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2篇“ GC基因“的相关文章
- 白细胞介素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河南地区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446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218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IL-6-174GC、IL-6-572GC和IL-6-597GA位点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IL-6-572GC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及IL-6-572GC位点基因型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糖尿病及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IL-6-174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72GC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C、CC,IL-6-597GA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GG、GA、AA。2组IL-6-174GC、IL-6-597GA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572GC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G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18%vs46.8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572GC基因(OR=1.534,95%CI:1.180~1.995)、高血压(OR=1.442,95%CI:1.033~1.957)、糖尿病(OR=1.610,95%CI:1.083~2.391)、HDL-C(OR=0.467,95%CI:0.266~0.818)、LDL-C(OR=2.004,95%CI:1.104~3.636)均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P<0.01)。IL-6-572GC位点GG基因型单支病变率高于GC、CC基因型,3支病变率低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572GC基因突变与河南汉族老年冠心病发病及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IL-6-572GC基因突变会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以及严重程度。
- 亓俊杰李世勋周凡王岩王志方
- 关键词:冠心病基因型基因型频率
- 犏牛GC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研究
- 2023年
- 本研究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对犏牛GC基因(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的编码区进行克隆,分析GC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犏牛和牦牛附睾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犏牛GC基因CDS区长1425bp,编码474个氨基酸;GC蛋白无跨膜结构,肽链中亲水性氨基酸的数量显著高于疏水性氨基酸,表明其具有亲水性;组成犏牛GC蛋白的474个氨基酸中,306个氨基酸位于α螺旋区,占氨基酸总数的64.56%;141个氨基酸以无规则状态存在,占总数的29.75%;15个氨基酸位于延伸链区,占总数的3.16%;12个氨基酸位于β转角区,占总数的2.53%;犏牛GC基因氨基酸序列与黄牛、牦牛、水牛等物种存在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9.86%、99.14%和98.32%。qPCR(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GC基因在犏牛附睾的表达量高于牦牛(P<0.05)。本研究为犏牛附睾组织中精子发生的相关机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 吴静潘美兰张馨陈先李春海王鹏张小明潘城张贞贞赵旺生
- 关键词:犏牛GC基因附睾生物信息学分析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贵州株gC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2023年
- 为了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贵州株(GZNY202112株)的gC基因遗传进化情况,参考GenBank鸡传染性喉气管炎gC基因设计合成1对特异引物,通过PCR扩增,克隆至pMD-19T载体,测序并以国内外12株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为参考株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GZNY202112株gC基因PCR扩增产物长度为1258 bp;核苷酸序列与12株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7.7%~98.9%,2处碱基突变;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6%~98.1%,1处氨基酸位点有差异;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毒株与澳大利亚CSW-1疫苗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GZNY202112株gC基因存在2处碱基突变和1处氨基酸位点差异,遗传较稳定,进化保守,没有单独形成进化分支,未发生明显变异。
- 杨婷孙芸温贵兰徐飞
- 关键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C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 基于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海南汉族寻常性银屑病与GC基因关系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GC基因多态性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101例海南籍汉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79例海南籍健康对照者的GC基因及其上、下游各2 kb进行全长测序,对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且对照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值大于0.05的单核苷酸多肽性(SNP)在四种遗传模式下进行基于SNP的关联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外显子区风险位点对基因功能的影响。结果:共检测到94个SNP,其中93个符合纳入标准。在基于SNP的关联分析中,有21个SNP(16个位于内含子、2个位于外显子及3个位于非翻译区)至少在一种遗传模式下为银屑病的易感位点(P<0.05),OR为0.289~2.295,95%CI为0.048~12.670。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位于外显子11上的rs4588为非同义突变,可将苏氨酸转换为赖氨酸(SIFT Score=0.481、SIFT Score Pred为T),另一个位于外显子8上的rs4752A>G为同义突变,未导致氨基酸的改变。结论:GC基因与海南汉族寻常性银屑病易感性相关。
- 刘琨刘军麟袁丞达陆春婉殷梅
- 关键词:GC基因银屑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 基于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海南汉族寻常性银屑病与GC基因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GC基因多态性与寻常性银屑病的关系。方法在101例海南籍汉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79例海南籍健康对照者中采用靶基因捕获测序法对GC基因及其上、下游各2kb进行全长测序,对于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大于1%的SNP进行基于S...
- 刘琨
- 关键词:GC基因银屑病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
- CYP2R1、GC基因多态性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维生素D3补充响应性的影响
- 目的探讨CYP2R1和GC基因多态性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补充响应性的影响,并探索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维生素D缺乏状况的改善和个体化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糖尿病前期患...
- 许泽
- 关键词:GC维生素D缺乏随机对照试验
- 一种富含AT或者GC基因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AT或者GC基因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基因的两条链分别分割成多个寡核苷酸片段,一条链寡核苷酸片段和对应的另外一条链寡核苷酸片段能够互补配对产生带有粘性末端的双链寡核苷酸片段;相邻两个双链寡核苷...
- 黄小罗翟春华张丽华李子龙闵静柳振宇
- 中国育龄女性GC基因rs7041多态性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联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中国18~44岁育龄女性维生素D结合蛋白编码基因GC rs7041位点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关联。方法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生物样本库中分层随机选取涵盖31个省的18~44岁1812名育龄女性的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含量,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进行GC基因分型。结果共纳入1812名育龄女性,所有样本rs7041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血清25(OH)D水平[M(P25,P75)]为16.69(12.04,21.69)ng/mL。在总体样本及南方地区,维生素D正常人群中CC基因型携带者的25(OH)D水平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5)。校正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前后,携带CC基因型个体发生维生素D不足的风险均明显低于AA基因型个体(OR=0.571,95%CI 0.373~0.87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处于南方或北方,该基因型携带者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均较低[南北方校正后的OR值分别为0.284(95%CI 0.144~0.560)和0.109(95%CI 0.015~0.798)]。结论 GC rs7041位点A/C多态性与中国育龄女性血清25(OH)D水平显著相关,纯合突变型CC可能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风险的保护因素。
- 赵夏雨胡贻椿王睿毛德倩陈竞张惠迪单晓云杨丽琛
- 关键词:育龄女性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GC基因
- PRV变异株gB和gC基因分子特征及抗原差异性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对3株(GD1406、FS2015、FJFZ株)变异伪狂犬病病毒(PRV)的gB和gC全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微量交叉中和试验分析抗原差异性。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3株PRV变异株之间gB、gC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7%~100.0%和99.6%~100.0%,100.0%和99.0%~100.0%;gB和gC基因系统进化树遗传进化分析显示:系统进化树分为2大支,其中一个大支为国内经典毒株群、2011年后分离的变异毒株群2个小分支所占据的中国毒株群;另一个大支为欧洲分离株和美洲分离株组成的欧美毒株群。微量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PRV-Bartha K61高免血清中和PRV-GD1406和PRV-Bartha K61的效价分别为22和53,PRV-GD1406高免血清中和PRV-GD1406和PRV-Bartha K61的效价分别为37和44;PRV-GD1406毒株异源血清中和效价/同源血清中和效价约为0.83,PRV-Bartha K61毒株异源血清中和效价/同源血清中和效价约为0.59;2个毒株(PRV-GD1406、PRV-Bartha K61)间交叉反应程度相关系数R=0.72。
- 万曾培王征帆庞旋飞王凤求王贵平李中圣白挨泉
- 关键词:猪伪狂犬病病毒GB基因GC基因
- 分子信标探针及引物对、GC基因SNPs位点检测方法
-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信标探针及引物对、GC基因SNPs位点检测方法。该分子信标探针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游序列、核心序列和下游序列,核心序列为:5’‑[G/T]GCCACACCCA[A/C]‑3’或5’...
- 周继昌朱玉梅刘小立冯铁建杨慧龚春梅莫俊銮车晓玲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程安春

- 作品数:1,086被引量:2,162H指数:26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鸭瘟病毒 鸭疫里默氏杆菌 病毒 DPV 鸭瘟
- 汪铭书

- 作品数:915被引量:1,730H指数:25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鸭瘟病毒 鸭疫里默氏杆菌 病毒 DPV 鸭瘟
- 肖少波

- 作品数:215被引量:743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伪狂犬病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克隆 动物病毒学 伪狂犬病毒
- 陈焕春

- 作品数:1,020被引量:4,236H指数:31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伪狂犬病病毒 伪狂犬病毒 单克隆抗体 克隆 疫苗
- 练蓓

- 作品数:3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GC基因 鸭瘟病毒 GC 编码蛋白 分子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