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震培
作品数: 41被引量:95H指数:5
  • 所属机构: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相关作者

于燕华
作品数:26被引量:43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大学英语 课堂 英语 标题 英译
中国俗文学史论
鲍震培
关键词:宋元话本《董西厢》六朝志怪小说《游仙窟》曲艺表演
文献传递
媒介粉丝文化与女性主义被引量:35
2013年
受流行文化与媒介的影响,近十年来我国粉丝文化迅猛发展。目前以女性为主体的粉丝文化凸显新娱乐精神,以尚美求真的精神旨趣和文化消费主义等姿态颠覆女性历史上"被看"身份,女性也由被动受众转而成为主动寻找玫瑰梦的原创动力。因此,大力加强新媒介文化中的女性主义声音,有利于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增强。加强对女性为主体的粉丝文化的引导,对实现性别平等的先进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鲍震培
关键词:粉丝文化大众文化娱乐精神女性主义
商业牌匾用字的新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以南开区大悦城为例
2018年
牌匾是商业经营的窗口,是消费者的第一信息源。目前,商业牌匾用字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外文形式比重偏高、汉语形式比重过低、汉语汉字形式不显著、国产品牌洋化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却与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相背,影响了和谐语言文字生活的构建。通过调查分析消费者对商业牌匾用字,包括品牌形象、辨识度、规范性等方面的认知,探究商业牌匾用字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以期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所帮助。
鲍震培盛书琪
尖新俏意 声情并茂——单弦名段《杜十娘》赏析
2018年
《杜十娘》是单弦经典名段,故事出自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青楼女子杜十娘为摆脱逆境,自赎自身与富家公子李甲从良。不想,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的故事。
鲍震培
关键词:《杜十娘》声情并茂单弦赏析《警世通言》
试论传统文化对通俗文艺的价值引领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把通俗文艺置于全球性大众这样一个开放的视野中,针对当下深受大众文化裹挟的通俗文艺出现误区和迷失的现象进行分析,从传统文化对通俗文艺作用的角度,厘清通俗文艺在价值取向上的发展线索,提出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匡正作用,对通俗文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理论研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鲍震培
关键词:通俗文艺大众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
闺中无静女——晚清女作家弹词与“振兴女权”被引量:4
2004年
清代女作家弹词是指以女性作家为主体的创作形式和案头文本 ,而并非流行在江南一带的市井演艺形态。 184 0年到 1910年之间的女作家弹词创作更多地凸现了女作家的时代意识 ,在社会大变迁到来之际 ,以女史的昂扬姿态 ,生发出揭发世情世态、论世救世之主张 ,而辛亥革命前夕女革命家秋瑾创作的《精卫石》标志着弹词小说“振兴女权”
鲍震培
关键词:清朝晚期女作家弹词女权主义
曲艺俗文化特质论被引量:1
1999年
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这部不朽著作中作出重要的理论贡献,他第一次提出俗文学的概念和范围,并指出俗文学的六个特质,即1.大众的;2.无名的集体的创作;3.口传的;4.新鲜的,但是粗鄙的;5.想象力往往是很奔放的;6.勇于引进新的东西。这样从文学的...
鲍震培
关键词:市民文化曲艺作品文化原型俗文学俗文化
传道、授业、解惑--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
2021年
"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之《山东快书表演艺术》理论硕果累累,全书新意粲然,作者站在山东快书大师的肩膀上,集前人艺术经验、理论研究总结之大成,面壁5年,呕心沥血,爬梳立论,开创了曲艺表演艺术教材编写的新理念、新思路、新篇章。教材是高洪胜、王连成二位德高望重的曲艺人心血结晶之作,兹能诚心敬意吃透经典、用心良苦精心布局、沉下心来笔耕不辍,为山东快书表演艺术裒然圆梦。
鲍震培
关键词:表演艺术曲艺表演山东快书系列教材教材编写
俗曲流云谣 雅词漾花间——唐五代《云谣集》与《花间集》之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云谣集杂曲子》简称《云谣集》,是于敦煌写卷中发现的第一部民间词集。《花间集》收录了唐五代文人词的代表作,是第一部文人词集。本文在厘清《云谣集》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比较两个词集的异同点,从得名、作者、内容、描写方式、抒情方式、词体形式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试图从中看出早期词由民间而文人、由土朴到华丽、由俗趋雅的发展演变过程。
鲍震培
关键词:花间集敦煌写卷曲子词
从案头到书场——“说书体小说”对樊梨花形象的再创作被引量:5
1998年
樊梨花形象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如莲居士作《说唐三传》,又名《异说后唐三集薛了山征西樊梨花全传》,后人亦称《征西全传》。书中叙述樊梨花与薛丁山马上订亲及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故而在民间有很大影响。戏曲中一些剧目即取材于此。
鲍震培
关键词:明清小说书场书体独立人格再创作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