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鹏
-

-

- 所属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在地区:广东省 广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相关作者
- 李艳

- 作品数:125被引量:1,071H指数:18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 影响因素
- 付笑冰

- 作品数:96被引量:996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性行为 HIV
- 王晔

- 作品数:91被引量:1,076H指数:22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 吸毒者 艾滋病病毒
- 杨放

- 作品数:79被引量:781H指数:17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病毒 影响因素 美沙酮维持治疗
- 刘勇鹰

- 作品数:96被引量:942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 嗜人按蚊 女性性工作者
- 中国大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所面临的挑战被引量:49
- 2008年
- 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已经成为目前全国艾滋病防治关注的重点。该文从MSM人群的基本概念及其HIV流行状况,以及人群中现存的AIDS流行因素的综合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各地开展的针对MSM人群的防治现况,从社会防治角度,提出了国内艾滋病防治中MSM人群面临的自身和外部问题,以便在今后的防治实践中注意加以研究解决。
- 何群王晔林鹏张玉润凌莉
- 关键词:艾滋病男男性行为人群
- 中国南方四省区流行的HIV-1 CRF01_AE病毒株基因特征研究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分析中国南方四省区HIV-1感染者中流行CRF01_AE病毒株的遗传特征。方法从广东、广西、江西和湖南省(自治区)2006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中提取病毒RNA,用反转录/巢式PCR方法扩增gag和env基因片段,对获得的CRF01_AE病毒株核酸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通过计算基因距离和Entropy核苷酸多态性差异方法分析毒株的遗传特征。结果从210例CRF01_AE病毒株感染者中,发现四省区流行的CRF01_AE病毒株存在2个主要的流行簇。流行簇Ⅰ共有123例样本,未发现与之直接相关的国际参考毒株。流行簇Ⅱ共有57例样本,与越南CRF01AE病毒株关系密切,且存在不同时间样本的混杂。gag和env基因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流行簇Ⅰ内基因遗传多样性均明显小于流行簇Ⅱ;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在gag基因片段42个位点核苷酸组成具有显著差异,env基因片段40个位点核苷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流行簇Ⅰ相对于流行簇Ⅱ多态性减少的位点上有61个,多态性增加的位点有21个。结论在中国南方四省区流行的CRF01_AE病毒株中首次观察到2个独立的流行簇。流行簇I病毒株为该地区最主要的CRF01_AE病毒株,其流行时间相对较短,在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多,可能是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传播优势的病毒株。流行簇Ⅱ病毒与来自于越南的CRF01_AE病毒株有较高同源性,且存在与越南病毒株问的多次传播。
- 程春林冯毅何翔林鹏梁淑家易志强贺健梅胡园园邢辉范雁吴士良邵一鸣
- 关键词:病毒株HIV-1进化分析
- 广东省2001~2002年HIV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广东省各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HIV/AIDS)的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情况 ,掌握广东省HIV/AIDS的流行趋势。方法 分析广东省 2 0 0 1~ 2 0 0 2年的HIV/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 2 0 0 1年和 2 0 0 2年广东省分别报告HIV/AIDS 1 1 74和 1 0 72例 ,感染者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 2 0 0 2年感染者中静脉吸毒占 92 2 1 % ,性途径占 6 5 3% ;感染者中男性占86 1 1 % ,女性占 1 3 89% ,与 2 0 0 1年相比 ,女性感染者的比例增加。 2 0 0 2年哨点监测显示 ,吸毒人群中HIV阳性率为 3 0 3% ,暗娼阳性率为 1 2 2 % ,在孕产妇和一般人群中开始检出HIV阳性者 ;静脉吸毒者中共用针具率为 5 0 83% ,安全套使用率为 1 0 5 4 % ;暗娼中 2 5 2 8%的人曾吸毒 ,安全套使用率仅为 30 92 %。结论 广东省静脉注射者中共用注射器情况仍然严重 ,性乱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仍然偏低 ,HIV/AIDS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 ,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是减少和消除高危人群中HIV流行潜在的危险因素 。
- 赵茜茜刘勇鹰林鹏王晔何群付笑冰杨放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广东省艾滋病监测系统建立及流行风险评估
- 林鹏王晔刘勇鹰李艳付笑冰杨放李杰何群于国龙刁丽梅鄢心革林萍龙其穗颜瑾许锐恒张玉润林立丰
- 该项目完成了广东省艾滋病监测系统的建立、不断修订和完善,已建立起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广东省艾滋病监测体系,并运用该监测系统对艾滋病感染的各类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艾滋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连续性监测,在该基础上对广东省的...
- 关键词:
- 艾滋病疫情调查和处理原则被引量:1
- 2004年
- 林鹏
-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
- 广东省3个综合示范区五类人群艾滋病相关KABP情况调查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广东省3个示范区各类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一般人群及高危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态度及高危性行为情况。结果共调查一般人群1 826人,高危人群838人。居民、学生、吸毒人群、暗娼、性病患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0.3%7、2.6%、66.1%、56.0%、45.0%;吸毒人群注射吸毒率为76.3%,近6个月共用针具率为30.5%,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为15.1%;暗娼人群近3个月持续使用安全套率为21.4%,近6个月性病患病率为31.8%,近12个月注射过毒品率为8.5%;性病患者中最近3个月内有非婚性伴率为42.9%,近3个月内与非婚性伴每次都用安全套率为3.3%。结论3个示范区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人群高危行为的发生率及HIV感染率较高,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
- 杨放林鹏何群许锐恒余大年莫开笋周伴群刘勇鹰王晔付笑冰赵茜茜孙宝山刘文锦许建明蒋建新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静脉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静脉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以便制定该人群预防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措施。[方法]2002--2003年,在广东省选取2个社区,1个为干预区,采用针具交换干预措施;另1个为对照区,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进行10个月的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方便抽样,利用结构问卷对抽取的注射吸毒者分别进行面对面的断面调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静脉吸毒人员428、429名,干预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29.36%和58.67%(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人回归模型的因素按照贡献率依次为干预地区(OR=0.337),看过宣传资料(OR=2.815)、初中文化(OR=2.207)、高中及以上文化(OR=2.799)、40岁以上年龄(OR=0.510)。[结论]静脉吸毒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接受过针具交换项目宣传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40岁以上及干预地区的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
- 杨放林鹏王晔何群刘勇鹰付笑冰李艳龙其穗
- 关键词:艾滋病注射吸毒者影响因素
- 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被引量:7
- 2004年
- 林鹏
- 关键词:艾滋病控制策略血液血液制品
- 应用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采用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群基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公安人员进行定性访谈以及对某市所有的强制戒毒所进行调查,了解该市目前的吸毒人员登记在册数和2004年该市强制戒毒所收治入所的吸毒人员数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该市所有强制戒毒所抽取360名吸毒人员进行匿名访谈,获得其毒友中曾经被公安人员抓获或曾经在2004年内进入过该市的强制戒毒所的比例;分别采用该市的吸毒人员登记在册数和2004年该市强制戒毒所收治的吸毒人员数量作为基数,估算该市的吸毒人员数量。结果目前该市在册登记的吸毒者11 327人,2004年全市戒毒所共收押吸毒者4 670人。成功访谈戒毒所内吸毒人员340名,两种方法估计该市的吸毒人员数量分别为16 424人和19 614人。结论简易乘数法估计吸毒人员的规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且结果基本可信、耗费较少,适用于资源缺乏地区的快速评估。
- 李文杰李艳麦荣建林鹏杨流苗刘勇鹰罗元英
- 关键词:乘数法吸毒者
- 广东省1990~1999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了解广东省细菌性痢疾 (菌痢 )流行因素 ,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根据广东省疫情统计资料 ,对该省 1 990~ 1 999年菌痢流行概况进行分析。结果 1 990~ 1 999年全省共报告菌痢 1 4 61 1 0例 ,年均发病率 2 1 2 3/十万 ,死亡 79例 ,年均死亡率 0 0 1 2 /十万 ,病死率 0 0 5%。其中 1 990~1 992年平均发病率在 2 6 1 1 /十万~ 2 7 2 1 /十万之间 ,1 993~ 1 998年为 1 8 85/十万~ 2 2 1 5/十万 ,1 999年降至 1 5 53/十万 ;2 1个地级市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粤北山区的清远和珠江三角洲的珠海市 ,分别为 54 57/十万和 52 30 /十万 ,粤北的韶关和三角洲的深圳、江门、东莞、中山、广州、佛山、惠州和粤西的湛江、茂名的平均发病率亦较高 ,在 1 8 33/十万~ 4 1 81 /十万之间 ;病例以儿童为主 ,1 0岁以下儿童病例数占病例总数 4 8 37%。结论 广东省 1 990~ 1 999年菌痢流行强度呈平缓下降趋势 ,粤北山区及珠江三角洲发病率较高 ;1 0岁以下儿童是重点保护对象。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对重点人群开展痢疾菌苗的免疫预防接种。
- 罗耀星蔡汉港林鹏李建基
-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疾病监测预防接种