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28篇“ EB病毒编码“的相关文章
EB病毒编码的小RNA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评估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表达和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52例鼻咽癌患者和106例鼻咽部炎症性病变组织,分别做成芯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EBER1表达情况;并用生存分析EBER1表达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EBER1明显表达,而在鼻咽部炎症性病变组织中EBER1低表达或不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P<0.05)。生存分析显示:EBER1高表达患者中,无疾病生存期(DFS)和生存期(OS)明显好于EBER1低表达或不表达患者(DFS:P<0.05,OS:P<0.05)。结论EBER1高表达提示NPC预后好。
解立武张欣王晶
关键词:鼻咽癌预后
EB病毒编码的IL-10通过JAK1-STAT3通路促进鼻咽癌发展的机制研究
【目的】鼻咽癌是临床上常见的鼻咽部恶性肿瘤。目前研究表明,部分鼻咽癌患者发病与EBV感染相关,但EBV分泌的v IL-10促鼻咽癌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JAK1-STAT3通路是肿瘤发生发展中重要的信号通路,是否受EB...
邱琴
关键词:鼻咽癌
具有多风险因素的鼻咽癌基因调控网络构建及其富集信号通路NF-κB在EB病毒编码潜伏膜蛋白介导下的动力学
鼻咽癌,是一种好发生于中国南方和周边地区的癌.在人体头颈部的恶性肿瘤中鼻咽癌的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为目前中国国家重点防控的十大肿瘤之一.鼻咽癌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如EB病毒感染、生活习惯等.但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确,鼻咽...
刘泓斓
关键词:差异表达基因HOPF分岔
EB病毒编码的microRNAs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被引量:2
2021年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明确的致瘤性病毒,与鼻咽癌、胃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EBV共编码44种成熟的微RNA(microRNAs,miRNAs),可调节病毒自身和宿主基因的表达。EBV编码的miRNAs(Epstein-Barr virus-encoded microRNAs,EBV miRNAs)及其所调控的靶分子参与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侵袭和转移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巍明易伟宏杨大志李桂源
关键词:肿瘤上皮间质转化
EB病毒编码的microRNA影响结直肠癌发展的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及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因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仅在2018年就出现了1,096,601例新发病例和551,269例死亡病例。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高危因素众多,包...
孙浩
关键词:结直肠癌EB病毒代谢
EB病毒编码的BARF1对GES-1细胞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编码的BARF1基因对人胃上皮细胞(GES-1)增殖、迁移及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将pIRES-EGFP/BARF1重组质粒、pIRES-EGFP空载体转染GES-1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IRES-EGFP/BARF1及pIRES-EGFP的GES-1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与未转染组细胞生长状况;通过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BARF1基因表达情况;通过细胞计数及CCK8法评估转染与未转染三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评价不同组别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应用划痕实验分别对稳定转染BARF1组和空载体组GES-1细胞的迁移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与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结果获得稳定表达pIRES-EGFP/BARF1、pIRES-EGFP的GES-1细胞模型;稳定转染BARF1组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未转染组及转染空载体组,并且稳定转染BARF1组S期显著延长;稳定转染BARF1组GES-1细胞的迁移能力比转染pIRES-EGFP空载体组得到明显提升;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集中表达在稳定转染BARF1组的GES-1细胞核内。结论作为EBV编码的癌基因BARF1能够促进人胃上皮细胞GES-1增殖、迁移及分裂,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胃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
杨佳宁李娜董鸿铭徐媛李淑英
关键词:胃癌GES-1BARF1基因胃上皮细胞
EB病毒编码的LMP1蛋白通过糖酵解途径影响NK/T细胞淋巴瘤增殖的机制研究
背景目的  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KillerT-CellLymphoma,NKTCL)在东亚和拉丁美洲的发病率相对于其他国家较为频繁,在欧美国家较为少见,具体发病原因与地区的关系尚不明确。NKTCL大多数的...
吴博文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糖酵解吉西他滨
文献传递
EB病毒编码的小RNA荧光双重标记技术的建立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利用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建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的荧光双重标记方法。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为淋巴瘤患者的蜡块20例,其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每例取蜡块进行连续切片,每例切片2张,其中1张切片进行荧光双重标记,另1张作为阴性对照。通过荧光显微镜查看双重荧光标记的效果。结果荧光双重标记成功后细胞和组织结构完整。原位杂交联合免疫荧光阳性的细胞核呈绿色荧光,免疫荧光阳性的细胞膜呈红色荧光,双重标记阳性细胞的膜与核红绿荧光对比鲜明。结论建立了一种新的EBER荧光双重标记方法,且此方法可以用于判断EB病毒感染的细胞属于B细胞还是T细胞,有助于淋巴瘤的诊断。
毕阔梅雪周小鸽孙岚刘伟
关键词:原位杂交免疫荧光
山东地区血液肿瘤病人EB病毒编码基因变异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编码基因变异与血液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山东地区白血病病人186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人7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PCR技术分析EBV 1/2分型,PCR结合限制性酶切技术分析EBV F/f分型,巢式PCR和DNA测序检测EBV编码小RNA(EBERs,包括EBER1和EBER2)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白血病和MDS病人1型EBV的检出率分别为77.3%(51/66)和89.3%(25/28),2型EBV检出率分别为7.6%(5/66)和7.1%(2/28),同时携带1型和2型两种基因型检出率分别为15.1%(10/66)和3.6%(1/28);F型EBV在白血病和MDS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8.6%(68/69)和91.7%(22/24),f型EBV在白血病和MDS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4%(1/69)和8.3%(2/24)。白血病和MDS中1/2分型、F/f分型的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血病和MDS中EBERs的主要基因型为EB-6 m型,分别为85.0%(34/40)和75.0%(15/2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山东地区白血病和MDS的EBV基因型以1型和F型为主,EBERs的优势基因型为EB-6 m,EB-6 m型EBERs可能与白血病发生相关。
王海语孙玲玲李萍刘雯张忠广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EB病毒编码基因变异亚型分析
目的和背景: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重要的DNA肿瘤病毒,与鼻咽癌、胃癌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学者对EBV感染与白血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EBV独特的表达...
王海语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

相关作者

李桂源
作品数:573被引量:1,617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鼻咽癌 鼻咽癌细胞 低表达 非编码RNA 非编码
李夏雨
作品数:123被引量:182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低表达 鼻咽癌组织 长链 预后预测 原位杂交检测
曾朝阳
作品数:244被引量:29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鼻咽癌 低表达 鼻咽癌细胞 非编码RNA 预后预测
石磊
作品数:84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长链 预后预测 低表达 非编码RNA基因 非编码
李小玲
作品数:331被引量:64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研究主题:鼻咽癌 鼻咽癌细胞 低表达 鼻咽癌组织 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