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873篇“ S-57“的相关文章
- 免疫抑制继发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57BL/6小鼠模型的建立方法研究
- 2025年
- 目的:建立免疫抑制继发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C57BL/6小鼠模型,为今后新药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动物模型选择。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免疫抑制CDAD模型组(DXMS+MOD组)、免疫正常CDAD模型组(MOD组)、地塞米松组和混合抗菌药物组。在造模后第1、8日2个时间点取材,通过脾脏和胸腺指数、血常规检测、免疫细胞占比、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分析各组小鼠免疫状态情况;通过体重变化率、死亡率、临床评分、粪便黏稠度评分、毒素水平检测和结肠病理变化评价模型组小鼠的CDAD病情。结果:与MOD组比较,DXMS+MOD组小鼠造模后第1、8日的脾脏指数(P<0.001,P<0.05)、胸腺指数(P<0.001)显著降低;白细胞计数(P<0.01)、淋巴细胞百分比(P<0.001)显著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01)显著升高;B细胞(P<0.001)、CD4^(+)T细胞(P<0.001,P<0.01)比例和CD4^(+)/CD8^(+)(P<0.001)显著降低,CD8^(+)T细胞比例(P<0.001)显著升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MOD组比较,DXMS+MOD组小鼠造模后白细胞介素6(第1日:P<0.001;第8日:P<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第1日: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第8日:P<0.01)和γ干扰素(第8日:P<0.01)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1、8日,DXMS+MOD组小鼠sIgA含量较MOD组呈现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MOD组,DXMS+MOD组小鼠体重降低更明显,且两组在造模后第2日(P<0.01)、第3日(P<0.05)和第4日(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DXMS+MOD组小鼠的粪便黏稠度评分(第5日:P<0.05)、临床症状评分(第1日:P<0.05;第3、5和7日:P<0.001)始终高于M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造模后第1、8日,DXMS+MOD组的艰难梭菌负载量较MOD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病理结果显示,DXMS+MOD组肠道屏障破坏更严重且出现死亡情况。结论:DXMS+MOD组小鼠可在整个造模过程�
- 马富智李萌于小红朱琳阿依曼·叶尔江赵奎君章从恩马致洁
- 关键词: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动物模型C57BL/6小鼠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C57BL6小鼠模型建立
- 2025年
- 目的拟采用复合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choline-deficient,MCD)饮食诱导小鼠建立高质量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模型。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48只,按其饲养周期不同随机分为4、6、8周正常对照和模型6组:分别采用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high-fatty methionine-choline-deficient diet,HFMRCD)和正常饲料喂养后,称重记录处死取血,动态观察其饲养期末体质量及肝湿重变化、肝脏形态、病理变化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低于正常组(P<0.05);第4周模型组肝脏出现色泽变淡、质脆、触之有油腻感、体积变大呈脂肪肝状;镜下观察模型组小鼠肝脏脂变程度由第4周的70%进展至第8周的90%,其中肝小叶可见大量炎细胞呈灶状聚集,且坏死灶明显超过5个(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IL-6、TNF-α、TGF-β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复合高脂MCD饲料饮食诱导下成功建立C57BL6小鼠NASH模型。
- 梁晨晨高建鹏赵振林姜华张雄徐艳雯李其龙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动物模型MCD
- IBA57基因变异致多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2例多发性线粒体功能障碍综合征(MMDS)3型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针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对2例患儿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并随访3年。本研究通过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号:202380)。结果①2例患儿为9月龄同卵双胞胎姐妹,有精神运动发育倒退、锥体束征阳性等临床表现,头颅MRI显示广泛异常信号及空泡化改变。②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2例患儿均携带IBA57基因c.286T>C(p.Tyr96His)和c.307C>T(p.Gln103Ter)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验证上述变异分别遗传自患儿父亲与母亲。③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上述变异均被判定为致病性(PM2_Supporting+PM3_Very Strong+PP3_Moderate;PVS1+PM2_Supporting+PM3)。④给予2例患儿复合维生素、左卡尼汀、ATP、辅酶Q10等药物治疗后,精神与运动倒退症状部分恢复,进食与睡眠情况好转;随访3年,运动、语言、认知发育缓慢进步。结论IBA57基因c.286T>C(p.Tyr96His)和c.307C>T(p.Gln103Ter)复合杂合变异可能是2例MMDS 3型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对于临床表现为神经发育倒退,早期头颅MRI提示广泛脑白质异常信号伴空泡化改变的患儿,需警惕IBA57基因变异导致MMDS 3型的可能性。
- 吴秋萍陈姗刘丽娟文香淑李晶晶
- C57BL/6新生乳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提取与培养
- 2025年
- 背景: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免疫激活、内脏高敏感、肠道菌群失调等,其中炎症促使免疫细胞释放炎症递质,损伤肠神经系统。肠神经胶质细胞是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肠道神经炎症的良好细胞。原代肠神经胶质细胞对于探索肠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疗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获得该细胞的方法大多较繁琐,因此找到一种便捷、快速提取该细胞的方法十分关键。目的:建立优化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肠神经胶质细胞的方法。方法:通过过量吸入异氟烷处死0-7 d龄C57BL/6乳鼠,将其浸泡于体积分数75%乙醇消毒后腹正中线开腹取出十二指肠(幽门下1 cm至屈氏韧带上1 cm),用1 mL注射器充满DPBS反复冲洗肠内容物至肠道半透明,剥离肠系膜及血管。将十二指肠剪至1 mm大小,放入含0.25%EDTA胰酶中消化20 min后加入等量DMEM/F12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用100μm细胞滤器过滤后离心,加入1 mL DMEM/F12完全培养基重悬后培养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密度至80%时消化传代。细胞培养至第3代时用标记肠神经胶质细胞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胶体饱满,突起向外延展,可以传代,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阳性。该方法可成功分离培养肠神经胶质细胞,且操作简便,为肠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
- 赵楠丁勇修航刘鹏飞梁国刚
- 关键词:乳鼠肠神经系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一种辅助进行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的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辅助进行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的装置,包括底板、外部腔体、内部容置腔和调节塞板,外部腔体通过支撑脚固定在底板上方,内部容置腔设在外部腔体内,调节塞板设在内部容置腔的前侧;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
- 董盼盼杨俊齐梅丛进杨莹莹
- 车灯(S57)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车灯(S57)。;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车辆照明使用的车灯。;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魏国
- 57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市医疗机构上报的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的57例不良反应报告,统计报告特征及患者资料。结果:报告中含1例严重不良反应(1.75%),13例新发现不良反应(22.81%)。女性及老年患者报告较多,不良反应与患者既往病史无显著关联。主要生产厂家为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92.98%),皮肤及其附件系统最常受影响,所有病例未导致严重后果,均通过静脉滴注给药。结论:临床使用前应询问患者既往不良反应史,按说明书推荐剂量和滴速给药,尤其在用药初期密切监测患者反应,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 邓晨辉
-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57例ARDS危险因素
- 2025年
-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57例PICU的ARDS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基础疾病、病因、合并症、影像学、氧合指数、住科时长、辅助通气及治疗情况等;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的病因构成比;分析不同转归情况组患儿ARDS分级与转归相关性;根据出科时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n=43)与死亡组(n=14),单因素分析法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死亡危险因素分析;通过ROC曲线分析评价死亡风险预测的准确性。结果57例患儿中男性占比59.6%,平均年龄(3.6±4.2)岁,病因包括肺源性因素(重症肺炎和误吸),肺外因素(严重肺外感染和创伤),其中肺源性因素占比50.9%,各年龄组病因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CU内死亡14例,病死率24.6%,病死率与ARD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546,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死亡组患儿的住科时长、有创通气时长、ARDS分级及合并休克、MODS、脓毒症均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RDS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重度ARDS对死亡风险预测的AUC为0.811(95%CI为0.671~0.952)。结论直接肺损伤是ARDS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间接肺损伤预后更差,休克、MODS、脓毒症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重度ARDS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其对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姜楠楠孙慧
- 关键词:儿童重症监护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损伤
- 一种可加热的C57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静脉注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加热的C57小鼠尾静脉注射辅助装置,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端表面设置有辅助管体,辅助管体外表面粘有胶带,胶带两端粘接与操作台上端表面,辅助管体通过胶带固定于操作台上端表面,通...
- 潘国凤姜敏王亮
- 低温捕集-GC-FID法在线监测环境空气中57种臭氧前体物
- 2025年
- 基于低温捕集技术、中心切割技术、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GC-FID)检测技术,搭建了环境空气中57种臭氧前体物(PAMS)在线监测装置,建立了低温捕集-中心切割-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的在线环境空气中57种PAMS的分析方法。样气依次经过除水、除二氧化碳、低温捕集和热脱附后,通过中心切割,20种C_(2)~C_(5)的物质分切到PLOT色谱柱分离,由1号FID检测器分析,其余37种C_(6)~C_(12)的物质切换到DB-1色谱柱分离,由2号FID检测器分析,57种臭氧前体物均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定量。探讨了不同捕集管长度对57种臭氧前体物的捕集效率的影响,并评估了该装置的方法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盘管(30 cm)的捕集效率最高,捕集物种最全;57种目标化合物的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991~0.99957,最低点的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10.67%~11.33%,准确度为-4.15%~1.75%,精密度为0.75%~3.52%,方法检出限为0.022~0.099 nmol/mol;57种目标化合物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HJ 1010标准的要求;该装置及其方法能够满足57种臭氧前体物连续在线监测要求。
- 胡超李虹杰
- 关键词:在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