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6篇“ HADLEY环流“的相关文章
- 冬季Hadley环流与热带海表面温度的关系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利用1979-2021年全球海表面温度(SST)、气象再分析资料等数据,探讨冬季Hadley环流(HC)的变率及其与热带SST异常的关系,研究其对中国同期降水量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HC的EOF_(1)模态(46.2%)是上升支在10°S左右的主体位于北半球的非对称模态,包含年代际和年际变率.年代际变率与印度洋(20°S~20°N,50°~90°E)SST南北不均匀增暖趋势有关(南半球大于北半球);年际变率与El Ni?o事件下印度洋(10°S~10°N,50°~90°E)异常SST经向梯度沿正方向为0的位置出现在南半球有关.EOF_(2)模态(16.7%)是关于赤道对称模态,仅体现年际变率,与El Ni?o事件下热带东太平洋(180°E~90°W)异常对称的经向热力结构有关.两个主模态与中国同期降水量和气温均呈正相关.在EOF_(1)(EOF_(2))模态影响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南方地区东南部)降水偏多,与110°~120°E异常反环流有关.EOF_(1)模态下,中国西北-中部地区存在气温正距平,与下沉运动的绝热加热效应关系密切.EOF_(2)模态下,中国气温也为正距平,但温度异常不显著.
- 文琦李旭李艳刘抗
- 关键词:HADLEY环流气候影响
- 地面以下虚假经向风场对非洲地区局地Hadley环流的影响
- 2021年
- 利用热带地区垂直翻转环流分解方法(简称"M1")和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方法(简称"M2"),采用7套再分析资料,分析地面以下虚假经向风场(fake below-ground meridional wind,FBGMW)对非洲大陆地区Hadley环流(Hadley circulation in Africa,AFHC)气候态、年际变率和线性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气候态而言,FBGMW对AFHC强度、AFHC公共上升支和南北半球下沉支的影响取决于季节和质量流函数计算方法的选取。(2)除了AFHC公共上升支,FBGMW对南北半球AFHC强度、AFHC下沉支位置年际变率的影响很小。不考虑FBGMW会使得M1方法对应的冬季和夏季以及M2方法对应的冬季AFHC公共上升支年际变率减小,M1和M2方法对应的秋季AFHC公共上升支年际变率增加。不考虑FBGMW导致M1方法对应的春季和M2方法对应的春季和夏季AFHC公共上升支年际变率的变化依赖于资料的选取。(3)尽管不考虑FBGMW会导致AFHC强度以及AFHC公共上升支和南北半球下沉支位置线性趋势的数值发生变化,但关于AFHC线性趋势的主要结论未改变。
- 成剑波左冬冬颜鹏程
- 关键词:气候态年际变率
- 地表以下虚假的风场资料对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空间模态及下沉支未来预估的影响
- 2020年
- 本文利用12个CMIP5气候模式的风场资料,采用全球大气环流三型分解模型中的经圈型环流流函数,研究了地表以下虚假的风场资料对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空间模态及下沉支位置未来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计算Hadley环流的流函数时,由于垂直积分过程会将地表以下虚假的风场资料所带来的误差传递至整层的流函数,从而导致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的空间模态中存在虚假的“小环流”,该“小环流”会导致Hadley环流下沉支位置的误判,并对下沉支位置变化趋势的准确计算产生较大影响;进一步的定量分析发现,在未来排放情境下(RCP8.5),地表以下虚假的风场资料所引起的误差会导致北半球夏季Hadley环流下沉支向极扩张趋势的高估。
- 许之航胡淑娟王思懿彭建军
- 关键词:HADLEY环流
- 评估IPCC AMIP5模式对北半球冬季Hadley环流与热带海温经向结构关系的模拟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考察了IPCC AMIP5模式对Hadley环流及其与热带海温(SST)变化关系的模拟能力,通过将Hadley环流与热带SST的变化分解为关于赤道对称和关于赤道非对称2部分,分析了模式对于Hadley环流与热带SST不同分布的气候平均结构、主导模态及二者变化关系的模拟能力.结果显示,AMIP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气候平均的Hadley环流的空间结构及其主导模态的空间结构,但是对强度的模拟较差.对Hadley环流与热带SST不同经向结构之间关系的模拟,大多数模式能较好地反映Hadley环流对热带SST不同经向结构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全球平均的情况下,北半球冬季热带SST与Hadley环流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热带SST对大气环流的强迫为主.
- 安然冯娟李建平李建平
- 关键词:HADLEY环流热带海温
- Hadley环流上升支演变特征及其与低纬大气臭氧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
- 2018年
- 利用最新的NCEP/NCAR的逐月平均风场资料及ECMWF的逐月多层臭氧质量混合资料,通过定义Hadley环流上升支强度指数(HAI),用质量流函数的方法研究了纬圈平均Hadley环流上升支的演变特征及其与低纬地区不同层次大气臭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冬季和夏季HAI较大,最大值出现在2月和8月,春、秋季HAI较小,最小值出现在5月和11月;Hadley环流上升支的位置随季节和强度变化;冬季Hadley环流上升支所跨纬度最宽,夏季最窄。(2)各季节代表月份的HAI具有一定的年代际特征,即1月、4月具有负距平-相持-正距平的年代际特征,线性增强趋势明显;7月、10月则表现为距平的正-负-正变化,但7月HAI在2012年以后有明显减弱趋势。总体上各季节HAI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增强。(3)除春季外,Hadley环流上升支对低纬对流层臭氧的动力输送作用显著,Hadley环流上升运动越强,上升支所对应纬度带对流层臭氧浓度越低,南北两个下沉区对流层臭氧浓度越高。(4)HAI表现为强指数年时,低纬对流层臭氧整体表现为增加,平流层中下部臭氧减少,体现出彼此的长期综合影响。
- 李琼郭世昌黎祖贤唐林汪玲丁莉
- 关键词:大气物理学HADLEY环流质量流函数
- 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海洋数据同化试验模拟的冬季Hadley环流长期变化趋势被引量:4
- 2018年
- 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近期气候预测系统DecPreS的初始化试验的模拟结果,该试验本质上是基于耦合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的海洋数据同化试验.海洋数据同化方案采用了集合最优差值(ensemble optimal interpolation,EnOI)和分析增量更新(incremental analysis update,IAU)相结合的方案.该研究把同化试验与该模式参与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历史气候模拟试验(简称历史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重点研究海温被观测约束的同化试验对NCEP/NCAR再分析资料揭示的北半球冬季Hadley环流增强趋势的再现能力.结果表明,历史试验模拟的北半球冬季Hadley环流在热带地区存在虚假减弱趋势,同化试验有效地改进了上述偏差,模拟的Hadley环流在5°~15°N呈显著增强趋势,与再分析资料更为接近.同化方案有效改进了对北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变化趋势的模拟能力,使得模拟的海温梯度变化更趋合理,最终令Hadley环流变化较之历史试验更接近再分析资料.
- 孙咏周天军吴波
- 关键词:HADLEY环流
- 两类El Nino事件对Hadley环流及中国气候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利用1979-2014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两类El Ni?o事件对Hadley环流及中国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冷季还是暖季,El Ni?o事件使得Hadley环流增强但并未改变Hadley环流中上升支及下沉支的位置;在暖季El Ni?o Modoki事件使得Hadley环流的上升支和下沉支均发生北移,在冷季则没有这种特征.El Ni?o对Hadley环流的影响较El Ni?o Modoki要大,是由两类El Ni?o事件下海温异常分布型的不同造成的.El Ni?o事件下中国南方易出现低温、洪涝,北方易发生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且易导致暖冬现象.当发生El Ni?o Modoki事件时,在冷季,中国地区气温分布表现为北部和东部地区偏低,西部及西南部地区较高;在暖季,中国东北地区表现为较强的增温现象,长江以南地区的降水较气候平均态偏少.选择两类El Ni?o事件对Hadley环流影响最大的个例,发现中国气温、降水的异常特征与两类El Ni?o事件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统计规律基本相符,表明两类El Ni?o事件对中国气候影响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对Hadley环流的影响不同造成的,其他环流系统的作用使得最终影响更为复杂.
- 李艳马百胜王琪路瑶王嘉禾
- 关键词:ELNINO事件ELHADLEY环流中国气候
- 东亚季风区Hadley环流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 本文通过计算局域的Hadley环流(以下简记为H.C.)质量流函数,描述了局域H.C.的季节变化特征,运用相关分析与合成分析法,得出了H.C.与我国东部降水的关系。夏季东亚季风区H.C.与我国降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热带支...
- 巴馨瑶钱斌瑶丁鹤鸣
- 关键词:东亚季风区
- 文献传递
- Hadley环流的双层结构及其年代际演变特征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1948—2011年NCEP/NCAR月平均水平风场资料,采用全球大气环流的三型分解等方法,研究了Hadley环流的双层结构及其年代际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Hadley环流双层结构客观存在,且4、5、6、10、11月南半球Hadley环流双层结构长期存在;(2)南半球Hadley环流双层结构较北半球更加明显,双层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倾斜状,对Hadley环流强度和中心位置的变化进行研究时,应考虑双层结构的影响;(3)4、5、6、10、11月南半球Hadley环流强度随时间都呈现强弱强的年代际演变特征,各个月份环流强度都存在20-30年和40-60年时间尺度的周期;(4)4、5、6、10、11月南半球环流中心位置(双层结构平均位置)随时间一致地表现为向南移动,各个月份环流中心分别向南移动了5.18°、2.11°、2.50°、1.79°、5.76°,平均向南移动了3.47°。
- 成剑波胡淑娟丑纪范
- 关键词:HADLEY环流年代际变化
- 两类El Ni?o事件对Hadley环流及中国气候影响分析
- <正>1挑选出两类El Ni?o事件发生年份将一年分为暖季(5月—10月)和冷季(11月—4月),分别挑出1979—2014年暖季和冷季的El Ni?o年、La Ni?a年及El Ni?o Modoki年、La Ni?a...
- 马百胜李艳王琪路瑶王嘉禾
- 关键词:HADLEY环流中国气候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周波涛

- 作品数:91被引量:1,18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大气环流 气候变化 HADLEY环流 亚洲-太平洋涛动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
- 郭世昌

- 作品数:89被引量:49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 研究主题:大气臭氧 臭氧 臭氧总量 北半球 O
- 李琼

- 作品数:54被引量:163H指数:9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
- 研究主题:地震 M 前兆异常 HADLEY环流 地下流体
- 秦育婧

- 作品数:41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冷锋 锋面 再分析资料 HADLEY环流 自动识别方法
- 吕达仁

- 作品数:297被引量:2,676H指数:3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平流层 气溶胶 对流层 浑善达克沙地 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