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篇“ CK-MB质量“的相关文章
- 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0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疑似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46例)和女性组(34例),AMI的确诊参照相关诊断标准。采用免疫抑制酶法检测CK-MB活性,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CK-MB质量和肌钙蛋白(cTnI),评估CK-MB质量、CK-MB活性及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在不同性别组中的诊断价值,并进一步分析与cTnI的诊断一致性。结果在男性组及女性组中,CK-MB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度均高于单独CK-MB活性和质量检测,误诊率均低于单独CK-MB质量和活性检测,男性组和女性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0.711。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对AMI的诊断与cTnI对AMI的诊断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男性组和女性组中Kappa系数分别为0.781和0.704(P<0.05)。结论CK-MB质量与活性的联合检测可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李引钰叶登华张佳婕张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CK-MB质量CK-MB活性
- CK-MB质量检测与CK-MB活性检测在脑损伤合并胃肠道疾病患者血样中检测结果的比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CK-MB质量检测与CK-MB活性检测在脑损伤合并胃肠道疾病患者样本中的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260例脑损伤合并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单纯脑损伤患者作为A组,30例单纯胃肠道疾病患者作为B组,40例健康者作为C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开展CK-MB质量检测法,采用抗体抑制酶法开展CK-MB活力检测法;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CK-MB活力和质量间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CK-MB活力和质量鉴别诊断脑损伤合并胃肠道疾病价值。结果观察组血中CK-MB活力和CK-MB质量均明显高于A组、B组和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K-MB活力和CK-MB质量回归线性模型为CK-MB质量=0.4011×CK-MB活力-0.5462(R^(2)=0.9783);利用回归模型转化后两者患者CK-MB质量和CK-MB活力转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MB质量检测预测脑损伤合并胃肠道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K-MB活力,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MB质量检测预测脑损伤合并胃肠道疾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K-MB活力,相较于CK-MB活力,检测CK-MB质量的预测价值更高。
- 姜振伟杨为斌周凡唐红梅欧阳妍雪张茹茹
- 关键词:CK-MB质量CK-MB活性
- 胶乳免疫比浊法CK-MB质量检测与传统CK-MB酶活性测定对围产期窒息后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胶乳免疫比浊法CK-MB质量检测与传统CK-MB酶活性测定对围产期窒息后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6例围产期窒息心肌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36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出生当天抽取股静脉血,分别注入真空采血管A、B、C管,离心取上清液。A试管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比浊法CK-MB mass测定,B试管采用化学发光法CK-MB mass测定,C试管采用CK-MB酶活性测定。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标本在三种检测系统中CK-MB质量及活性值,及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采用不同方法测量得到的CK-MB换算值比较,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围产期患儿窒息后急性心肌损伤的诊断中酶活性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免疫比浊法及化学发光法进行的CK-MB mass检测(P<0.05),免疫比浊法CK-MB mass检测与化学发光法CK-MB mass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胶乳免疫比浊法CK-MB质量检测比传统CK-MB酶活性检测在诊断围产期窒息后患儿心肌损伤中诊断价值更好,准确性更高,且比化学发光法检测成本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李珍宇梁世炫邵秀敏
- 关键词:CK-MB
- 超敏cTnT、超敏cTnI、CK-MB质量和CK-MB活性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 评价超敏肌钙蛋白T(cTnT)、超敏肌钙蛋白I(cTnI)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CK-MB活性)检测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为临床选择适当的诊断AMI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按不同的采血时间点,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以及透射比浊法测定AMI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超敏cTn和CK-MB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 在0、3、6h不同的采血时间点,超敏cTnT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是62.89%、95.88%、100%,特异度分别是98.76%、98.76%、98.76%,准确度分别是79.21%、97.19%、99.44%;超敏cTnI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是72.16%、96.91%、98.76%,特异度分别是98.76%、97.53%、97.53%,准确度分别是84.27%、97.19%、98.31%;CK-MB质量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是27.00%、63.92%、92.78%,特异度分别是92.59%、90.12%、88.89%,准确度分别是55.62%、75.84%、91.01%;CK-MB活性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是28.86%、71.13%、93.81%,特异度分别是87.65%、83.95%、81.48%,准确度分别是55.62%、76.97%、88.20%.结论 超敏cTn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CK-MB质量和CK-MB活性;超敏cTn应用于AM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以大大提高急性AMI的早期诊断率.
- 张成韩光彭桉平何敏陈炜烨万泽民吴晓宾王云秀王建兵
-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
- CK-MB质量与活性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别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与免疫抑制法测定我院患者CK-MB质量与活性,并将其分3组为:AMI,非AMI,健康对照,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AMI组中血清CK-MB的检测,质量法和活性法的结果(154.5±28.3)μg/L;(124.5±40.6)U/L,均明显高于非AMI组(33.2±3.6);(3.2±1.6)和健康对照组(12.5±5.6);(2.5±1.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AMI组中血清CKMB的检测,活性法的结果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质量法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CK-MB的质量与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都较敏感,而血清中CK-MB质量的检测抗干扰能力强对诊断AMI有较高的特异性。CK-MB的质量与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都较敏感,但CK-MB质量的测定在对抗干扰因素方面明显好于CK-MB活性的测定。
- 胡文秀
-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心肌梗死
- 35例高活性CK标本的CK-MB质量及活性检测结果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对高活性CK标本进行CK-MB质量及活性检测比较,为临床提供准确结果。方法将35例高活性CK标本分别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其CK-MB质量及活性。结果 CK-MB活性的测定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远远要高;CK-MB质量检测可有效减少检测干扰,有效保证可靠的检测结果。结论高活性CK标本严重影响其CK-MB活性检测,但对CK-MB质量检测影响不大。
- 刘欣刘远程
- 关键词:同工酶类活性
- CK-MB质量法与高敏肌钙蛋白T联合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联合质量法测定CK-MB和高敏肌钙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临床确诊的新发病例62例对其进行研究,对照组70例。在发病4~10、18~26、40~52h时同时测定CK-MB、hs-cTNT含量,比较两者在AMI患者中不同时间段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确定联合质量法测定CK-MB和高敏肌钙蛋白的临床价值。结果 CK-MB、hs-cTNT两者在发病4~10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K-MB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6%和80.9%,低于hs-cTNT的95.1%和97.2%(P<0.05);两者在18~26h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4%、92.1%和99.2%、100%,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40~52h时hs-cTN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8.5%、100%,均高于CK-MB质量法的84.4%、79.3%,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作ROC曲线分析时,CK-MB质量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在4~10h和40~52h时分别为0.83、0.77,均低于高敏肌钙蛋白T的0.93、0.97(P<0.05);而在18~26h时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AMI患者中,质量法测定CK-MB早期效果稍差,而hs-cTNT检测能够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但因两者在病情变化过程中其水平随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联合测定两者对诊断和病情更有价值。
- 龚国忠蒲泽晏刘友迎涂建华刘益均刘方久杨瀚轩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高敏肌钙蛋白T
- CK-MB/CK比值倒置56例CK-MB质量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在日常工作中常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结果大于肌酸激酶(CK)总活性的情况,为探明CK-MB活性是否假性增高,笔者对CK-MB活性结果大于CK总活性的56例样本进行了CK-MB质量分析,再对CK.MB质量不升高的50例样本进行电泳分析,现报道如下。
- 庞丹凤冯献光林芝锋罗元标
-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
- CK-MB质量在小儿心肌损害诊断中的意义
- 目的: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检测的心肌酶是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活性(creatine kinase muscle B activity,CK-MB Act),临床常...
- 刘石
- 关键词:CK-MB质量肌钙蛋白I心肌损害
- 文献传递
- 血清CK-MB质量及其活性检测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质量及其活性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检测选择依据。方法依据CK-MB活性与CK活性结果是否倒置分为倒置组(22例)和非倒置组,非倒置组又分为正常组(53例)和升高组(32例),样本均用日立7600或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CK-MB质量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CK、CK-MB活性采用酶免疫抑制法进行测定。组内质量及活性比较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由于数据方差不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Mann-Whitney Test。结果组内质量及活性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分别为:倒置组CK-MB质量为(6.88±19.96)ng/ml,CK-MB活性为(176.00±150.51)U/L,r=0.249;P=0.082;正常组CK-MB质量为(3.82±4.66)ng/ml,CK-MB活性为(12.04±6.89)U/L,r=0.435,P=0.001;升高组CK-MB质量为(45.72±62.28)ng/ml,CK-MB活性为(67.22±106.23)U/L,r=0.838,P=0.000。倒置组与正常组比较,CK-MB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82,P<0.001);CK-MB质量无统计学差异(Z=-0.617,P>0.537)。结论在CK-MB/CK非倒置时,CK-MB质量及其活性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选择CK-MB活性检测更经济实惠;而CK-MB/CK倒置时,CK-MB活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使测定结果高于真实值,出现假性升高,而CK-MB质量能够避免干扰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 陈建芸石玉玲李林海曾兰兰李晓
-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
相关作者
- 陈建芸

- 作品数:55被引量:23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高敏 性能评价 产气荚膜梭菌 CK-MB质量 凝血酶原时间
- 李晓

- 作品数:13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CK-MB质量 血清 分析测量范围 血小板参数检测 血小板参数
- 李林海

- 作品数:110被引量:60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产气荚膜梭菌 基因芯片 冠状病毒 荧光定量PCR
- 石玉玲

- 作品数:226被引量:1,20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产气荚膜梭菌 降钙素原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复方血竭 SARS
- 曾兰兰

- 作品数:23被引量:29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研究主题:产气荚膜梭菌 降钙素原 原发性肝癌 荧光定量PCR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