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东
-

-

- 所属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所在地区:上海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徐建光

- 作品数:236被引量:1,839H指数:2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臂丛 神经移位 周围神经 膈神经 周围神经损伤
- 顾玉东

- 作品数:839被引量:6,490H指数:4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臂丛 周围神经 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移位 周围神经损伤
- 沈云东

- 作品数:50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钢针 关节镜 辅助装置 外骨骼 屈伸
- 尹华伟

- 作品数:36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上肢 TFCC 钢针 关节镜 辅助装置
- 蒋苏

- 作品数:30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研究主题:钢针 辅助装置 外骨骼 生物电信号 导向器
-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IB型患者下尺桡关节X片特点回顾性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IB 型患者下尺桡关节X 片特点,评估下尺桡关节不稳情况,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从2011 年4 月至2017 年9 月,收集并分析本院收治的进行腕关节镜手术的76 ...
- 余宝富尹华伟邱彦群沈俊徐文东
- 关键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下尺桡关节关节稳定性
- 正中神经损伤修复后大脑运动皮层可塑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究正中神经损伤修复后运动皮层可塑性的变化过程。方法SD大鼠35只,分为对照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又分为术后1d和1周、4周、8周、12周、16周,每组5只,左侧肢体为损伤修复侧,将正中神经在内侧束分支以远2.0cm处切断后缝合。通过皮层内微电极刺激技术,定量评价正中神经损伤恢复过程中运动皮层的可塑性变化。结果正中神经屈指屈腕区运动皮层面积[(0.85±0.1)mm^2,^-x±s,下同]。术后1d、1周,对侧皮层正中神经屈指屈腕区被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位点占据,没有无反应位点出现;术后4周、8周和16周,运动皮层出现无反应位点;术后8周、12周,对侧皮层出现屈指屈腕位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皮层内没有无反应位点出现。结论成年大鼠正中神经损伤后其对侧运动皮层发生可塑性改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其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 李文军顾玉东李继峰徐文东
- 关键词:周围神经运动皮层
- 一种舟状骨骨折经皮固定用手术导板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舟状骨骨折经皮固定用手术导板,包括掌侧板和背侧板,掌侧板和背侧板对应拼合,掌侧板对应背侧板的侧面内开有掌腕固定槽,掌腕固定槽的形状与人体腕部的掌侧面相匹配,背侧板对应掌侧板的侧面内开有背腕固定槽,背腕固...
- 尹华伟徐静陈聿同蒋苏沈云东徐文东
- 文献传递
- 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的磁共振测量
- 2009年
-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的磁共振测量值及其意义。方法63例健康成人,均为右利手,男38例,女25例,右腕41侧,左腕22侧。年龄19~62岁,平均31.1岁。采用GE1.5TMR扫描仪,行冠状面PDWI、T2*M扫描和横断面PDWI扫描,分别测量不同序列上舟月关节间隙的数值。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序列及左右手之间舟月关节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的平均测量值:冠状面关节间隙宽度[(2.5852±0.3970)mm,x±s,下同],关节长度(5.5635±0.8936)mm;横断面关节间隙宽度(2.8794±0.4789)mm,关节长度(10.5683±2.1983)mm。且关节间隙宽度的测量值在不同性别、年龄、序列及左右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能够准确测量健康成人舟月关节间隙,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正常参考值数据。
- 梁宗辉冯晓源陈得昶徐文东
- 关键词:腕关节磁共振成像
- 3D打印辅助舟状骨骨的不连的关节镜下植骨内固定
- 尹华伟陈聿同徐静沈云东顾玉东徐文东
- 一种卡夫电极植入设备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夫电极植入设备,包括手持部、传动部和执行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输出操作指令;所述传动部用于将所述操作指令传递给所述执行部;所述执行部用于响应所述操作指令将卡夫电极推送至神经束上的...
- 徐文东蒋苏周铭杰陈楚翔王飞尹华伟邱彦群沈云东顾玉东
- 一种手术缝合导向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缝合导向器,包括导向针、导向体和空心针,所述导向针一端为针尖、另一端固定于导向体的一端内,并与导向体形成小于90度的夹角,所述导向体中间开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内穿有空心针,所述空心针一端装有推进手柄...
- 徐文东尹华伟蒋苏沈云东徐建光顾玉东
- 文献传递
- 进胸膈神经全长切断后的肺功能变化观察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研究全长膈神经移位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5例行全长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术的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病人的术后肺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共随访42~48个月,4例在随访过程中失访。结果所有病例术后无呼吸功能障碍,胸部X线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术侧膈肌麻痹和抬高(高1.0~1.5个肋间)。肺功能参数如肺活量、肺活量占预期值的百分比、残气量、肺总量、功能残余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在术后1年均恢复到术前水平,但所有病例的最大吸气压值即使在术后4年仍比预期值有明显降低(平均降低20%)。结论单侧膈神经完全切断后的肺功能参数均在术后1年内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
- 徐文东顾玉东刘靖波虞聪徐建光
- 关键词:臂丛神经膈神经肺功能
- 中枢瘫行健侧颈七移位术用神经隧道形成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枢瘫行健侧颈七移位术用神经隧道形成器,包括导引头段和后段,导引头段呈圆锥状结构,导引头段的前端圆钝、后端与后段连接,后段为弧形圆柱状结构。本发明能够实现中枢瘫行健侧颈七神经移位隧道的安全、高效形成,保护隧...
- 徐文东沈云东尹华伟冯俊涛蒋苏邱彦群徐静李铁
- 文献传递
- 四角融合术对桡腕关节内应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比较四角融合前后桡腕关节内应力值、受力面积和平均压强的变化,研究四角融合术对桡腕关节内应力的影响。方法8例新鲜正常腕关节标本通过夹具固定于支架上,将150N负荷按比例加载于经过腕关节的各肌腱上,调节腕关节于不同位置,测量桡舟、桡月关节内的应力大小、受力面积和平均压强,测量结束后对标本行四角融合术,以同样方法进行测量,比较四角融合前后数据,分析四角融合对桡腕关节的影响。结果正常时,桡舟关节内受力面积占其关节面的3%~43%,桡月关节为6%~30%;四角融合后,桡舟关节为0%~30%,桡月关节为7%~32%。正常时和四角融合后,桡腕关节内的应力值、受力面积和平均压强随腕关节位置的变化而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但正常时应力柔和渐变,四角融合后明显剧烈而僵硬。结论正常桡舟、桡月关节内有各自独立的应力承受区,其面积不等于实际的关节面积,根据腕关节的位置不同而有变化;四角融合后桡腕关节内的应力变化较正常时剧烈、僵硬,长期作用可能使腕关节内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化。
- 顾施辉刘璠徐建光徐文东徐雷
- 关键词:桡腕关节生物力学应力四角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