8^(+)T细胞的新型预后模型,为肝癌患者的预后改善和生存预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刘洋池晴佳田菲菲
关键词:预后模型
结直肠癌外泌体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极化抑制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
202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外泌体诱导巨噬细胞极化对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方法M0型巨噬细胞与PBS及HT-29和LoVo细胞外泌体(HT-29 exo和LoVo exo)共孵育48 h(PBS组、HT-29 exo组、LoVo exo组),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Arginase-1、IL-10、CD163以及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和IL-1βmRNA表达量。CD8^(+)T细胞与PBS组、HT-29 exo组和LoVo exo组M0巨噬细胞共孵育48 h(PBS+M0组、HT-29 exo+M0组和LoVo exo+M0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中PD-1的表达。将PBS+M0组、HT-29 exo+M0组和LoVo exo+M0组CD8^(+)T细胞分别与HT-29及LoVo细胞共孵育24 h(PBS+M0/CD8^(+)T组,HT-29 exo+M0/CD8^(+)T组和LoVo exo+M0/CD8^(+)T组),ELISA检测细胞上清γ干扰素(IFN-γ)、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B(granzyme B)浓度,细胞毒性实验检测HT-29和LoVo细胞裂解率。结果与PBS组相比,HT-29 exo组、LoVo exo组细胞CD206、Arginase-1、IL-10、CD163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iNOS和IL-1β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PBS+M0组相比,HT-29 exo+M0组和LoVo exo+M0组CD8^(+)T细胞PD-1表达上调(P<0.001)。与PBS+M0/CD8^(+)T组相比,HT-29 exo+M0/CD8^(+)T组和LoVo exo+M0/CD8^(+)T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perforin、granzyme B浓度以及HT-29和LoVo细胞裂解率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HT-29 exo和LoVo exo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可抑制CD8^(+)T细胞抗肿瘤活性。
周江浩谢书海陈勇
关键词:结直肠癌外泌体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CD3^(+)、CD8^(+)调节性T细胞与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关系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2025年
目的:探究CD3^(+)、CD8^(+)调节性T细胞与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分析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7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术后3年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n=22)和未复发组(n=148)。对比两组患者术前CD3^(+)、CD8^(+)占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复发组患者CD3^(+)占比低于未复发组患者,CD8^(+)占比高于未复发组(P<0.05)。TNM分期、肿瘤病灶位置、淋巴结转移、术前癌胚抗原(CEA)、CD8^(+)是结肠癌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D3^(+)是其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95%CI:0.808~0.975)。结论: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CD3^(+)、CD8^(+)调节性T细胞水平异常,TNM分期、肿瘤病灶位置、淋巴结转移、术前CEA、CD8^(+)、CD3^(+)是结肠癌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杜雪梅吕宏周文婷邹晓红何晓凤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结肠癌复发
活络效灵丹调控TCF1^(+)CD8^(+)干细胞T细胞肿瘤浸润抑制小鼠三阴乳腺癌
2025年
目的:基于活络效灵丹对T细胞转录因子1(TCF1)^(+)CD8^(+)干细胞T细胞肿瘤浸润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抑制三阴乳腺癌小鼠肿瘤作用。方法:建立小鼠三阴乳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活络效灵丹低、中、高剂量组(3.9、7.8、15.6 g·kg^(-1)),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组。各组按0.01 mL·g^(-1)折算给药,模型组和PD-1组也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 d。PD-1组每周2次腹腔注射小鼠抗PD-1抗体100μg,共5次注射。于不同时间测量小鼠瘤体积,以及小鼠的生存时间和肿瘤质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TCF1^(+)CD8^(+)干细胞T细胞表达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差异,检测肿瘤及外周血中TCF1^(+)CD8^(+)干细胞T细胞表达的差异。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活络效灵丹低、中、高剂量组及PD-1组肿瘤体积及质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活络效灵丹低、中、高剂量组和PD-1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27.00 d[(95%CI),0.45~2.65],31.00 d(95%CI,0.32~1.89),34.00 d(95%CI,0.40~2.33),35.00 d(95%CI,0.42~2.47),均高于模型组24.50 d(95%CI,0.37~10.5)。流式细胞术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活络效灵丹低、中、高剂量组及PD-1组肿瘤中浸润CD8^(+)T细胞占比和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肿瘤调节性T细胞(Treg)和M2型巨噬细胞占比明显减小(P<0.05)。与模型组比较,活络效灵丹低、中、高剂量组及PD-1组肿瘤中γ干扰素(IFN-γ)^(+)CD8^(+)T和巨噬(GrzB)^(+)CD8^(+)T细胞占比均显著升高(P<0.01),肿瘤及外周血中TCF1^(+)CD8^(+)T细胞CD8^(+)T细胞中的占比均升高,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显示活络效灵丹低、中、高剂量组TCF1^(+)CD8^(+)T细胞在肿瘤组织数目增多。Western blot显示与模型组比较,�
罗波张曲张曲刘林曾兰
关键词:活络效灵丹乳腺癌三阴乳腺癌抗肿瘤免疫
肿瘤细胞CD8^(+)T细胞状态的缠绕关系决定免疫治疗的动态反应
2025年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的晚期治疗、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彻底革新了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然而,大多数肿瘤患者难以获得长期的免疫治疗反应,这突显了探究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在免疫治疗中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在过去十年中,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应用为深入解析肿瘤微环境(TME)中T细胞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主要综述TME中CD8^(+)T细胞的异质性特征,深入探讨其在抗肿瘤过程中的状态变化,特别是与时间和空间因素相关的功能耗竭过程;分析肿瘤中CD8^(+)T细胞功能障碍的机制,阐述CD8^(+)T细胞与免疫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并探索抗肿瘤治疗中新的有效手段;同时,提出一些关键的未解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设计更精准、更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提供参考和指导。
薛畅(综述)黄英丹吴静怡(审阅)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CD8^(+)T细胞自噬水平研究及与其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CD8^(+)T细胞自噬水平及与其数量的相关性,探讨自噬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6周龄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组和COPD干预组,以烟熏方式建立COPD模型,腹腔注射给予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采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大鼠肺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血液、肺组织CD8^(+)T细胞CD8^(+)记忆T细胞CD8^(+)效应T细胞比例,免疫磁珠分选血液CD8^(+)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CD8^(+)T细胞中LC3-Ⅱ/Ⅰ、Beclin-1、p62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留取大鼠右肺中叶行病理检测。结果:COPD组大鼠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功能下降较正常组大鼠明显。COPD组大鼠血液及肺组织CD8^(+)T细胞CD8^(+)效应T细胞CD8^(+)记忆T细胞比例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均<0.05),COPD组大鼠血液CD8^(+)T细胞自噬蛋白LC3-Ⅱ/Ⅰ、Beclin-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6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COPD干预组大鼠肺组织中CD8^(+)T细胞CD8^(+)效应T细胞CD8^(+)记忆T细胞比例均较COPD组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LC3-Ⅱ/Ⅰ表达水平与血液CD8^(+)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667,P<0.01)Beclin-1表达水平与血液CD8^(+)T细胞CD8^(+)效应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505,P=0.021;r=0.428,P=0.037)。LC3-Ⅱ/Ⅰ表达水平与肺组织CD8^(+)T细胞CD8^(+)效应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74,P=0.019;r=0.549,P=0.006),Beclin-1表达水平与肺组织CD8^(+)效应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58,P=0.025)。结论:CD8^(+)T细胞自噬水平与其数量相关,CD8^(+)T细胞自噬参与了COPD的慢性炎症过程,3-MA可抑制COPD炎症。
陈宇鸣于旭华梁紫尧李娜李娜申严陈思达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噬
吉非替尼联合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细胞治疗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5年
清华大学医学院一项前瞻性研究(ChiCTR-IIR-17013471)探索了吉非替尼与异基因CD8^(+)自然杀伤T(natural killer T,NKT)细胞联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1]。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策略显著延长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并且总体安全性良好,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董晓荣
关键词:EGFR突变

相关作者

罗海华
作品数:57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研究主题:抗病毒作用 绿色荧光蛋白 病毒药物 淋巴细胞系 蛋白降解
邓火金
作品数:74被引量:3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研究主题:哮喘 哮喘小鼠 哮喘患者 肺组织 气道炎症
刘晓莉
作品数:12被引量:3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 手术室
刘宇宏
作品数:74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甲氨蝶呤 化学成分 乳腺癌患者
杨力建
作品数:347被引量:435H指数:10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
研究主题:TCR T细胞 VΒ T细胞受体 克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