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593篇“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章
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采用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5年
研究分析抗血小板治疗在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3.1——2024.6,共70例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在予以患者常规院前急救处置的同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予以其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数据汇总,显示经急救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发生率较低。心功能指标、心肌损害指标相比,可见观察组于院前急救实施期间,其心功能指标、心肌损害指标在给药实施抗血小板治疗后,相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患者经院前急救后治疗,患者心功能等级有大幅度改善,可见在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等级有较显著恢复(P<0.05)。结论 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急救中采取抗血小板治疗,在抑制疾病所致心血管事件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该病对患者心功能、心肌等损害,并能够为其后续心功能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林宝鹏
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抗血小板治疗
盐酸替罗非班对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4年
研究盐酸替罗非班对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5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100例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奇偶法均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双抗干预,实验组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MWT与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液指标水平及心肌损伤指标与凝血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LVEF指标高于参考组,LVEDD与LVESD指标低于参考组;6MWT高于参考组,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与单次持续时间低于参考组;NT-proBNP与CK-MB指标低于参考组;cTnI指标水平低于参考组,TT、PT及APTT指标水平高于参考组(均P<0.05)。结论:对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与血流状况,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肌损伤指标,提升凝血功能。
杨梦智努尔阿丽亚·艾力徐长生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盐酸替罗非班在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2024年
评估在治疗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过程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作为辅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在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从医院中选出70例急性STEMI患者,并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其中一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氯化钠治疗,而另一组(观察组)则接受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指标比较,发现在ST回落率、不良事件率与心功能改善方面,观察组较优,P<0.05。结论 采用盐酸替罗非班作为辅助治疗方法,能有效提升ST回落率,加速心脏功能的恢复,并且还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推荐广泛应。
朱忙忙朱美琳
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梗替罗非班
替格瑞洛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乐清医院(乐清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STEMI患者110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接受替格瑞洛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连续用药1周。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清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冠状动脉(下称冠脉)血流指标[收缩期血流峰值(SPV)、舒张期血流峰值(DPV)、冠脉血流储备(CFVR)]、随访3个月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s-cTNI、H-FABP、sICAM-1、sVCAM-1水平及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SPV、DPV、CFVR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磺达肝葵钠治疗NSTEMI患者,可有效改善冠脉血流,减轻心肌损伤,降低MACE、出血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朱一晋王海方吴建胜
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
血清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对重症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CAG)对重症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9年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IV)v2.0版本中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成人NSTEMI患者513例,根据360 d死亡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287例及死亡组22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ICU时血清ACAG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ACAG组249例与高ACAG组264例,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360 d累计生存率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入ICU时ACAG对重症NSTEMI患者360 d全因死亡率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急性生理评估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阴离子间隙、ACAG、尿素氮、肌酐、国际标准化比值、血糖、血磷、发生心脏骤停比例、ICU住院时间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ACAG组360 d累计生存率更低(log-rankχ2=30.680,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ACAG(>20 mmol/L)是重症NSTEMI患者360 d全因死亡率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534(1.117~2.107),P<0.05]。结论入ICU时高ACAG(>20 mmol/L)是重症NSTEMI患者360 d全因死亡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董慧凤陆建红周庆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长期预后
盐酸替罗非班在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2023年
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具有高致死率,对盐酸替罗非班在其中的应用意义进行探讨非常必要。方法 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抽取86人。日期:2022.01~2022.10。组别规划:随机数字表法。每组所得样本均为43例。参照组:双抗干预。试验组:配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评析2组用药效果。结果 经由治疗,心脏功能、心绞痛发作等方面,试验组均较优异,试验组生活质量、心肌损伤情况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可有效减轻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并且能够改善其凝血功能,保护其心肌功能。
甄明阳
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盐酸替罗非班
早期抗血小板治疗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早期抗血小板治疗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的应用价值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STeAMI患者,分至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急救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心功能有无差异。结果:试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输出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6个月,对照组再发AMI 9例,试验组再发3例,对照组AMI再发风险显著高于试验组,且差异有统计意义(HR=3.23,95%CI:1.12~10.23,P<0.05)。结论:STeAMI患者早期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及心血管事件及再发AMI发生率,并促使其心功能指标显著改善。
谭亚波
关键词:ST段抬高抗血小板
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双抗治疗严重出血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价
2023年
目的 构建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口服双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严重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行PCI介入治疗的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剔除随访丢失的患者,最终纳入1 139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严重出血分为严重出血组(n=113)和非严重出血组(n=1 026),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基于R语言构建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口服双抗导致严重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利用Bootstrap方法以及临床决策曲线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临床决策的获益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围手术期使用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既往消化道疾病病史、年龄>60岁、肌酐清除率较低、血小板计数较低是导致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口服双抗导致严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2、6.042、1.205、1.215、1.322,P均=0.001);ROC曲线验证列线图模型显示:列线图预测患者PCI术后发生严重出血的风险能力较强(AUC=0.84,95%CI0.72~0.91);采用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1000次验证列线图,发现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说明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当PCI术后口服双抗发生严重出血的发生阈值为0.06~0.88时该模型图的适用性最佳。结论 构建的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口服双抗严重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价值。
宋娇磊孙立平赵晓峰
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出血
心脏支架介入与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在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2023年
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分别采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和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 观察患者为我科治疗的STEMI100例,起止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分组方法为根据患者入院号随机分成血运重建组与支架介入组,两种患者分别采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和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对比两组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和炎性因子情况。结果 (1)血运重建组和支架介入组治疗后cTnl指标、CK-MB指标比较,血运重建组是0.32±0.03(ng/ml)、14.87±2.11(U/L),支架介入组是0.50±0.08(ng/ml)、18.59±2.83(U/L),(t=3.645,p=0.034),结果有差异。(2)血运重建组和支架介入组治疗后IL-10指标、IL-6指标、TNF-α指标、hs-CRP指标比较,血运重建组是32.46±4.73(ng/l)、60.47±7.44(ng/l)、79.42±8.53(ng/l)、30.81±4.28(mg/l),支架介入组是39.74±4.98(ng/l)、75.29±8.53(ng/l)、96.41±10.37(ng/l)、37.30±4.79(mg/l),(t=4.635,p=0.024),结果有差异。结论 STEMI患者采用溶栓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效果优良,可推广。
许强
早发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22年
分析早发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内选择对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来我院进行早发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25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了同时之内至本院当中实施健康体检的25例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比两个组别当中患者的具体临床特征和预后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内患者的吸烟、超重和高血脂症的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进行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内患者治疗后对其进行随访之后发现,有6例患者出现MACE,出现概率为24.00%,患者预后效果低。结论:高脂血症、超重以及吸烟是早发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且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
赵智宇
关键词:预后

相关作者

韩雅玲
作品数:2,585被引量:6,864H指数:33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介入治疗 射频导管消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胡大一
作品数:3,576被引量:29,462H指数:6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于文江
作品数:51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
研究主题:心电图 墓碑形ST段抬高 ST段抬高 心肌梗塞 近期预后影响
王耿
作品数:410被引量:794H指数:15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马颖艳
作品数:458被引量:1,170H指数:17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