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莲香
作品数: 74被引量:393H指数:8
  • 所属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所在地区:甘肃省 兰州市
  • 研究方向:文化科学
  • 发文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袁音
作品数:60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文化 体育 学校体育 甘肃省本科院校 西北少数民族
钟全宏
作品数:67被引量:512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学校体育 体育文化 体育公共服务 农村体育 体育消费
王安平
作品数:27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生 学校体育 西北少数民族 体育文化 传统体育
范海荣
作品数:21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兰州城市学院体育学院
研究主题: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 文化教育 社区体育 体育精神
尹克丽
作品数:8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学校体育 比赛 技战术 篮球运动 篮球技战术
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城镇社区存在对体育认识不足、组织管理不健全、基础设施匮乏、指导队伍薄弱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健全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以人为本,加强体育指导配置等对策建议,旨在为小城镇社区体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任莲香袁音
关键词:小城镇社区体育
影响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
2008年
西北少数民族体育作为中国民族体育的一部分,在当今体育全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面对西方体育的强势冲击,西北少数民族体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寻求与新环境的适应,在变化中发展。文章对西北少数民族体育现状和影响西北少数民族体育传承与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传承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袁音任莲香王安平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社会文化因素
竞技—娱乐体育的商业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在给出竞技—娱乐体育基本定义的基础上,就其商业价值从管理的科学性、宣传的必要性、竞技的高超性和娱乐体育的艺术性和观赏性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任莲香
全民健身必须遵循文化发展原则被引量:1
2002年
全民健身是当代中国体育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而遵循文化发展原则是全民健身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因此,全民健身必须从目标、潮流、性质等诸多方面体现和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任莲香
关键词:全民健身文化目标体育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意识调查及培养思路被引量:3
2007年
通过对甘肃省6所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意识的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趋势,探讨了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育教育和体育意识培养的方法.
钟全宏郑权任莲香
关键词:民族大学生体育意识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机遇与增长潜力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政府宏观政策的走向及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研究,并且从体育消费的角度分析了目前有利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特殊现状,阐明了我国体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性。
袁音任莲香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消费
试论学校体育教育的文化趋向被引量:3
2004年
中国学校体育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具有鲜明的文化趋向 :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是“身体的教育” ,而未来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应该是广义的文化教育 ,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技能 ,而且还要将体育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未来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课外活动应该着眼于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实现学校体育新的工作目标首先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
任莲香范海荣袁音
关键词:学校体育文化教育
体育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成为文化被引量:3
2004年
体育无论在文化的何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文化建设实践。从文化是人化和化人这个最广的层面上看 ,体育是人化的生存方式和化人的重要手段 ;从广义的文化三类型来看 ,体育既是物质文化 ,又是制度文化 ,也是精神文化 ;从一般意义上讲 ,体育是典型的文化事业 ;从狭义看 。
任莲香
关键词:体育文化文明成果文化建设文化资源
CUBA对“体教结合”的启示
2009年
CUBA的成功举办和不断提升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一是借助媒体走向社会是高校体育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二是高等院校应该成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和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三是打遍全国、走向世界是CUBA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四是借鉴CUBA的发展模式,拓宽竞技领域、丰富表现形式,促进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逐步拓展。
任莲香罗刚
关键词:CUBA体教结合
试论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被引量:2
2001年
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高校体育从竞技中心走向健康第一的必然要求,主 要应通过理论学习、活动养成和文化熏陶三条途径,养成竞争、拼搏、参与、合作、公平五 种意识。通过培养体育意识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任莲香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教育社会功能公平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