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4篇“ SP调查“的相关文章
驾驶场景模拟和RP-SP调查结合的交通安全标志效用评价
2024年
为避免传统驾驶模拟和实车实验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效用评价成本高、效率低及风险大等问题,提出基于问卷调查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效用评价方法.利用RP(Revealed Preference)-SP(Stated Preference)问卷获取了520名受访者对10种不同典型道路交通安全标志驾驶环境模拟场景的选择偏好数据,经统计和检验表明:数据可信度高、效度好且各变量间不存在显著的多重共线性;基于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和驾驶人信息认知过程,提出显著性、警示性和语义可理解性作为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效用评价指标,并进行了定义;采用熵权-CRITIC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组合权重赋权,进而运用逼近理想值排序法对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效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警告类设施相较于诱导类设施表现出更好的效用,其中“连续弯路”和“注意牲畜”的效用最高达0.830;在相同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场景下,基于问卷调查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效用评价结果与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基于问卷调查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效用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为道路交通安全标志效用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秦雅琴刘思雨钱正富郭淼
关键词:TOPSIS法组合赋权
共享单车寻找时间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基于SP调查的情景分析
孟真
基于RP/SP调查的汽车分时租赁用户出行特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为提高汽车分时租赁行业的用户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某汽车分时租赁品牌的用户为被访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了包括用户社会经济属性、交通属性、出行情况及假设情境下的出行选择在内的显示性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RP)数据和陈述性偏好(Stated Preference,SP)数据,基于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汽车分时租赁用户的基本出行特征与出行行为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汽车分时租赁行业男性用户明显多于女性用户,用户较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48%的用户驾龄低于2年;汽车分时租赁的应用场景丰富,68%的用户使用汽车分时租赁出行时为多人共乘;取还车便利性和用车费用是用户最为关注的两个因素,计费方式直接影响了用户对出行时段的选择;汽车分时租赁吸引了部分网约车用户和私家车用户,汽车分时租赁和网约车在出行市场上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张晚笛尹志芳李超姚文瀚
关键词:SP调查
基于SP调查的市郊铁路出行选择意愿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开展市郊铁路出行选择意愿的量化分析,以指导市郊铁路的规划和运营.设计了意愿调查(SP调查)获取北京市居民在通勤目的下对市郊铁路的出行选择意愿,构建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市郊铁路各特征属性对其选择概率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全程时间、发车间隔、换乘次数和费用对市郊铁路出行选择有显著影响,通过量化分析给出了市郊铁路规划和运营相关建议.
仝硕王书灵孙福亮初众甫卢霄霄
关键词:交通规划市郊铁路SP调查均匀设计
基于SP调查的乘客站点等待时间意愿研究
2020年
研究公交站点乘客等待行为,可了解乘客对于站点公交不准点的心理承受范围和意愿,用于站点时刻表的设计和智能公交调度.通过不同出行目的下的SP问卷调查,得到济南市的样本数据491份.公交延迟到达站点的样本数据分析发现乘客对于公交的延误平均可忍受的等待时间为4.62 min.对年龄、性别、职业、月收入、上下班时间是否固定等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这些影响因素对站点乘客的等待时间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不同出行时段和出行目的的分析发现,不同的出行目的下早高峰、晚高峰、平峰和周末乘客的等待时间差异比较大,公交调度应该在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公交车提前到达公交站点时间的调研分析发现,80%左右的乘客希望公交仍按照原时刻表发车.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出了不同可接受度的公交延误范围,以用于公交调度的范围参考.
刘祥敏李美玲王海平
关键词:城市公交SP调查
基于SP调查的高速公路出行舒适度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研究
现阶段人们对公路出行的需求在满足运人载物及安全性基础上更加注重出行舒适性,更加关注自身出行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感受。现有的公路出行舒适度研究主要关注行车中车辆振动及路面平整度、道路线形等单一因素对驾乘人员舒适度的影响,同时舒...
冯帆
关键词:高速公路SP调查
文献传递
基于SP调查的学生自主活动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策划学生活动及各类讲座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SP调查法设计问卷,利用计量模型分离出学生选择活动偏好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结论]影响学生选择活动的因素有活动“时段”“时长”和学生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度”。其中,“兴趣度”对选择意愿影响最显著,学生更倾向的活动“时段”是晚上,而活动“时长”则和选择意愿呈负相关。
张幸芝杨超马娟李凌
关键词:SP调查正交设计
基于SP调查的出行时间价值估计及出行者属性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出行时间价值是宏观交通模型的重要参数,其取值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交通模型的精度。以佛山市顺德区居民出行时间价值调查为例,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设计了SP调查。建立了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的多项Logit模型,计算了不同拥车和目的的出行时间价值,并用收入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校核,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了出行者属性对出行时间价值的影响,得出了拥车、高收入和高学历的出行者出行时间价值更高,对出行时间更加敏感,对费用敏感度降低的结论。研究成果可为中小城市出行时间价值计算和分析提供参考,同时可为出行行为分析、预测和交通需求管理策略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吴焕彭湖陈梓星庄义彬
关键词:交通模型出行时间价值SP调查
基于SP调查的汽车共享系统出行者接受程度研究——以巴基斯坦白沙瓦市为例
机动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增长已成为许多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过度机动化会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延误/行驶时间延长,旅行成本增加,严重的拥堵,交通安全问题,交通污染环境,更高的燃料消耗以及整体降低的运输系统效率。决策者和交通规划...
Irfan Ullah(伊凡拉)
关键词:离散选择模型
文献传递
基于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的SP调查设计被引量:9
2018年
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居民出行时间价值研究方法各异,SP调查逐渐成为研究出行时间价值的重要手段。首先系统梳理SP调查的方法、设计、实施和特点。基于北京市第四次居民出行调查SP分项调查,详细阐述SP调查的技术方案、实施方法、调查规模和抽样方式,重点分析SP调查方案的设计。基于均匀设计方法,采用SP调查和RP调查相结合的方案,通过确定影响因素、设定情景模式和主要参数,基于不同出行方式分别设计了SP调查表格和情景模式卡。通过对北京市SP调查相关实证分析,提出SP调查实施改进的对策建议。
刘跃军顾涛周凌孙明正
关键词:交通规划SP调查居民出行调查情景模式

相关作者

王方
作品数:16被引量:8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交通模型 SP调查 客流预测 居民出行调查 均匀设计
赵鹏
作品数:162被引量:1,126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研究主题:高速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动车组 城市交通 列车
邵春福
作品数:338被引量:2,569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交通流 道路网
隽志才
作品数:207被引量:1,65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交通流 城市交通 通勤 交通工程 非集计模型
祁玥
作品数:11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主题:交通规划 区域交通 一体化交通 长三角 MNL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