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金川
-

-

- 所属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唐玄

- 作品数:175被引量:2,797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页岩气 页岩 含气 含气量 主控因素
- 莫宣学

- 作品数:460被引量:7,471H指数:61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 花岗岩 火山岩 东昆仑
- 魏晓亮

- 作品数:37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页岩 页岩气 岩样 岩石物理 含气量
- 李沛

- 作品数:42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终端设备 润湿性 煤 岩石物理 煤层气
- 聂海宽

- 作品数:148被引量:3,913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页岩气 页岩 四川盆地 五峰组 龙马溪组
-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被引量:111
- 2002年
- 资源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与决策规划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评价方法的改进、发展及其选择应用决定了资源评价的工作质量和预测精度。作者提出了油气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成因原则、黑箱原则、相似性原则、最弱因素法则、测不准原理、地质虑波理论、无限逼近原则以及系统原则等。它们是油气资源评价方法选择与改进、应用分析与结论研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
- 金之钧张金川
- 关键词:油气资源
- P波初至到时自动拾取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粘滞性单自由度振动器响应下的能量转换理论,提出利用阻尼能量作为目标函数的P波震相到时拾取方法——SDOF Picker算法。使用该方法对江苏及邻区2010—2016年实际记录的9 607组P波初至进行到时自动拾取测试,以地震编目中人工拾取到时为基准,与利用AIC算法自动抬取的结果进行了系统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SDOF Picker算法和AIC算法自动拾取P波初至的准确率分别为97.1%、91.8%,中值偏差分别为(0.02±0.61)s、(0.05±0.77)s,方差分别为0.37 s2、0.60 s2,这表明SDOF Picker算法的在准确率和拾取精度方面均优于AIC算法。
- 王俊杨驰詹小艳朱峰张金川钱婷
-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中亚段页岩油成藏地质条件与有利区优选被引量:7
- 2016年
- 东濮凹陷北部页岩油勘探处于起步阶段,沙三中亚段为研究的重点层位,从泥页岩空间展布、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特征以及含油性等方面,研究页岩油的富集条件,并对目标层系进行有利区优选。结果表明:研究区深湖—半深湖相页岩厚度较大,三角洲相中砂岩夹层较多;沙三中亚段有机质类型以Ⅱ1和Ⅱ2型为主,总有机碳含量均值0.84%,镜质体反射率0.8%~1.5%,有机质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沙三中亚段页岩矿物组成中脆性矿物含量大于50%,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晶间孔、次生溶蚀孔及微裂缝,有机质孔较少;分别运用氯仿沥青"A"法、热解法以及含油饱和度理论计算法,得出含油率为0.242%、0.266%和0.228%;认为勘探有利区受沉积相控制,Ⅰ类有利区主要位于濮城—文留湖相沉积地区。
- 张鹏张金川刘鸿黄宇琪
- 关键词:沙三中亚段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含油性
-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泥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12
- 2016年
- 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盐湖沉积体系泥页岩具有良好的页岩油气潜力,本文通过多口钻井岩芯泥页岩全岩矿物X衍射、粘土矿物X衍射、氩离子抛光及能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数据,研究了东濮凹陷北部沙三段陆相泥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认为储集空间以微-纳米级孔隙为主,包括无机原生粒间孔、无机原生晶间孔、无机次生溶蚀孔、有机孔及微裂缝等孔隙类型。其中,无机孔隙,特别是次生孔隙,对页岩油气储层具有明显的建设作用,有机质孔发现较少。矿物成分、岩相类型、成岩作用、有机质丰度及成熟度是储集空间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矿物成分是影响储集空间类型的内因;不同岩相类型对应的储集空间类型不同;成岩过程中易溶物质的溶蚀对储层物性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垂向上粘土矿物成分演化与孔渗高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黄宇琪张金川张鹏唐玄苏惠
- 关键词:页岩油沙三段
- 辽河坳陷东部凸起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被引量:6
- 2012年
- 辽河坳陷的页岩气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上古生界页岩气资源潜力研究将为该坳陷东部凸起页岩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为此,基于泥页岩地球化学数据和生烃数值模拟结果,从泥页岩发育特点、有机质类型、总有机碳含量、热演化成熟度、生气能力以及含气性等方面对该区上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泥页岩及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太原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31%,镜质体反射率基本大于1.5%,主要发育腐殖型干酪根,生气能力强,含气量高,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系;②山西组有机碳含量平均为2.95%,处于高成熟—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以腐殖型干酪根为主,生气能力较强,含气量较高(稍逊于前者),同样也是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层系。评价结论认为:辽河坳陷东部凸起上古生界具备页岩气发育的有利条件,页岩气资源潜力大,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 葛明娜张金川毛俊莉单衍胜唐玄
- 关键词:晚古生代石炭纪页岩气勘探区
- 辽河滩海西部地区油气成藏时间和成藏期次被引量:12
- 2014年
- 为了确定辽河滩海西部地区油气成藏时间和成藏期次,运用流体包裹体法和生烃史法分析了研究区成藏时期。流体包裹体法分析认为滩海西部地区油气聚集具有两期成藏、先油后气的特点,成藏时间分别为26~19Ma和10—3Ma;生烃史法分析认为滩海西部地区主生油期为33.5~5.2Ma,主要生气区间为24.6~0.0Ma。引起差异的主要原因是2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前提不同,结果显示包裹体法确定的成藏区间落在生烃史法确定的区间范围以内,与理论假设基本吻合。
- 石刚张金川唐玄荆铁亚边瑞康郭华强邓飞勇
- 关键词:油气成藏成藏期次流体包裹体
- 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储气特征被引量:81
- 2015年
- 为了深入研究黔西北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选取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实验、微孔特征分析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等实验,探讨了微观孔隙对页岩储气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存在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化石孔、有机孔、微裂缝7种孔隙类型,其中粒间孔和有机孔最为发育;孔隙结构类型可根据氮气吸/脱附曲线分为3种,即以两端开口的圆筒孔、狭窄的平行板孔和四面开口的锥形平板孔等开放型孔隙为主;微观孔隙孔径分布范围为2~64 nm,峰值集中于2~6 nm.微孔(小于2nm)孔径分布范围为0.4~1.8nm,0.4~1.0nm的微孔对微孔孔容贡献最大.孔容中以中孔(2~50 nm)为主,所占比例为83.1%,微孔和中孔贡献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微、中孔所占比例分别为20.1%和79.3%.有机碳含量是纳米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不同孔隙类型具有不同的气体赋存特点和运移特征,说明纳米孔隙为页岩中气体的赋存和微观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 薛冰张金川唐玄杨超陈前满向杰党伟
- 关键词:黔西北龙马溪组下志留统孔隙结构
- 流体高势区与深盆气有利区
- 流体势表明了流体运移的基本趋势,流体运移方向由高势区指向低势区.对常规油气藏,低势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本文指出,对于深盆气藏,其成藏机理表现为天然气以活塞式整体推动地层水向上(低势区)运移,从而决定了流体高势区是深盆...
- 张杰张金川金之钧
- 关键词:流体势深盆气油气聚集
- 文献传递
- 东濮凹陷西斜坡油藏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被引量:7
- 2005年
- 东濮凹陷西斜坡原油分为Ⅰ类轻质稀油、Ⅱ类中质稀油和Ⅲ类中质稠油三种类型。Ⅰ类轻质稀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主要来自近洼柳屯、海通集洼陷沙三3,4亚段高成熟烃源岩;胡庆主体油田的Ⅱ类中质稀油一方面来自柳屯、海通集洼陷,另一方面是本身源岩自生自储所致;胡19块、马寨油田Ⅲ类中质稠油来自马寨洼陷低熟烃源岩,柳屯洼陷高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对胡19块贡献不大。西斜坡油气以近距离、短距离运移为主,因此明确了下步勘探和挖潜的主要方向在生油气洼陷的周边、主断裂带两侧和构造的二台阶。
- 苏惠张金川曲丽萍王立志王萍霞何锋
- 关键词:油藏地球化学油气源对比东濮凹陷
- 土壤气成分的采集及检测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气成分的采集及检测装置,包括支撑架构、气体收集单元、气体采集单元以及检测组件。气体收集单元具有盛装有饱和食盐水的存储腔,且在气体收集单元的底端具有多个进气口,气体收集单元的底部还具有排水口。气体采集单...
- 袁天姝张金川于炳松牛嘉亮杨波赵毅硕马宇超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