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4篇“ PUSHOVER方法“的相关文章
基于Pushover方法的双柱墩横桥向抗震容许位移数值分析
2025年
文章介绍了双柱式桥墩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通过计算实例对桥墩弹塑性数值模型的参数取值和分析结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一次迭代分析即可得到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合理水平力,从而获得双柱墩横桥向抗震容许位移。
李长坤魏玲利
关键词:PUSHOVER分析双柱桥墩
基于Pushover方法的耗能自复位铰节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基于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设置耗能自复位铰节点(EDSC-HJ)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介绍EDSC-HJ框架的结构形式,并建立了EDSC-HJ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其次使用Pushover方法计算EDSC-HJ框架有控结构与无控结构的抗震性能并设计节点弹性恢复装置和耗能装置的力学参数.结果表明:EDSC-HJ框架结构节点相对转动刚度比的合理取值区间为0.05~0.5;设置节点阻尼器的EDSC-HJ有控结构的层间位移响应下降了76%,且满足限值要求;由于节点阻尼器的设置提高了结构的附加抗侧刚度,有控结构的基底剪力响应提高了23%.EDSC-HJ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框架(RCF)结构,具有良好的韧性结构特征.
鲁亮颜浩天叶雨立
关键词:PUSHOVER分析有限元模型
基于Pushover方法的漫滩软土区地铁车站抗震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研究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基于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长江漫滩区地铁车站土-结构二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与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对5种不同土体刚度模型进行抗震分析。峰值层间位移角与峰值内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土体刚度与结构刚度一致时,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结果相近,而当土体刚度小于结构刚度或土体刚度大于结构刚度时,Pushover分析方法计算精度下降。
姚任行涂智溢王仰君蒋家卫吴琪张江伟
关键词: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抗震分析
基于改进Pushover方法的自升式平台极限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自升式平台在海上石油开采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以某自升式平台为例,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以载荷重现期作为环境载荷施加的变量,采用改进的非线性推覆方法对平台在极端环境作用下极限承载力与失效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甲板上浪载荷是影响平台倒塌的重要因素,不同入射工况下平台的倒塌模式均为桩腿的中下部斜撑结构形成塑性铰,塑性失效位置以及3条桩腿的塑性失效程度取决于入射角度。以环境重现期为标准对平台环境承载力进行分析,可为自升式平台极限性能与弱点位置的分析提供参考。
王晨思杨树耕张德瑞朱本瑞
关键词:极限承载力失效模式
Pushover方法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解决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以山东省某市安置房小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高层建筑物的周期比、结构底部剪力、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等设计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振动阶数的增加,结构平动自振周期和扭转自振周期均呈现近线性降低,结构的周期比随着振型阶数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最大周期比0.61<0.9;随着顶点位移的增加,两种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构底部剪力均呈非线性单调增加并逐步趋于收敛的趋势,非线性计算得到的底部剪力大于线性计算得到的底部剪力;随着楼层的高度增加,层间位移角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抛物线变化规律,层间位移角达到最大值1/1028,小于建筑抗震规范的限制要求。
郭勇强
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设计高层建筑PUSHOVER方法
基于Pushover方法的ALC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罕遇地震下ALC填充墙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MIDAS Gen对纯框架和ALC填充墙框架进行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分析比较两种工况下模型性能点、基底剪力-顶点位移曲线、层间位移曲线、层间位移角曲线与层剪力曲线,并给出了不同顶点位移下的塑性铰分布情况和出铰率。结果表明:1)罕遇地震下,两种工况下模型性能点处各楼层层间位移角均远小于1/50,处于破坏和危及结构稳定阶段的塑性铰占比总和小于20%,80%以上的塑性铰未进入塑性状态,结构能够承受罕遇地震考验,满足抗震设计规范结构“大震不倒”的要求;2)ALC填充墙框架和纯框架模型的塑性铰均主要分布在框架梁端,塑性铰可充分转动,结构承载能力未出现严重退化,符合“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整体机制”,抗震性能良好;3)竖向均匀布置ALC填充墙可显著提高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能力,但其延性会有所下降;4)ALC填充墙对结构耗能起到积极作用,可有效减轻主体结构的破坏,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李朋金钰炜陈晓龙宋满荣
关键词:静力弹塑性分析抗震性能
改进的自适应Pushover方法在大跨桁架拱的应用
2022年
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自适应Pushover分析中,由于水平和竖直2个方向的反应谱并不相同,相同的周期变化在2个方向上引起的加速度变化并不相同,因此2个方向的“累积的基底力/此步完结时反应谱所求得的总基底力”的百分比不一定可以同时达到100%。为此,引入二范数误差来寻找最接近理论值的方法,同时,对于振型密集的结构,为避免结构进入塑性后振型调换,引入基于相关度的模态对比方法以捕捉振型顺序改变的情况。通过将大跨度平面拱作为算例,在EL-centro双向地震作用下初步验证了基于此改进的自适应Pushover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王靖何喜洋熊雄黄丹
关键词:多维地震大跨结构
一种创新的基于阻尼的自适应Pushover方法及其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2022年
以能力谱Pushover分析方法和自适应Pushover分析方法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阻尼的自适应Pushover分析方法。这个方法运用了能力谱Pushover方法中等效阻尼比的概念来表示结构进入塑性的程度,通过每个振型独立加载所产生的能量计算出各自振型的等效阻尼比,利用通过阻尼比折减的反应谱来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力。同时,利用结构的振型相关系数对结构弹性阶段及塑性阶段的振型形状进行对比,分辨结构进入塑性前后各个振型的相关性以在自适应Pushover方法过程中对结构各自振型有效地独立加载。通过一榀框架算例,在EL-centro水平地震作用下初步验证了基于阻尼的自适应Pushover分析方法的适用性。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考虑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其比能力谱Pushover分析方法更接近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果。
王靖何喜洋熊雄黄丹
关键词:等效阻尼
基于Pushover方法的双柱墩高架车站抗震性能分析
2021年
以某双柱墩高架车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应谱分析发现结构Y方向的抗倾覆比值系数小于X方向。应用Pushover方法对车站结构Y方向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车站结构满足结构弹塑性的相关要求,结构Y方向超强系数大于2,结构最先在二层柱端产生塑性铰,首层双柱产生塑性铰的时间相对滞后。基于Pushover的分析方法能反映结构弹塑性表现,为设计提供依据。
李鸿
关键词:PUSHOVER抗震性能超强系数
隔震框架结构的Pushover方法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Pushover分析作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可有效评估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目前国内Pushover分析应用于抗震结构的研究较多,但用于隔震结构相对较少。本文先对高烈度区的5层和7层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分别采用倒三角和均匀加载方式的Pushover分析,并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针对相应的5层和7层隔震模型,进行了同样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抗震结构,Pushover方法的倒三角加载方式更合适;对于隔震结构,Pushover方法的均匀分布加载方式具有更高的精度。采用隔震设计后,结构层间位移和剪力大大降低,大震下上部结构基本弹性。对于隔震框架结构,采用均匀加载模式的Pushover分析在层间位移、隔震层位移等指标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推荐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进行隔震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
曾德民陈思成杜志超解琳琳
关键词:隔震PUSHOVER分析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相关作者

林皋
作品数:573被引量:4,020H指数:3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混凝土 拱坝 重力坝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地震
吕大刚
作品数:345被引量:1,803H指数:25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地震易损性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架 易损性 地震易损性分析
柳春光
作品数:161被引量:678H指数:1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抗震 桥梁结构 地震 可靠性分析 地震响应
王光远
作品数:252被引量:2,773H指数:30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可靠度 抗震结构 优化设计 结构选型 可靠性分析
张望喜
作品数:95被引量:426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钢筋混凝土 RC框架结构 有限元分析 双参数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