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兴元
作品数: 33被引量:77H指数:4
  • 所属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扬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季明春
作品数:155被引量:321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盐城中学
研究主题:淋病奈瑟菌 小鼠 淋球菌 BCR-ABL 基因疫苗
龚卫娟
作品数:123被引量:355H指数:10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NK细胞 BCR-ABL 小鼠 B细胞 4-1BBL
钱莉
作品数:67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B细胞 小鼠 BCR-ABL 基因疫苗 BCR-ABL融合
李国才
作品数:92被引量:269H指数:7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淋病奈瑟菌 鲍曼不动杆菌 人溶菌酶 医学微生物学 小鼠
焦红梅
作品数:53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淋病奈瑟菌 原核表达 医学微生物学 鲍曼不动杆菌 介导
人CD46启动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4
2007年
为了构建人CD46(hCD46)启动子指导目的基因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提取HeLa细胞基因组DNA,用PCR扩增出hCD46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与GenBank中hCD46基因5′端某片段的同源性为99.9%。用此启动子替换pcDNA3EGFP中的CMV启动子,并在hCD46启动子和EGFP基因之间插入兔β-球蛋白基因第二内含子(RGI),得到的重组表达载体转染CHO和SP2/0两种鼠源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CHO细胞EGFP的表达量高于SP2/0细胞,表达特性与人体CD46相似;RGI可以增强EGFP的表达量,但不改变其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提示克隆的hCD46启动子可以用于研制模拟人体CD46基因表达特性的转基因小鼠。
李国才王劲松焦红梅朱立天潘兴元季明春
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EGFP
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诱导的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2012年
目的观察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surface protein A,Ns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不同免疫途径诱导的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效果。方法将Ns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NspA通过肌肉、滴鼻和阴道3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0、2、3、4周各免疫1次,末次免疫后2周,收集各组小鼠血清、支气管肺泡洗液和阴道洗液,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效价;并检测抗体介导的补体溶菌活性。结果滴鼻免疫和肌肉免疫pcNspA质粒均可诱导小鼠体内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和IgA抗体,而且滴鼻免疫组在支气管肺泡洗液和阴道洗液中均可检测到特异性sIgA抗体,而阴道免疫组仅在阴道局部检测到较低水平的特异性sIgA抗体;滴鼻免疫组小鼠血清具有溶菌活性。结论淋病奈瑟菌Nsp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可诱导小鼠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并具有抗菌活性;滴鼻免疫可能是其更有效的免疫途径。
李国才蒋桂花焦红梅陈红菊潘兴元严华季明春
关键词:基因疫苗小鼠体液免疫应答
膜型IL-15联合RAE-1ε增强小鼠NK细胞的杀伤活性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视黄酸早期转录因子1ε(retinoic acid early transcript 1ε,RAE-1ε)和膜型IL-15对小鼠NK细胞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前期研究以小鼠原B淋巴细胞株BaF3为基础构建了3株BaF3工程细胞株,即表达膜型IL-15的BaF3/mb15细胞、表达RAE-1ε的BaF3/RAE细胞和同时表达膜型IL-15和RAE-1ε的BaF3/mb15/RAE细胞。将γ射线灭活后的3株BaF3工程细胞株作为刺激细胞,分别刺激小鼠NK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后NK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胞内染色法检测NK细胞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分泌,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对小鼠淋巴瘤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与BaF3/mb15和BaF3/RAE细胞相比,BaF3/mb15/RAE细胞可有效上调NK细胞表面CD25、CD44、FasL和CD107a的表达,但对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分泌没有明显刺激作用。当效靶比为20:1时,BaF3/mb15、BaF3/RAE和BaF3/mb15/RAE细胞刺激后NK细胞对靶细胞YAC1的杀伤率分别为(39.7±2.9)%、(45.3±2.3)%和(59.0±6.9)%,均高于BaF3组的(28.3±1.5)%(P<0.01),且BaF3/mb15/RAE组高于BaF3/mb15和BaF3/RAE组(P<0.05)。结论:膜型IL-15联合RAE-1ε可促进NK细胞活化并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
钱莉陆家辉傅奕郑月娟佟大可龚卫娟潘兴元季明春
关键词:NK细胞淋巴瘤
淋病奈瑟菌NspA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表面蛋白A(NspA)的抗原性及其在淋病快速诊断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PCR技术克隆淋病奈瑟菌Nsp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NspA,表达产物复性后免疫小鼠,Western blot、ELISA分别检测免疫血清与淋病奈瑟菌细胞裂解液中NspA及与淋病奈瑟菌全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NspA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并复性的重组NspA(rrNspA)可在小鼠体内刺激产生高效价特异性抗体,抗rrNspA抗体可与淋病奈瑟菌完整细胞及细胞裂解液中NspA特异性结合。结论获得的rrNspA及抗rrNspA抗体在建立淋病奈瑟菌抗体或抗原快速检测方法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李国才解如山蒋桂花朱立天焦红梅潘兴元陈红菊严华季明春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抗原性
淋病奈瑟菌对hCD46基因转染COS-1细胞的黏附
2008年
为研究人CD46(hCD46)在菌毛介导的淋病奈瑟菌宿主特异性黏附过程中的作用。用连接PCR技术扩增出启动子与cDNA相连的hCD46小基因,并将其置换出pcDNA3.1载体中的CMV启动子,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46。转染COS-1细胞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hCD46cDNA在其自身启动子的指导下可在COS-1细胞膜表面有效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表达产物的分子量正确,用流式细胞术分选表达hCD46的基因转染细胞COS-1-46。细菌黏附实验显示菌毛阳性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对COS-1-46细胞有较强的黏附性。提示hCD46是菌毛介导的淋病奈瑟菌特异性黏附于人黏膜细胞的一种重要受体,hCD46小基因可用于淋病奈瑟菌感染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制备。
李国才王劲松朱立天王晓红焦红梅潘兴元季明春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
利用SAGE库挖掘有功能的假设基因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人大动脉内皮细胞(HAECs)低氧处理的基因表达的系列分析(SAGE)库中,挖掘出许多与低氧反应相关的假设基因。共预测到369个有功能的假设基因,其表达产物大部分与信号传导和基因的表达调控相关。选择了8个候选基因,RT-PCR验证其是否真正表达,其中7个为真基因。半定量RT-PCR表明,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在低氧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得到验证。结果表明:SAGE库中包含丰富的假设基因资源,可以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中鉴定与特定生理或病理过程相关的假设基因。
潘兴元宁文Choi A M李朝军
关键词:低氧生物信息学
NOD鼠体内CD_4^+NKG2D^+T细胞与CD_8^+T细胞间关系
2016年
目的探讨NOD鼠体内CD_4^+NKG2D^+T细胞与CD_8^+T细胞间关系。方法动态监测NOD鼠外周血中CD_4^+NKG2D^+T及CD8+NKG2D^+T细胞在不同周龄频率。利用IGRP206-214特异性CTL清除的NOD鼠,对其外周血中CD_4^+NKG2D+/CD_4^+T及CD8+NKG2D+/CD_8^+T细胞频率进行分析。将磁珠分选所得CD_4^+NKG2D^+T细胞分别与经CFSE标记的纯CD_4^+NKG2D-T细胞、CD_8^+T细胞共培养4 d,检测体系中CD_4^+NKG2D-T细胞、CD_8^+T细胞CFSE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 NOD鼠外周血CD_4^+NKG2D+/CD_4^+T及CD8+NKG2D+/CD_8^+T细胞频率均随其1型糖尿病疾病进程发展逐渐升高,且二者之间呈正相关。IGRP206-214特异性CTL清除的NOD鼠,外周血中CD_4^+NKG2D+/CD_4^+T细胞频率随CD8+NKG2D+/CD_8^+T细胞频率降低显著下降。与单独培养的CD_4^+NKG2D-T细胞相比,加入CD_4^+NKG2D^+T细胞的培养体系中,CD_4^+NKG2D-T细胞增殖加快。但CD_4^+NKG2D^+T细胞对CD_8^+T增殖作用不明显。结论 NOD鼠体内存在着一群与1型糖尿病疾病进程正相关的CD_4^+NKG2D^+T细胞,且该群细胞极有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于CD_4^+NKG2D-T细胞而间接对CD_8^+T细胞产生作用。
王宇航马旻轩徐娅雯李凯潘兴元钱莉龚卫娟季明春
关键词:CD8^+T细胞NOD鼠
水稻回交世代中两个抗纹枯病主效数量基因的鉴定与标记辅助选择被引量:26
2005年
对水稻品种特青与Lemont杂交组合的F2 单株无性系群体,进行 2年有重复的抗水稻纹枯病QTLs定位,在特青的第 9号染色体和Lemont的第 11号染色体上分别定位到了 1个主效抗纹枯病QTL,各自命名为qSB 9和qSB 11。从该F2 定位群体中,根据位点双侧标记带型,选取 2个位点均为感病等位基因纯合的 2个单株作为双感亲本,均为抗病等位基因纯合的 1个单株作为双抗亲本,分别与轮回亲本特青和Lemont进行回交。标记辅助选择始于BC2F1 及以后的各回交世代,并于BC2F1 和BC4F1 世代进行了病原菌人工接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qSB 9和qSB 11确实存在于原定位区间,各等位基因也在回交过程中被成功选择。BC3F2 采用秧田期大群体标记检测,从中选取符合要求的单株,分别混合得到特青背景下的双感纯合系, Lemont背景下的双感、双抗纯合系,将这些纯合系连同轮回亲本同时种植于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田和江苏里下河农科所试验田, 2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进行接种实验。结果表明: 1 )相同背景下的不同纯合系间在发病程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不同纯合系的病情严重程度依次为:Lemont双感系>特青双感系>Lemont>特青 >Lemont双抗系; 2 )2个位点上的抗性等位基因qSB 9和qSB 11单独存在时,分别可减轻病级 1 2级左右,同时存在时可减轻病级 2级左右;
谭彩霞纪雪梅杨勇潘兴元左示敏张亚芳邹军煌陈宗祥朱立煌潘学彪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数量性状基因回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分泌IFN-γ的杀伤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及鉴定
2011年
目的从体外诱导的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中分离分泌IFN-γ的杀伤性树突状细胞(IFN-γproducing killer dendritic cells,IKDC).方法取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以小鼠重组GM-CSF和IL-4协同诱导下培养.培养第6天,加LPS刺激.培养第7天,收集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FCM)分选出CD11clowB220+NK1.1+的细胞,FCM进一步鉴定其表型.并将其与肿瘤细胞系B16F10共培养24 h后,CBA(cytometric bead array)法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FN-γ的分泌水平.结果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DC中,FCM检测存在CD11clowB220+NK1.1+的细胞,进一步鉴定发现其高表达CD49b,低表达MHC II类分子,不表达Gr-1分子;并且与肿瘤细胞B16F10共培养后可分泌大量IFN-γ.结论通过FCM分选的方法可从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DC中获得IKDC.
钱莉陆家辉潘兴元田芳龚卫娟季明春
关键词:骨髓细胞培养
hCD46基因启动子指导hCEACAM1 cDNA在CHO细胞的表达
淋病奈瑟菌只感染人,淋病研究一直为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而困扰。表达淋病奈瑟菌在人体细胞上特异性受体的转基因小鼠可能为淋病动物模型研制带来希望。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因子1(Carcinoembryon- ic antigen...
王劲松季明春李国才潘兴元朱立天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