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善英
-

-

- 怎样由增减记帐法改用借贷记帐法
- 1993年
-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但是,有些企业单位与企业核算的事业单位现在用的是增减记帐法。必须在财务会计改革的同时改用借贷记帐法,这就增大了难度。为了相互学习,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如何使用借贷记张法谈点认识。
- 支善英
- 关键词:借贷记帐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会计会计记帐
- 调控型递减折旧法之四——可控余额递减法
- 1997年
- 快速法中的余额递减法,各年为统一折旧率.随余额减少逐年递减折旧,计算方法简捷,但它有一点缺陷是:第一年折旧过高,使用年限越长的递减程度越大。以净残值率5%为例:第一年折旧是平均年折旧的222%(4年)至305%(45年);最后一年折旧占第一年折旧的10.6(4年)至5.3%(45年)。
- 支善英
-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会计处理
- 限率递减法计提折旧探讨
- 1991年
- 按使用年限平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存在一些问题,这在全国各界已有许多评论。但是按两种递减法(余额递减法、年限总和法)计提折旧,又走向另一极端。即递减程度过大,折旧额相差悬殊,而且同固定资产经济效用的逐年降低程度缺少应有的联系。余额递减法的递减程度还受残值占比重大小的影响;年限总和法则存在使用年限越长,递减程度越大,各年的差距以倍数计。从而这些方法难以推广应用。为此,笔者提出一种递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新方法——限率递减法。这种方法,目的在于使各年计提折旧的递减程度同预计固定资产经济效用的降低程度相适应。
- 支善英
- 关键词:计提折旧经济效用二花数一
- 调控型递减折旧法之五——限率等比递减法
- 1998年
-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磨损与自然腐蚀,经济效用逐年下降。但其下降是有限度的。它不像一般物品,无法使用到即将不能用的时候,因为在达不到原定使用目的或得不偿失之时就已停用报废。所以它的经济效用最低程度都要达到最高程度的百分之几十,而不是百分之几。为此,逐年递减计算折旧要依据这个特性,
- 支善英
- 关键词:经济效用旧法
- 调控型递减折旧法之三——限率余额递减法
- 1997年
-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经济效用不断下降,但其下降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它不像一般物品无法用到即将不能使用的时候.而是在达不到使用目的或得不偿失之时就已停用报废丁。这样,它在报废前的经济效用仍将达到全新时的百分之几十,而不是百分之几。为此。
- 支善英
-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
- 调控型递减折旧法之六——选率等比递减法
- 1998年
- 现行递减折旧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人为地确定年折旧率并决定递减程度的,但是它按余额递减计算的各年折旧之和不等于应计折旧总额,并且使用年限越长差额越大,要在最后两年分摊差额。以净残值率5%为例,最高年折旧为平均年折旧的210.5%,差额占原值的1.3%(4年)至7.9%(45年);最后一年分摊差额是递减折旧的10%(4年)至6.6倍(45年)。
- 支善英
- 关键词:折旧率差额净残值率双倍余额递减法旧法
- 选率余额递减法浅议
- 1999年
- 支善英
- 关键词:折旧率余额净残值率计提折旧
- 限率年限递减法——调控型递减折旧法之一
- 1997年
-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磨损与自然腐蚀.经济效用逐年下降。但是下降是有限度的。因为它在达不到原定使用目的或得不偿失之时就要停用报废.不像一般物品,无法用到不能使用的时侯。房屋建筑物不能用到坍塌;日产百件产品的机器设备,只能用到下降为生产几十件产品.绝不能用到生产几件产品。
- 支善英
- 关键词:会计核算企业
- 调控型递减折旧法之七——选差等比递减法
- 1998年
- 现行的逐年递减折旧法都是快速法。它们受计算方法制约,前些年折旧很高,后几年折旧太低,递减程度过大,又无法选择,只适合快速计提折旧,难以用于全面替代平均年限法。
- 支善英
- 关键词:计提折旧平均年限法法制旧法
- 关于改革折旧方法的建议方案
- 1996年
- 我国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长期以来主要使用平均年限法(直线法)。这是由于它的方法简单,易于计算。但是.这样在使用年限内各年平均计算折射,脱离时定资产经济效用逐年下降的实际.违背费用同收益相配合的原则。因此,折旧方法的改革,要用逐年递减折旧法替代平均年限法,已是必然趋势,并且成为人们的共识。
- 支善英
- 关键词:平均年限法固定资产折旧直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