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健
-

-

- 所属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安徽省 蚌埠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相关作者
- 李胜泽

- 作品数:66被引量:3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宫颈癌 宫颈肿瘤 子宫颈肿瘤 预后 妇科肿瘤
- 崔艳艳

- 作品数:12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宫颈癌 子宫肌瘤剥除术 子宫肌瘤
- 郭苏阳

- 作品数:24被引量:195H指数:9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颈肿瘤 碳酸酐酶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
- 马玲

- 作品数:40被引量:217H指数:7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卵巢癌 卵巢肿瘤 护理 预后 妇科肿瘤学
- 袁媛

- 作品数:28被引量:138H指数:8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CA125 游离甲状腺素 卵巢癌 GRAVES病 HE4
- MiR-21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HeLa细胞凋亡及转移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miR-21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23例正常子宫颈组织和114例宫颈癌组织中miR-218mRNA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HeLa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细胞不转染)、转染空脂质体阴性对照组(NC组)和转染miR-218类似物(miR-218M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cl-2、Bax、NF-κB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MiR-218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宫颈癌不同病理类型、分期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间质浸润深度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miR-218类似物转染宫颈癌HeLa细胞,细胞增殖减少,凋亡增加,侵袭转移能力减弱。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218类似物,HeLa细胞Bc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而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MiR-218低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病理分级分期等生物学行为有关,上调miR-218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转移。
- 石玉荣刘健贺伟杨滢
- 关键词:MIR-218宫颈癌增殖凋亡
- 阿司匹林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抑制增殖的机制研究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于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以及增殖抑制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离体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以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其增殖过程进行干预,利用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Hela细胞的凋亡情况。同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NF-κB p65、Bcl-2以及Bax蛋白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碘化丙啶(PI)染色测定宫颈癌Hela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阿司匹林1.0、5.0、10.0 mmol/L剂量组能够显著增加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率,其S期、G_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减少,同时G_0、G_1期细胞分布明显提高。NF-κB p65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下降程度与所接受阿司匹林剂量有明显相关性,同时Bax蛋白表达水平提高。结论:阿司匹林能够通过抑制NF-κB p65、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提高Bax蛋白表达水平,干预相关细胞周期分布最终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的凋亡,其诱导机制的强弱程度呈现明显的剂量相关性。
- 刘健崔艳艳李胜泽刘红丽李玉芝郭苏阳刘静
- 关键词:宫颈癌HELA细胞阿司匹林细胞凋亡
- 子宫颈微偏离腺癌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子宫颈微偏离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形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复习2例MDA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MDA患者白带增多呈水样。颈管粗大外观正常,无特异性,子宫颈活检易漏诊。子宫颈肥大呈桶状,切面见子宫颈纤维肌层增厚,质地硬,有多个不规则微小囊腔形成。大部分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接近正常子宫颈黏液性腺上皮,但腺体大多呈不规则的囊状扩张、扭曲,有鸡爪样触角形成,腺体呈浸润性生长,并有纤维间质反应,肿瘤组织易侵犯脉管和神经组织。2例预后均很差。结论:MDA是一种较罕见的、细胞学异型性极轻微、宫颈刮片及活检不易明确诊断的、易被诊断为潜在恶性而生物学行为为恶性的子宫颈腺瘤。
- 刘健李胜泽崔艳艳
-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
- 双PI3K/mTOR抑制剂NVPBEZ235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PI3K/m TOR抑制剂NVPBEZ235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及集落克隆法测定各因素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联合射线(irradiation,IR)对宫颈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VPBEZ235在体外能够抑制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NVPBEZ235、IR联合作用细胞,在体外可以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_2/M期,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作用效果显著大于单药作用。结论:20%IC50NVPBEZ235在体外能够促进细胞对射线照射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的增殖从而实现对宫颈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 郑迎奥李胜泽张雷郭祥瑞鲍佳茜吴涛刘健
- 关键词:HELA放射增敏
- 信号传导通路在卵巢癌耐药形成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9年
- 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率很低,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发现已属晚期,所以治疗效果及病人的生存质量始终欠佳[1~3]。目前,虽然约80%的晚期患者早期治疗有效,但治疗后期会因化疗耐药的出现而导致疾病复发[4]。现如今,被临床认可且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卵巢癌减瘤术辅以术后腹腔化疗及静脉化疗的方案,但至少会有将近60%的患者出现获得性耐药[5]。由此可见,术后辅助化疗对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无显著改善,治愈较低,除了与疾病本身发现已是晚期有关.
- 梁伟晨刘健马玲
- 关键词:卵巢癌P38-MAPKERK1/2PI3K/AKT/MTORSTAT3
- 宫颈癌综合治疗70例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ⅠB-ⅡB期宫颈癌综合治疗的方案和疗效。方法:我科自2005年8月到2010年8月收治ⅠB-ⅡB期宫颈癌70例,均行广泛性全子宫+双侧/单侧附件切除十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直接行根治手术+术后化疗40例,术前化疗+手术+术后化疗13例,术前放化疗+手术+术后化疗17例。术后病理报告提示盆腔淋巴结转移18例,术后均给予放疗+化疗。结果.30例术前放化疗患者,治疗结束后均达到手术要求,全部患者均能顺利切除病灶,达到宫颈癌根治术要求。7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a,平均3a。随访至今仅1例死亡,3年生存率97.7%(43/44),5年生存率91.7%(11/12)。结论:宫颈癌综合治疗近期疗效较显著,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 刘健崔艳艳李胜泽
- 关键词:宫颈癌化学治疗
- HE4与CA125联检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人血清附睾蛋白4(HE4)和CA125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卵巢恶性病变组(n=116)和良性病变组(n=92)女性患者血清HE4、CA125的水平;并与48例体检健康妇女(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在卵巢恶性病变组中,HE4、CA125的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HE4与CA125联检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为88.8%,阴性预测值83.3%,准确率为80.8%,均显著高于HE4、CA125各单项检测值(P<0.05)。结论:联检HE4与CA125,可提高诊断卵巢癌灵敏度。
- 袁媛孙伟莉李卫鹏陶健王凤超刘健
- 关键词:卵巢恶性肿瘤
- 血清IL-8水平测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测定血清中的白介素8(IL-8)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0例未经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L-8浓度,并与60例正常体检者相比较。微粒子酶免疫发光法测定患者以及对照组的血清CA-125浓度,比较IL-8与CA-125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灵敏度。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外周血IL-8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IL-8的临界值为26 pg/ml时,其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灵敏度要显著高于CA-125(71.3%vs 56.3%,P<0.05)。结论测定血清IL-8浓度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 杨琦孙伟莉袁媛李卫鹏陶健刘健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白介素-8CA-125
- 宫颈癌放疗增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据调查统计,子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居第二位,其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排列第三。早期宫颈癌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则采用盆腔外照射+腔内近距离放疗治疗,或同时采用顺铂联合放疗。影响肿瘤放疗疗效的因素很多,从临床病理因素来讲,患者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FIGO2009临床分期标准)、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等,均可影响放疗效果。
- 薛桂各李胜泽刘健
- 关键词:宫颈肿瘤放射疗法放疗敏感性
- MRI联合术前血清学指标及病理特征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MRI与术前血清学指标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活检病理联合对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初次手术的宫颈癌患者307例,按术后病理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81例和未转移组226例,比较2组患者的MRI淋巴结短径、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和阴道受累,术前血清学指标以及病理特征。分析联合诊断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I淋巴结短径大、MRI肿瘤直径大、MRI间质浸润深度>1/2肌层、MRI宫旁浸润、术前SCC-Ag水平升高和脉管浸润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MRI淋巴结短径、术前SCC-Ag水平、NLR诊断宫颈癌LN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11、0.63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50 mm、2.55 ng/mL、1.90,灵敏度分别为0.654、0.593、0.593,特异度分别为0.881、0.757、0.642;MRI淋巴结短径联合SCC-Ag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MRI淋巴结短径、术前SCC-Ag水平、NLR三者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3。多指标(术前SCC-Ag水平、MRI淋巴结短径、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宫旁浸润以及脉管浸润)联合诊断宫颈癌LN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结论 影像学检查与血清学指标和临床病理特征联合可以提高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 赵梦秋晋茂生刘红丽刘健
-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鳞状细胞癌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