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292篇“ CHECK“的相关文章
CHILL OUT,CHECK IN
2025年
After scrolling through numerous social media posts documenting ice and snow tourism activities,Sun Qi and her friends couldn't wait to visit the frosty city of Harbin in northeast China’s Heilongjiang Province.After all,as a staff member at a university in Zhejiang Province,she has the opportunity to travel during the ongoing winter break.
Tao Xing
关键词:TRAVELNORTHEASTTOURISM
Check dams on China's Loess Plateau:An overview
2025年
Check dams are widely constructed on China's Loess Plateau,which had a total number of 58,776 by the end of 2019.Great achievements in check dam construction have been gained regarding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This study reviews the remarkable benefits of check dams on the land reclam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and sediment reduction entering the Yellow River.However,the flood incidents on check dams have been frequently reported for the past decades,which has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rainfall events recently.Advances in the flood migration techniques achieved by the research group led by the first author have been highlighted to migrate the breach risk of check dams due to floods.The“family tree method”has been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survival status and critical rainfall threshold of each check dam in the complicated dam system.An updated dam breach flood evaluation framework and the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algorithm(i.e.,DB-IWHR)have been developed.Moreover,innovative types of water-release facilities for check dams,including geobag stepped spillway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 in the underlying conduit,have been proposed and developed.Finally,the perspectives concerning the check dam construc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have been put forward.
Zuyu ChenShujing ChenPenghai YinShu YuNaichang Zhang
淤地坝溃坝风险性评估综述
2025年
淤地坝作为一种关键的防灾减灾设施,对于粮食生产、水资源保持和洪水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大部分淤地坝面临淤满失效问题,突发的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将极大概率引起溃决,从而导致引发更为严重的次生灾害。该文通过梳理黄土高原淤地坝溃坝风险性评价文献,总结了现有淤地坝溃坝风险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传统淤地坝风险性评价方法对影响因素数据的依赖程度很高;选取评价因子及其权重赋予存在较强的主观经验性;缺乏大范围的风险评估。因此,该文建议整合数据驱动模型的研究思路,利用多源数据,区域尺度上开展淤地坝溃坝风险性评价,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可靠的决策支持,及具有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实践意义。
黄波张耀南
关键词:淤地坝溃坝数据工程
可回收利用式固井逆止阀的研制与应用
2025年
在大口径工程井、地热井固井施工中,经常使用固井逆止阀。本文分析了多个插入法固井的经验和教训,研制了一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耐用性好、通用性强和可回收使用等特点的新型固井逆止阀,并以工程实例为基础,对可回收利用式固井逆止阀在固井施工中应用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在20余次的应用中,该逆止阀均较好地解决了固井中易出现的事故及问题,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战启帅宋天培张强赵东生
关键词:可回收固井逆止阀地热井
变电站备自投装置的检验方法
2025年
备自投在配电系统中应用广泛,其主要功能是在工作电源断开后自动地投入备用电源来恢复用户供电。备自投装置的定期检验有利于消除装置的动作逻辑问题,以避免备自投误动或拒动事件的发生。引入双位置继电器、万能转换开关和模拟电源设计了多输入条件下备自投装置的逻辑检验方法,可以对备自投的运行功能进行全面检验。
唐天笑王悦
关键词:备自投装置继电器
防阻塞截止止回阀的设计与计算
2025年
常规的截止止回阀具有截止和止回功能,可节约安装成本和安装空间,但不适用于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或易阻塞工况。防阻塞截止止回阀在常规截止止回阀的基础上增加了防阻塞功能设计,当浆液介质沉积导致阀门截止或止回功能受到阻碍时,可通过副阀阀杆推动主阀阀瓣运动,恢复阀门的截止和止回功能。此外,本文介绍了NPS4 Class900防阻塞截止止回阀的阀体强度、密封面总作用力、密封面计算比压、主阀阀杆强度、副阀阀杆反推力的计算方法,为新型防阻塞截止止回阀的批量化生产提供参考。
林建新
先导液控单向阀动态特性研究
2025年
介绍了一种用于液压支架的先导液控单向阀。首先,对比了先导液控单向阀与二级卸载液控单向阀的结构差异,说明了先导液控单向阀提高卸载速度的原理;然后,通过试验对这2种液控单向阀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基于AMESim软件搭建了先导液控单向阀和试验系统的仿真模型,模拟了降柱过程2种液控单向阀的动态特性,试验数据和AMESim仿真结果一致,证明先导液控单向阀能够缩短从小阀芯开启到大阀芯开启的时间差,在提高大缸径支架移架速度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来提高液压支架的移架速度和采煤效率,并为立柱液控单向阀的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方法。
牛国贤王伟
关键词:卸载AMESIM动态特性
基于自然语言增强的签到轨迹与用户匹配方法
2025年
随着定位技术和传感器的高速发展,用户移动轨迹数据日渐丰富,但大多分散在不同平台上。为了全面利用这些数据并准确反映用户的真实行为,对轨迹用户匹配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该任务旨在从海量签到轨迹数据中精准关联用户身份。近年来,研究者们尝试运用循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等方法深入挖掘轨迹数据。然而,当前方法在处理用户签到轨迹时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签到数据中有限的时空特征不足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全面地建模签到点信息,二是用户的签到轨迹往往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针对这两点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增强的轨迹用户匹配模型(Natural Language Augmented Trajectory User Link,NLATUL)。首先,设计了一套自然语言模板与软提示令牌来描述签到轨迹,并使用语言模型来理解签到点中的主观意图,融合用户的时空状态,提供了一种充分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建模签到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提示学习的方法推理签到轨迹的主题,并对建模的签到点表示的轨迹进行双向编码,通过签到轨迹主题与签到轨迹编码的结合实现对用户签到轨迹的准确理解。在两个真实世界签到数据集上验证的实验结果表明,NLATUL能够更准确地匹配签到轨迹与其对应的用户。
王天一林友芳贡乐天陈炜郭晟楠万怀宇
关键词:时空数据挖掘语言模型
基于标准模型的SCD文件虚回路校核方法
2025年
【目的】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智能变电站具有网络化信息共享等特性,SCD文件作为运行关键数据来源,直接关系到站内继电保护动作的准确性,然而当前SCD虚回路校核面临诸多困境。人工校核在面对大量虚回路信息时,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漏查等情况,故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颇高。基于固定规则的校核技术,因智能站虚回路受电压等级、主接线形式、间隔类型、装置类型、保护功能需求等众多复杂因素影响,致使校核规则极为繁杂,其可靠性与可维护性难以保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致力于提升智能变电站虚回路自动校核技术的适应性和准确性,涉及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整体架构及运行保障等相关范围,对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基于标准模型方法深入剖析影响SCD虚回路校核的因素,通过构建标准模型来适配差异。专业人员依据电压等级、接线方式及装置类型等构建并维护ICD标准虚端子模型库,其标识具备唯一性。同时,建立ICD厂家虚端子与标准虚端子的映射模型,明确映射文件表达方式及数据结构,记录两者精确对应关系。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构建标准虚回路模型,并由专业人员负责维护发布,为校核提供准确依据。在具体校核过程中,通过解析SCD文件生成装置间互操作关系对象标识,运用数学模型集合的逻辑运算差集,将解析的虚回路数据与标准虚回路模型进行对比,精准计算正确、多余与缺失回路的情况。【结果】所提方法通过标准模型及配套流程可有效解决SCD虚回路校核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校核准确性,可有效应对多种差异。【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提出的基于标准模型的校核模式优势明显,可为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政策制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助力规范行业建�
曹海欧沈蛟骁张玥张玥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映射模型二次回路
淤地坝建设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促进作用
2025年
为研究退耕还林草工程中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对植被恢复的影响及成因,基于Landsat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遥感影像及土地利用数据集,以榆林市为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各区(县)在不同淤地坝建设密度下的植被时空变化规律和不同坡度坡面上植被的恢复趋势。结果显示:1)淤地坝建设密度大的东南部区(县)植被恢复更快。各区(县)淤地坝建设密度与2003—2018年NDVI回归方程斜率间呈显著线性相关(R^(2)=0.84,P<0.001),米脂、绥德和佳县的淤地坝建设密度分别为0.976、1.393和1.217座/km^(2),对应的NDVI回归直线斜率分别为0.018 9、0.018 3和0.020 5;2)东南部区(县)NDVI极显著改善区域主要出现在坡地。2008—2013年佳县、米脂和绥德NDVI涨幅分别比2003—2008年高出0.068、0.087和0.028,佳县、米脂和绥德>15°坡NDVI极显著改善面积比例分别达到50%、41%和38%;3)淤地坝建设促进了周边区域坡耕地退耕。2006年起榆林市规划了60万亩以上新增坝地以应对粮食减产,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坡耕地持续退耕。坡地NDVI的极显著改善是东南部区(县)植被恢复更快的主要原因。淤地坝建设通过促进坡耕地退耕加快了其植被恢复进程,保障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吴润祺赵莹任宗萍王训诗张春娜徐向舟
关键词:NDVI植被恢复淤地坝坡耕地退耕还林草

相关作者

杨超
作品数:151被引量:508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局部皮瓣 皮瓣修复 穿支皮瓣 缺损修复 切除后
邢新
作品数:549被引量:2,209H指数:2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
研究主题:瘢痕疙瘩 局部皮瓣 成纤维细胞 皮瓣 缺损修复
陈树春
作品数:179被引量:452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胰岛素抵抗 高果糖 一级亲属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胡杰
作品数:72被引量:166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直线加速器 中低速磁浮列车 直线电机 剂量学 治疗计划系统
高蕾莉
作品数:45被引量:357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 降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