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光
作品数: 62被引量:321H指数:10
  • 所属机构:陕西省地震局
  • 所在地区:陕西省 西安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张永奇
作品数:54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渭河盆地 地震 GPS 重力场变化 GNSS
苏利娜
作品数:44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GNSS 渭河盆地 时间序列 地震 GPS时间序列
张艺
作品数:21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渭河盆地 时间序列 地震 深地震反射剖面 山前断裂
韩晓飞
作品数:49被引量:112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台站 地震台 地震 GNSS 固体潮
黄观文
作品数:153被引量:1,014H指数:20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研究主题:北斗 GNSS GPS 精密单点定位 卫星钟差
基于GNSS的渭河盆地现今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渭河盆地地理位置特殊,地质构造复杂,区内发育多条中长活动断裂,如陇县-宝鸡断裂、渭河断裂、岐山-马召断裂、华山山前断裂等.历史上渭河盆地曾发生多次6级以上地震,众所周知的是1556年发生在华山断裂附近的Ms8.0华县大地...
张永奇丁晓光苏利娜翟宏光
关键词:GNSS渭河盆地地壳形变
龙门山断裂周边区域在汶川Ms8.0地震和芦山Ms7.0级地震前的地壳形变特征对比研究
2014年
基于龙门山断裂带周边多年的GPS观测数据,分析了"5.12"汶川Ms8.0地震和"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周边的地壳形变特征。结果表明:1)两次强震都发生在挤压缩短的典型应变率"低值区"断层段;2)由于汶川Ms8.0地震对周边区域震后地壳变形的调整作用,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水平应变率明显增大,但对比周边区域,芦山Ms7.0地震发生位置为一个相对的"低值区",其挤压缩短的典型应变率为30 nanostrain/a,而其南侧和北侧的挤压缩短的典型应变率量值至少在60 nanostrain/a以上。其原因可能是即将发生大地震的孕震区域,其应力已处于岩石破裂的临界状态,岩石的弹性变形积累也已趋于极限状态,因此其地壳形变的增量或应变率将趋缓或保持低值。
周德敏甘卫军李金平陈为涛丁晓光梁诗明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地壳形变应变率场
一种地震台站设备远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震台站设备远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GSM模块,所述GSM模块与单片机和GSM网络对应电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台站设备继电器对应电连接,所述GSM网络与用户端对应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韩晓飞闫俊义王党席李垚奇丁晓光
文献传递
一种可以远程监控倾斜度的GPS观测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远程监控倾斜度的GPS观测墩,包括水泥浇筑地基墩体,在所述地基墩体内埋入钢质管状主体观测墩,在所述主体观测墩内装有电子水平仪,所述电子水平仪与电流输入和网络输出单元分别与台站供电和网络设备对应电连...
丁晓光张艺韩晓飞苏利娜张永奇翟宏光
文献传递
渭河盆地地形变观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在对渭河盆地GPS观测资料、流动重力和跨断层形变观测资料精细处理的基础上绘制了相应的时空变化图件,并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①陇县—岐山—周至—户县一线既是面应变压缩区,又是重力变化梯度带,还是布格重力异常梯度带,说明这一区域应力场异常变化与深部构造有关。②穿越该区域的陇县—岐山—马召断裂2010年以来断层活动表现为挤压变形特征,逆继承性构造运动显著。③在面应变率压缩区,地壳介质密度增加,重力场呈正向变化,断裂活动表现为挤压变形特征;反之则相反。④岐山-马召断裂2004年7月以后的两次逆继承性构造运动可能是甘肃迭部4.9和岷县6.6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远场效应。
高好林丁晓光赵韬苏利娜古云鹤关昕张永奇
关键词:渭河盆地地形变重力场变化布格重力异常跨断层形变
陕西连续GPS基准站坐标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对陕西省GPS连续基准站2011-01-01~2013-05-30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利用区域叠加滤波分离出共模误差,滤波后站坐标时间序列N、E、U方向的平均均方根分别减小69%、60%和41%。通过谱指数计算发现,空间滤波后的时间序列含有白噪声和有色噪声;利用CATS软件对各噪声分量估计发现,垂直方向噪声分量大于水平方向;空间滤波使闪烁噪声大幅减小,部分站出现随机漫步噪声。
苏利娜丁晓光张彦芬张永奇
关键词:时间序列
GPS在西安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6
2007年
本文从GPS监测网的布网原则和设计方案出发,对GPS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大城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监测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案。通过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GPS监测实践,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监测网的布设原则、GPS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且通过GPS监测获取了西安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近期活动的有关数据信息,且其与精密水准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张勤黄观文王利武晓忠丁晓光
关键词:GPS地面沉降地裂缝基线解算网平差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延安新城地表形变特征
2020年
延安GNSS基准站2015—2017年出现异常变化,在32幅哨兵-1雷达影像基础上,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延安新城2014年10月—2017年2月地表形变进行监测,提取时间序列与平均地表形变速率。结果表明:GNSS基准站的异常形变可能与延安新城土方回填相关,地表形变时间序列沿顺时针的变化趋势与延安新城的扩张方向基本一致。与传统GNSS异常核实方法相比,SBAS-InSAR技术可快速确定异常范围和量值大小。通过高精度地表形变时间序列,能够辅助查找异常发生原因,有利于推进防灾减灾工作。
张艺丁晓光
关键词:时间序列
陕西省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质量评价与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首先介绍了TEQC软件的功能及评价体系,其次利用TEQC软件对陕西省25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2012 ~2013年观测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利用TEQC软件进行GNSS数据质量评价行之有效;②陕西省25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观测数据质量良好,满足中国地壳运动观测技术规程的要求;③泾阳、山阳、太白、延安、西安基准站数据质量较差,主要与环境干扰和仪器故障有关.
张永奇丁晓光韩晓飞苏利娜
关键词:观测数据
基于三频观测量的北斗长基线实时解算
2016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继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三频北斗数据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模糊度解算方法。三频数据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构成多组超宽巷组合观测值,这些组合后的观测值模糊度容易固定,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观测精度,便于精密定位解算。本文利用实测北斗三频数据,基于无几何模型和几何模型给出了长距离基线实时解算的方法。结果显示基于三频北斗数据的长基线解算能实现上百公里长基线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韩晓飞丁晓光张永奇苏利娜
关键词:北斗周跳探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