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篇“ CONNERS量表“的相关文章
Conners量表的版本演变及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Conners量表是由Conners于1969年编制的行为问题评估工具。该量表自1969年发表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完善,逐渐发展为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行为问题评估工具。因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世界上多个主要国家翻译修订了该量表,并广泛应用于行为问题研究与临床评估,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领域尤为常用。我国对Conners量表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基于对Conners量表版本演变和临床应用的梳理,可以为我国对该量表的推广提供参考和启示。
付锦霞孙玲源荆伟
关键词:CONNERS量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Conners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证型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之一.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特征,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对儿童身心发育影响极大。中医治疗ADHD具有肯定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但中医传统诊断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ADHD的深入研究。有研究表明,Conners量表不但在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方面具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并且可作为衡量ADHD药物治疗乃至行为治疗效果的一个客观指标。
黄敬之林甦黄娴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证型CONNERS量表
Conners量表在儿童铅暴露与行为效应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寻找反映个体长期铅暴露水平的指标及特异的行为效应指标。方法 选取铅工业污染区 1~ 4年级学生 98名为暴露组 ,非污染区学生 10 0名为对照组 ,测定血铅、发铅、锌卟啉以评估铅暴露水平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化学法联检测定尿中高香草酸和香草扁桃酸的浓度 ,采用Conners量表评定铅暴露儿童的行为效应。结果 暴露组血铅、发铅和锌卟啉水平增高 ,分别平均为2 39~ 2 42 μmol/L ,81 81~ 83 77μmol/kg和 0 5 5~ 0 6 5 μmol/L ;暴露组尿中高香草酸和香草扁桃酸水平降低 ,分别平均为 0 5 3mmol/mol肌酐和 0 6 8mmol/mol肌酐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两组行为因子得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女性儿童发铅与父母用量表中品行问题、冲动 多动、多动指数之间 ,锌卟啉与父母用量表中因子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 多动、多动指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Conners量表可用于铅暴露儿童行为效应的评定 ,而发铅和血铅可以作为反映儿童铅暴露水平的良好标志物。
何云杨杏芬许发茂邓丽霞周建平周炯亮
关键词:铅中毒儿童流行病学CONNERS量表
应用Conners量表调查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了解城乡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综合的患病情况,方法 应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对包头地区城乡7~12岁儿童14739名进行调查。结果 患病率为14.09%其中农村儿童患病率为15.55%,城市儿童为13.63%,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7-9岁儿童患病率最高,结论:注意缺陷多综合症与年龄,家庭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直接相关。
戎爱香张茂林
关键词:多动障碍CONNERS量表学龄儿童
Conners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被引量:32
1997年
Conners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杜亚松*苏林雁李雪荣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行为问题的量表很多,应用价值最大和使用最多的是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1],该问卷自引进国内以来,已陆续有应用研究的报告[2...
杜亚松苏林雁李雪荣
关键词:多动障碍儿童精神病CONNERS量表
注意检测、Conners量表及自我意识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1997年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注意力、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评价方面有无差异。方法采用注意检测仪Conners儿童行为父母问卷(PSQ)及Piers~Haris自我意识量表(PHSS)对ADHD儿童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DHD儿童的注意缺陷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PSQ的学习问题、多动~冲动及多动指数等均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01)。自我意识评价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意检测、PSQ。
郭平彭金玲范大庆赵涛杨慧琴杜亚松杜亚松刘漪唐慧琴楼小燕
关键词:多动障碍儿童CONNERS量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估中Conners量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Conners评定量表(TRS)最初由美国学者Cormers于1969年制定,再于1978年由Goytle、Connersand Ulrich共同修订.用于全面评定儿童行为问题,尤其适用于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该量表已被新西兰、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学者广泛应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该量表,并陆续应用于临床及科研工作中。
于得澧韩雪莹张雅芝范美媛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IVA-CPT)和Conners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赵夏薇
治疗启动年龄对小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研究治疗启动年龄对小学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收治的ADHD患儿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年级不同将其分为低年级组(n=35)和高年级组(n=35)。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及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对两组患儿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SQ及TRS各项因子分。同时对两组患儿启动药物治疗,给予盐酸托莫西汀,按1.0~1.2mg/kg进行服用,固定培训师举行家长培训课,进行家庭行为治疗统一规范。结果:两组患儿Conners量表PSQ各项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不同年龄患儿均有改善,且低年级组改善幅度大于高年级组(P<0.05);治疗前低年级组与高年级组TRS量表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RS各项评分均有改善,且低年级组明显优于高年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家庭干预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ADHD患儿临床症状,且启动治疗的年龄越小,症状改善更显著,疗效更佳。
谭丽芬骆志群王明义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CONNERS量表儿童
癫痫儿童脑电图与Conners行为量表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癫痫儿童脑电图(EEG)特征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50例癫痫患儿脑电图特点,所有患儿均在我院脑电图室至少行1次EEG检查。应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这50例癫痫儿童进行测评及结果分析。结果:(1)脑电图检查结果如下:EEG记录时间1. 5 h为38例,12 h为12例;EEG正常5例,异常45例;痫样放电起源部位额区5例,颞区5例,枕区3例,中央区5例,多病灶16例,全头部11例;放电发生频率分为4组:持续性放电组15例,阵发性放电组19例,散发或成簇放电组5例,偶见放电组6例。(2)EEG与行为问题的关系:EEG异常组的Conners量表6个因子得分均高于EEG正常组,其中品行问题、心身问题、焦虑、多动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EEG异常组的行为问题异常率为35. 6%,EEG正常组为0%,差异显著。(3)放电起源部位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放电起源部位为颞区的患儿6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其他各区,品行问题得分从高到低:枕区>全头部>多病灶>中央区>颞区>额区;学习问题得分从高到低:中央区>多病灶>全头部>额区>枕区>颞区;心身问题得分从高到低:额区>多病灶>枕区>中央区>全头部>颞区;冲动-多动得分从高到低:枕区>中央区>全头部>多病灶>额区>颞区;焦虑得分从高到低:额区>全头部>中央区>多病灶>枕区>颞区;多动指数得分从高到低:枕区>中央部>全头部>多病灶>额区>颞区。与颞区比较,中央区、多病灶患儿的学习问题,多病灶患儿的心身问题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放电频率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四组比较,学习问题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偶见放电组比较,持续性放电组、阵发性放电组的学习问题得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且EEG异常,中央区、多病灶起源及放电频率高的癫痫患儿更易出现行为
余诗倩姚宝珍庹虎张海菊凌伟
关键词:癫痫CONNERS量表脑电图

相关作者

杜亚松
作品数:464被引量:3,015H指数:2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孤独症 青少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
姚宝珍
作品数:124被引量:597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癫痫 患儿 癫痫儿童 癫痫患儿
凌伟
作品数:27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COX-2抑制剂 幼鼠 儿童 癫痫儿童 痫性发作
秦炯
作品数:473被引量:3,769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癫痫 脑电图 基因突变分析 惊厥
陈燕惠
作品数:329被引量:980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抽动障碍 早期干预 治疗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