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69篇“ X线剂量“的相关文章
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结构对6 MV X线剂量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3D打印钛合金(Ti_(6)Al_(4)V)植入物结构对6 MV X线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造3D打印钛合金植入物,并使用激光抛光处理其表面;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 MV X线照射植入物,通过指型电离室辅以静电计测量植入物前后表面的剂量,同时将植入物样及水箱扫描导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利用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算法,计算植入物前后表面剂量,分析植入物厚度、网格密度及抛光处理对射线剂量的影响。结果当钛合金植入物位于电离室前表面时,测得的平均剂量随植入物厚度的减小和网格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剂量变化(降低)幅度随植入物厚度的减小和网格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植入物经激光抛光处理后,植入物后方的剂量变化幅度减小。而当植入物位于电离室后表面时,测得的平均剂量剂量变化与植入物的网格密度和厚度无明显关系。此外,比较植入物前方和后方的平均剂量发现,植入物前方的剂量值通常高于后方的剂量值。结论钛合金植入物网格密度增加、厚度减小时,对放射治疗剂量的影响变小;若对钛合金植入物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则影响会进一步减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医师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优化放射治疗的疗效。
管凯陈贞霞史训莹赵晓岚陈凯琪郑凤标王爱民
关键词:植入物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空洞清晰度与X线剂量相关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X线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空洞诊断清晰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科2018年1-12月经诊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别以不同剂量X线对患者肺部进行拍照,对比各影像特征阅片满意度得分,统计结果。结果该研究3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者X线下均为肺结核空洞典型表现,其中薄壁空洞18例,厚壁空洞9例,张力性空洞3例,具体X线表现为不同形式的透亮区,并可见纤维钙化的硬结病灶,条索、结节及斑点状病灶,边缘清楚,密度相对较高。在结节状、斑点状病灶方面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优于低剂量;但在透亮区、条锁样病灶方面对比,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X线对大部分结核病灶均具有与常规剂量相当的清晰度,但在微小病灶方面的观察方面还存在一定差异。
林丽娟林玲玲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X线
两种不同透视模式下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的X线剂量分析
2018年
目的评估两种不同透视模式下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操作的X线剂量差异。方法收集301例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分为儿科模式组和心脏模式组,记录在操作中接受的累积空气比释动能、累积剂量面积乘积及透视时间,并估算患者接受剂量。结果与普通剂量模式相比,儿科剂量模式下空气比释动能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视时间、累积空气比释动能、累积剂量面积乘积(DAP)及估算患者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模式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透视时间、DAP及估算患者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儿科剂量模式下累计空气比释动能、空气比释动能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模式下冠状动脉造影时,透视时间、累积空气比释动能、空气比释动能率、DAP及估算患者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儿科模式有利于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中的X线剂量,而对于冠状动脉造影无影响。
岑泽民胡德兴楼钶楠钱海王英林素丁科权张瑶雯宋文超周军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
体重指数在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X线剂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体重指数在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X线剂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该院接诊的200例64层螺旋CT心脏检查患者进行研究,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检查方法,观察组在检前计算体重指数,计算出m A的值,再借助心脏前置滤线器进行扫描,借助ECG电流调控技术重建后置滤线器,对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图像质量评分、噪音、X线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体重指数和图像质量评分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图像噪音方面,观察组图像噪音值更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剂量方面,观察组X线使用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X线剂量管理中,应用体重指数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能够显著降低X线的使用剂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牛尤敏
关键词:体重指数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
不同X线剂量照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DNA损伤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低剂量电离辐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lstem cells-bone marrow,HMSC-bm)有兴奋效应,但高剂量电离辐射对该细胞的损伤作用少见报道。文中旨在研究不同X线剂量照射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增殖及DNA损伤影响。方法采用人HMSC-bm体外进行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及照射组,以0、0.5、1、2、4、6、8 Gy不同X线分别照射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以0、1、2、4 Gy不同剂量照射细胞:CB法检测各组细胞微核率;免疫荧光检测照射后0.5、2、12、24 h不同时间点53BP1免疫荧光簇焦点(foci)数目的变化。结果随辐照剂量的增加,与0 Gy比较,除第3天0.5、1 Gy外,同一时间各组细胞吸光度值(A值)逐渐减少(P<0.05)。与同一辐照剂量第1天比较,0.5、1、4 Gy第3、4、5天A值增加(P<0.05),0、6 Gy第4、5天A值增加(P<0.05),2、8 Gy第5天A值增加(P<0.05)。细胞受照后0.5 h均出现foci点,达到最高峰,后随着时间的延长,foci点逐渐减少;不同剂量同一时间相比,随着剂量的增加,各个时间点免疫荧光簇集点增加,同一剂量不同时间相比,随着时间的增加免疫荧光焦点逐渐减少(P<0.05)。与对照组细胞微核率[(6.333±2.031)%]相比,随着辐射剂量增加(1、2、4 Gy)细胞微核率逐步上升[(23.667±1.582)%、(42.000±4.583)%、(777.333±2.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SC-bm对高剂量X线具有敏感性,基因组不稳定,其自我修复能力受到剂量的影响,在运用放射疗法及临床治疗上应该加强其应用安全性。
周妮娜张利英刘永琦卢志伟丁楠刘涌爱华君瑞武有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NA损伤基因组不稳定性
双源CT大螺距模式联合超低容量、低浓度对比剂及低X线剂量技术在颈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模式下超低容量(30 ml)、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低管电压(80 k V)技术用于颈部动脉CT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颈动脉CT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双低实验组使用超低容量(30ml)、低浓度(270 mg I/ml)对比剂、低电压(80 k V),常规对照组为60 ml高浓度(370 mg/ml)对比剂、高电压(120k V),比较两组间图像质量,包括主观评分、颈动脉各段血管CT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比较两组的剂量长度乘积(DLP)、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辐射剂量(ED)值。结果双低实验组与常规对照组各段血管内CT值均在300 HU以上,双低实验组的各段血管平均CT值均大于常规对照组;常规对照组的CNR较实验组稍高(91.8±8.1、69.6±6.3,P=0.045),但主观评分图像质量两组间无差异(3.5±0.2和3.7±0.1,P=0.59),不影响临床诊断结果。常规对照组和双低实验组的DLP分别为(396.2±56.4)m Gy·cm和(69.2±3.1)m Gy·cm;CTDIvol分别为(13.2±2.2)m Gy和(1.9±0.1)m Gy,ED分别为(11.8±1.4)m Sv和(2.1±0.3)m Sv,双低实验组较常规对照组分别降低85.6%、82.5%、82.2%,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总碘摄入量减少63.5%。结论双源CT大螺距模式下联合使用30 ml超低容量和270 mg I/ml低浓度对比剂、80 k V颈动脉CTA检查,能在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同时大幅度减低对比剂使用量及X线剂量,为高危患者尤其是肝肾功能不全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性更好的检查方法。
蓝文婷俞哲锋邝平定丁信法张敏鸣
关键词:大螺距
体重指数在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X线剂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对不同体重指数在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X线剂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观察与研究。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从该院进行64层螺旋CT心脏检查的患者中选取1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剂量组,心脏扫描所采用的器械是GE Ligh Speed VCT机,采用处于体部前置状态的滤线器模式重建后置过滤器。实验组为低剂量组,在计算体重指数之后进行可接受噪声的选定,然后再对m A值进行计算,采用处于体部前置状态的滤线器模式重建后置过滤器。对两组的实验结果和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在图像噪声方面,实验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有效剂量方面,实验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图像质量评分方面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体重指数,在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X线剂量管理中,可以结合不同的管电流,采用低剂量技术对扫描方案进行个性化和合理化的设计,进而可以在确保图像质量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对不同体重指数所具有的射线剂量进行均衡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
王洋
关键词:体重指数64层螺旋CT心脏扫描
ASIR条件下低X线剂量联合低浓度等渗对比剂在头颈CTA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双低技术在头颈CTA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并优化扫描方案。  方法:随机选取两组临床拟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分别行双低技术扫描和常规技术扫描,对比分析两组间图像质量、X线剂量、对比剂摄入碘当量的差异。  结果:...
尹雪梅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图像质量
文献传递
计算机X线摄影在新生儿床边摄片中降低X线剂量的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在新生儿床边摄片中降低X线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移动式床边X线机,选取新生儿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50例,用FUJI-IP板进行照射,得到100张图像,A组以最低毫安秒(mAs),B组以常规mAs对新生儿进行床边摄片,分别记录、测量2组摄影的X线辐射剂量,对其图像质量、细微结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辐射剂量为(0.029 5±0.030 57)mSv,B组辐射剂量为(0.135 1±0.036 27)mSv,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4,P<0.01),甲级片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图像细微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现有设备,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改变新生儿床边摄片的投照条件,降低辐射剂量是可行的。
范成兵季亚莉李署生方远华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新生儿床边摄片
基于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的X线剂量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下不同的X线剂量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GE Dis-covery HD750CT机对肺野内含9个直径为5、10、12mm的磨玻璃密度结节(GGN)的胸部仿真体模进行扫描。采用ATCM技术,设置管电压为80、100及120kVp,在每个管电压条件下分别应用5个预设噪声指数(NI)级别(10、20、30、40及50)扫描体模,共得到15组图像;计算每组图像的平均管电流,记录每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并比较图像的客观噪声,并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GGN进行主观评分,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3种管电压下的平均管电流值均随着预设NI的增加而减低。相同预设NI、不同管电压下图像的客观噪声及X线剂量基本一致。相同预设NI、不同管电压下GGN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较好(Kappa>0.4)。结论应用ATCM技术,相同预设NI下管电压的变化对X线剂量和图像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预设NI为50时,可检出肺尖部直径为5mm的GGN。
陈疆红靳二虎姜荣钟朝辉
关键词:图像质量体模

相关作者

李剑颖
作品数:12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 冠状血管 X线剂量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王贵生
作品数:35被引量:245H指数:11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冠状动脉 冠状血管 X线计算机 64层螺旋CT X线剂量
高建华
作品数:85被引量:533H指数:14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冠状血管 CT
章士正
作品数:325被引量:2,350H指数:2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 影像学诊断 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莫萍
作品数:9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血液过滤 连续性血液净化 X线剂量 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