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115篇“ TOXIN“的相关文章
- 毒疗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构建及临床应用
- 2025年
- 从文献整理、学术理论、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及验证,笔者发现毒证(外感病及风湿病)的病因病机与毒邪有关,这种毒邪可分为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燥毒、痰毒、瘀毒及虚毒8种类型,临床可用攻毒疗法进行辨证施治。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核心的毒疗学理论体系,用于30多个病种的临床治疗,证实其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等优点,揭示中医毒疗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 杨仓良杨涛硕杨佳睿曹艳萍贾青龙黄琪张颖曹华
- 关键词:毒邪学说外感病风湿病
- 艰难梭菌毒素A和B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 2025年
-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艰难梭菌毒素A(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 A,TcdA)和B(TcdB)的双重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为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感染的快速检测和毒素分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TcdA和TcdB基因的保守序列各设计1套LAMP引物,在同一体系内进行双重LAMP扩增,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快速检测TcdA和TcdB的LAMP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验证,并对LAMP扩增产物进行熔解曲线分析。用建立的方法对18份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检测。结果TcdA和TcdB均能进行较好扩增的双重LAMP反应条件为:Mg2+浓度6.8 mmol/L,dNTPs浓度1.2 mmol/L,扩增温度64℃。扩增结果可采用SYBR GreenⅠ染色完成初步检测,目标基因(菌)显示翠绿色荧光,6种其他常见肠道病原体(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脆弱类杆菌、肉毒梭菌)无荧光;双重LAMP体系检测TcdA和TcdB的灵敏度分别为10~0和10~1个质粒/反应,通过分析熔解曲线的特征峰可判断CD菌株所含的确切目标毒素。18份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有8份样本初步检测为阳性,经溶解曲线分析,均含TcdA和TcdB两种毒素。结论初步建立了TcdA和TcdB双重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CD感染的快速检测,并可实现TcdA与TcdB的同时快速检测。
- 席小燕林玉兰卢金莹陈惠权彭凌
- 凉血解毒法辅助治疗毒热内盛证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可溶性CD14、高迁移蛋白1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凉血解毒法辅助治疗毒热内盛证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炎性因子、可溶性CD14(soluble CD14,sCD14)及高迁移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炎性因子指标和乳酸[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乳酸(Lactate,LAC)]、血清指标(sCD14、HMGB1)、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D-二聚体(D-Dimer,D-D)],病情严重程度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高热、喘息气短、神昏、烦躁、口渴,大便秘结、小便赤短、面红目赤、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PCT、IL-6、LA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WBC、CRP、PCT、IL-6、LA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D14、HMGB1水平均较治疗�
- 廖金明曾志威丘文凤
- 关键词:凉血解毒法脓毒症血瘀
- 从少阳相火亢盛、蕴酿热毒论治阴虚热毒型干燥综合征
- 2025年
- 总结从少阳相火亢盛、蕴酿热毒辨治阴虚热毒型干燥综合征的临证体会。认为阴虚热毒型干燥综合征为少阳胆腑疏泄失职、三焦流转失阖、气机郁闭化火、日久酿毒蓄损所致。其核心病机为少阳不利、相火亢盛、蕴酿热毒。临证以转利少阳、安潜相火、滋阴解毒为治则,少阳不利、热毒内郁治宜通达少阳,泄火疏毒,予桑柴饮加减;少阳化火、甲木病现治宜疏利甲木、清解热毒,予柴胡芍药汤加减;相火离位、热毒亢盛治宜救明君火、安位相火,予心肾两交汤加减;相火失约、输布无序治宜增液滋阴、平潜相火,予补阴汤加减。
- 刘维岳青云周美娇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燥痹
- 从“至而至者和”探析瘀毒互结型肿瘤的防治
- 2025年
- 以《黄帝内经》“天人合一”理论为基础,从“至而至者和”理论出发,人体另看作一方“小天地”,将人体脏腑及其气机功能拆分为“形与神”的关系,与天地自然节律和大气运行间关系相对应,推导人体脏腑形质与功能的关系,探究瘀毒互结型肿瘤的形成病机。人体中,脏腑之“形”运行如天地时节固定不变,气机循行之“神”如自然大气易受各类因素影响而变动,自然大气运行与时节相匹,天地为“和”;人体脏腑和气机功能需相配合,方能如常。因此,在以祛瘀、解毒、散结消瘀毒互结之“形”同时,需要通过补虚恢复脏腑整体气机之“神”,使形与神和。文章以经典理论为指导,探究瘀毒互结型肿瘤的病机及防治,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思路参考。
- 屈元果刘月颖柳皖东姜涛张光霁
- 关键词:肿瘤《黄帝内经》肿瘤防治
- 百日咳毒素S1亚基的基因脱毒
- 2025年
- 目的对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S1亚基进行基因编辑,以完成百日咳杆菌CS株的基因脱毒。方法制备百日咳杆菌CS株电转感受态细胞,电转导入携带Kana抗性基因的线性DNA重组片段,以两侧同源臂的重组与PT-S1亚基交换。用Kana抗生素筛选重组菌株,通过基因测序确定重组序列,并从重组菌株培养上清中获取PT蛋白,对其进行ELISA、Western blot及体外毒性分析。结果抗性筛选得到的重组菌株经基因组及mRNA测序,获得S1-R9K/E129G双突变菌株FE3和S1-R9K单突变菌株FE16。FE3和FE16株生长速率均略有降低,但最大菌浓度均上升,其摇瓶培养上清中PT蛋白含量分别可达796.8和185.9 ng/mL,PT蛋白可被S1亚基单克隆抗体1B7识别;FE3和FE16株PT蛋白体外毒性相比于PT标准品分别降低至0.0016%和0.0081%。结论采用电转线性DNA片段及Kana抗生素筛选的方法可对百日咳杆菌CS株进行基因编辑,获得PT蛋白毒性显著降低的基因脱毒菌株,为百日咳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刘宏博朱德武蔡梦瑶马林王芬胡源陈雯付烈段凯
- 关键词:百日咳毒素
- A型肉毒毒素对鼻尖美容作用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观察鼻尖区域单次、多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的美容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深圳名丽医疗美容门诊部对47例求美者进行了鼻尖区域单次、多点、小剂量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注射前、注射后4周、注射后12周收集鼻尖部相关统计数据,并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进行数据分析,IPA法进行满意度分析。结果所有求美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注射前、注射后4周、注射后12周,鼻尖突度呈增加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鼻尖宽度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鼻尖毛孔评级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鼻尖油脂分泌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IPA分析结果显示,求美者对鼻尖突度、鼻尖宽度改善预期和满意度均低于平均值,对鼻尖毛孔大小、鼻尖油脂分泌改善预期和满意度均高于平均值。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鼻尖安全性较高,极少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其在缩小毛孔、减少油脂分泌等改善皮肤质量方面效果显著,满意度较高;在增加鼻尖突度、缩小鼻尖宽度等方面虽有统计学意义但满意度较低。
- 邵德亮石杰高婧囡韩明倩古东江刘晓光袁继龙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雷诺现象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自2004年首次将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雷诺现象的治疗以来,此类报道逐渐增多。然而证明其治疗有效性的文献多见于早期的病例报道或回顾性研究。近年来,开展的几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却未能得出相同的结论。现就A型肉毒毒素治疗雷诺现象临床进展作一综述,为进一步设计开展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提供依据。
- 张吉王竞鹏袁继龙罗漫灵
- 关键词:肉毒毒素雷诺现象血管内皮细胞
- 产气荚膜梭菌Alpha毒素突变体的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
- 2025年
- [目的]获得产气荚膜梭菌Alpha毒素(Clostridium perfringens alpha-toxin, CPA)的重组突变体,评价其毒力和抗原性,进而制备针对CPA的单克隆抗体,并评价单克隆抗体特性。[方法]通过人工合成含6个氨基酸突变(第56和130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第275、307和331位的酪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第336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的CPA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至pET-30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与纯化,获得重组蛋白rCPA_(m6),并检测其毒力与免疫原性。将rCPA_(m6)作为包被抗原建立CPA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用灭活的天然CPA作为免疫原按照常规方法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对其功能进行鉴定。[结果]重组蛋白rCPA_(m6)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中能够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00μg/只rCPA_(m6)攻毒后,小鼠全部存活。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1×最小致死量(MLD)的天然CPA攻毒后,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10和20μg/只rCPA_(m6)免疫组小鼠存活率为100%。利用rCPA_(m6)成功建立了CPA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筛选获得4株分泌抗CPA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E3、6B8、10A11、13D10,且4种细胞上清抗体效价均≥1∶3 200,其中单克隆抗体6B8细胞上清能中和天然CPA,且能与rCPA_(m6)发生反应。[结论]试验成功获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重组蛋白rCPA_(m6),制备的CPA单克隆抗体6B8具有一定的中和活性及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结果为CPA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候选抗原,同时为CPA中毒症的治疗以及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
- 韩凤烨刘莹潘晨帆张乾义陈小云朱真印春生温永俊王凤雪杜吉革
- 关键词:突变体原核表达单克隆抗体
- A型肉毒毒素在妊娠期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进展
- 2025年
- A型肉毒毒素已广泛用于疾病治疗与美容塑型,其中育龄女性是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重点人群,关于该药物的妊娠期用药咨询逐渐增多,但该药物在妊娠期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本文综述国内外妊娠期和孕前使用A型肉毒毒素的病例报道和临床研究,以及妊娠期肉毒毒素中毒的妊娠结局,讨论A型肉毒毒素在妊娠期使用的安全性和局限性。研究显示,妊娠期患者使用A型肉毒毒素可缓解症状,效果较好,可使患者避免妊娠期手术或使用安全性较低的药物。妊娠期暴露于A型肉毒毒素并未增加胎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肉毒毒素中毒的妊娠期患者应及时给予肉毒杆菌抗毒素治疗。基于目前的研究数据建议,在充分告知患者用药风险后,A型肉毒毒素可作为治疗药物在妊娠期使用。
- 刘雅楠程虹
-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
相关作者
- 张丽平

- 作品数:27被引量:545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粒子群优化算法 独立旋转车轮 粒子群 优化算法 轻轨车辆
- 王婷

- 作品数:48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共刺激分子 沙门菌 表达及临床意义 ICOS 斑马鱼
- 高利生

- 作品数:141被引量:2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 研究主题:毒品 精神活性物质 气相色谱 标准物质 法庭科学
- 杨丽

- 作品数:71被引量:212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研究主题:标准物质 供试品溶液 秸秆 POTATOES 蔬菜
- 郑树松

- 作品数:16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甘蓝型油菜 棉花 选育 油菜 下胚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