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7篇“ QUARTET“的相关文章
- 乡村振兴“家”之四重奏
- 2024年
- 中华文明总体上属于农耕文明,农耕文明造就了乡土社会,乡土社会建构了社稷国家,这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园遗产。家园遗产包含着四种“家”的层次结构,即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家庭,以宗族为纽带的扩大家族,以自然生态为背景的村落家园,以及以民族为主导性认同的国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复合性“家”的共同体。中国当下正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在保护、继承的基础上,演奏好“家”的四部和声,是关乎到乡村振兴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 彭兆荣
- 关键词:四重奏
- 乌托邦补偿:脱欧小说“季节四部曲”中的莎士比亚传奇剧
- 2024年
- 英国当代重要小说家阿莉·史密斯的“季节四部曲”是脱欧文学的代表作。在“四部曲”中,史密斯构建了一种与莎士比亚四部传奇剧的对位叙事关系,并将其寓于“合—分—合”“破裂—重聚”“分离—重逢”“分散—集聚”的四种叙事结构中,以此指向空想、矛盾、希望、总体四种类型的乌托邦。通过这种互文叙事,史密斯既批判了因脱欧而来的分裂的“坏”英国,又用包含全球本地化向度的乌托邦想象去补偿实现统一的“好”英国。
- 隋晓荻于潇涵
- 阿莉·史密斯小说中世界主义思想与共同体书写——以“季节四部曲”为例
- 2024年
- 苏格兰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季节四部曲”小说以脱欧为背景,呼吁人们从单一的国家和民族的特定话语中解放出来,构建世界主义宏大叙事主导下的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史密斯的世界主义理想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处于困境、面临挑战的“他者”,借由“他者”叙事,呈现出有治愈能力的共情世界主义新伦理。在世界主义哲学概念的观照下,“季节四部曲”探讨了认知共情和对话共声在共情培养中的重要性,并从正义和情感等维度书写构建未来共同体社会的美好愿景。
- 王宁
- 关键词:世界主义
- 古·印——周文中打击乐四重奏《谷应》文本与意义解析
- 2024年
- 打击乐四重奏《谷应》是周文中的代表作,被誉为其“职业生涯获得的所有东西方理念的总和”。文章以音乐分析为基础,并与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多方关联,探讨《谷应》之于作曲家创作生涯的意义和其立意,以及作曲家如何以声音为载体,对东西方关系及其音乐传统、作曲之独立性、声音本质、易学、琴学、山水、空间等重要问题进行思考和回应。
- 鲁瑶
- 关键词:四重奏阴阳八卦《溪山琴况》
- 国际葡萄酒城四重奏
- 2024年
- 1 一座城的微醺,世界也在微醺,风从海上来也从酒窖中来 一杯葡萄酒摇荡着日出和日落,时间窖藏在酒城的迷宫,历史有浩荡的风云 在惊动着人世。而爱是唯一的法则 时间内外都在酒香中飘摇着慈悲 那是一粒葡萄和人心的宽慰。爱总是带着使命奔赴清朝的光阴和一杯张裕葡萄酒在平衡着人间 古老的命题永远都是新的命题 葡萄藤在时间中缠绕,每一杯葡萄酒都是旧的也都是新的。
- 紫藤晴儿
- 关键词:国际葡萄酒城葡萄藤四重奏葡萄酒
- 论阿莉·史密斯“季节四部曲”的边界意识和身份书写
- 2024年
- 苏格兰作家阿莉·史密斯的“季节四部曲”小说反映出作家对边界书写的兴趣和文学主张。着眼于脱欧后当今英国社会的隔阂分裂状态,在时间边界维度上,打破线性时间结构,架构具有空间性的时间,诠释将历史与现在紧密相连的重要性;在地理边界维度上,分析“他者”对边界符号发起的挑战,提供新的视角来思考英国脱欧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在性别边界维度上,聚焦边界主体的他者双性同体性别观和性别流动性,跨越性别二元对立界限,颠覆父权制度的内在秩序。通过探讨边界与建构民族身份认同间的关联,指出边界的内在可塑性,以期通过加强对话沟通来实现构建全球共同体的愿景。
- 王宁
- 关键词:身份书写
- “不变性”作为十二音系统的逻辑链——以米尔顿·巴比特《第五弦乐四重奏》为例
- 2024年
- 不变性,是十二音序列在变化时保持不变的音乐特征或关系。文章提出米尔顿·巴比特的“不变性”理论——包括移位不变性与倒影不变性,对他的十二音系统创作起到决定性逻辑作用。同时,在巴比特的晚期创作中,尤其在大型矩阵复合式作品中也对音高组织的细节处理表现出不同的“不变性”的结构思维。
- 魏雨薇
- 关键词:不变性十二音矩阵
- 先锋归来——记吴蛮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融合四重奏音乐会
- 2024年
- 2023年8月,旅美琵琶演奏家吴蛮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融合四重奏合作开启了在北京、杭州、上海的巡演。11—12日晚,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让京城乐迷们大呼过瘾。吴蛮在音乐跨界和跨文化交流方面成就斐然,从1990年代只身前往美国至今,三十多年来,她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不断地交流合作,音乐风格获得了全面拓展,传统、现代、世界音乐、即兴演奏等多种曲风手到擒来,鲜明的“蛮氏”风格也蜚声海内外。
- 智凯聪
- 关键词:即兴演奏国家大剧院吴蛮管弦乐团四重奏曲风
- 借笔墨之声 书文化汇流——从“汇流”解读周文中弦乐四重奏《浮云》
- 2024年
- 在我国当代音乐创作领域,受中国传统文化启发的作品异彩纷呈,来源于哲学思想、文学文化的创作亦绮丽多姿。作曲家们从非音乐范畴吸收灵感与养分,将这些宝贵的文化因素转化为音响形态,形成有组织的音高、有逻辑的音调、有内涵的音色,逐步建立起富于中国文化精神的创作手法。
- 张姣
- 关键词:弦乐四重奏中国文化精神音响形态笔墨《浮云》
- 高中古筝社团重奏教学研究——以《渔舟唱晚》四重奏为例
- 2024年
- 目的: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小学音乐课堂逐渐走向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作为现代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古筝社团在审美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古筝重奏引入高中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更推动了古筝这一乐器的发展。文章以《渔舟唱晚》古筝四重奏为例,阐述高中古筝社团重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通过社团古筝重奏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让他们热爱、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践研究法。结果:分别从学生技术、教师教学和学校资源入手,了解学校重奏社团及重奏社团教学的现状,通过《渔舟唱晚》古筝四重奏的教学案例分析,了解重奏教学时演奏技法、音乐审美、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实践分析古筝重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技法问题、节奏问题、音色问题、音乐表现力问题。结论:总结自身教学经验,结合高中古筝重奏社团现状,一一解决古筝社团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期望可以对古筝重奏表演以及重奏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同时也期望通过古筝重奏的学习陶冶学生情操,激起学生对音乐、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 张歌玮
- 关键词:古筝重奏《渔舟唱晚》
相关作者
- 陈诚
- 作品数:15被引量:88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加密算法 密钥流 深基坑监测 监测数据 三维可视化
- 陈雷
- 作品数:41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步态识别方法 步态识别 步态能量图 近红外荧光探针 传感数据
- 杨刚强
- 作品数:3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加密算法 密钥流 硬件 数据吞吐率 片上系统
- 熊海良
- 作品数:86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 研究主题:滤波器 载波同步 超宽带 UWB 自适应
- 高灵英
- 作品数:16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外语学院
- 研究主题:司各特 康拉德 《看不见的人》 象征主义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